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是学习共同体,也是生活共同体。幸福教育必须扎根于师生校园生活的现实土壤,致力塑造感受、分享、追寻幸福的人。以幸福教育的视角审理当下校园生活,关涉幸福的校园重构成为哉们应有的使命和现实的课题。当下,幸福校园的实践路向在于:建构学校幸福愿景;转变校长领导方式;塑造和谐校园文化;提升师生幸福能力。  相似文献   

2.
校园是学习共同体,也是生活共同体。幸福教育必须扎根于师生校园生活的现实土壤,致力塑造感受、分享、追寻幸福的人。以幸福教育的视角审理当下校园生活,关涉幸福的校园重构成为哉们应有的使命和现实的课题。当下,幸福校园的实践路向在于:建构学校幸福愿景;转变校长领导方式;塑造和谐校园文化;提升师生幸福能力。  相似文献   

3.
“幸福教育理念”就是让教育与幸福相连,让校园成为师生幸福生活的乐土。通过一系列活动,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师生提高理解幸福、感受幸福、懂得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牛活的能力,引领教师、学生过一种幸福的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4.
“幸福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幸福教育观”既注重学生未来幸福,又关心师生当下幸福。学生的幸福,依靠我们去唤醒和引导;自身的幸福,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感知。既要工作称心如意,又要身心健康愉快,我们教师需要努力尝试幸福教育,用心体验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学生当下的幸福感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学生幸福感缺失的现实,分析其原因在于家庭"望子成龙"心切、学校应试教育固存、自我幸福能力匮乏、社会传统观念规约等。认为教育关涉学生当下幸福,要做到使家庭教育蕴育学生当下幸福、学校教育惠育学生当下幸福、学生自我教育智育当下幸福。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得幸福!教育总允诺学生将来以幸福,而对学生当下的“教育幸福感”总是有意无意地漠视,学生当下的“教育幸福感”由此旁落。何处可寻找当下的“教育幸福感”呢?本文在简要分析了当下“教育幸福感”旁落的原因后,提出可从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多彩的活动及校园文化中来帮助学生找回当下的“教育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教育,从根源上说,就是为了促进人向健康方向发展。时下,“追求幸福”成为很多人不懈努力的目标。认真思考,我们会发现,这种生活态度,仅把幸福当作追求的目标,而漠视了当下对生活的幸福感受。这将意味着,追求的过程可以不幸福,现在可以不幸福。  相似文献   

8.
一、学生幸福的缺失 教育宽容的提出 笔者认为,幸福教育是一种源于生活而最终又回归于生活的教育,是一种教育者呵护学生成长的教育,是一种充满师生心灵沟通和对话的教育,是一种有动力性、意义性和终极价值的教育追求。所谓的动力性是指使学生个体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对真、善、美的不懈地追求;意义性是指学生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认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终极性指学生个体通过教育获得最高的善和智慧,得到心灵的极大的愉悦。我们现实的教育实际情况和幸福教育的目标相差很远,这和我们的教育传统和现存教育的问题有很大关系。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演变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求同”、“统一”、“标准”的心态,已成为人们一种难以割舍的文化情结和根深蒂固的传统,它盘踞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浸染在人们的观念、思想、言语、行动等各个方面,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集体“无意识”。我国现存教育体制和制度的僵化,加上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道尊”、“师尊”文化,使得一些缺乏宽容的教师在“师道尊严”的幌子下,使用专制、独断的方式来“教育”、“统制”学生。在教育现实中,有的老师甚至见孩子犯错误张口就骂,举手就打;有的声色俱厉、暴风骤雨、严加训斥、变相体罚、摧残心灵;有的失去信心撒手不管,任其发展,最后辍学,走向犯罪的道路。所有这些都是极端的不宽容做法,严重破坏了师生的和谐亲密关系,使学生失去了最好的教育时机。在这种情况下,宽容的“缺席”成了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成了教育实践中难以根除的痼疾。学生个体在受教育中,个性受到压抑,想象力受到抹杀,创造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没有自己的民主自由的空间,甚至身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很难感觉在教育中的自由、民主和幸福。用宽容精神真心呵护学生的成长是进行幸福教育的时代呼唤。  相似文献   

9.
打破“有效教学”的技术主义和经济生产的思维方式,从教学的价值维、技术维和教育性的联结等属性加以综合建构。成为未来课堂教学变革的重要方向。为此,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生活”语境与“教育生活”语境中“有效教学”的不同的特征与焦点,倡导要从“教学生活”中任务导向、关注效率、强化竞争、模式化和标准化的教学走向更为真实完整的“教育生活”中关注价值愿景、强调知识创造与交流、关注差异、鼓励思考与质疑、聚焦人际道德联结的教学,用一种关注儿童幸福与成长的教育生活的语言阐述了“有效教学”当下实现的实践价值与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理想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小学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创设幸福快乐的校园生活更是成就孩子幸福人生的殿堂.学校秉着这一教育思想,根据儿童年龄特征,从人的本性、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与发展出发,积极开放第二课堂,让学生校园生活丰富多彩,阳光四溢.  相似文献   

11.
教育以幸福为目的本身只是一个抽象,因为它可能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教育实践:教育以非教育幸福为目的和教育以自身幸福为目的。无论教育追求的是教育幸福还是非教育幸福,它总是以幸福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要使二者统一起来,找到教育追求幸福的正确路径,关键在于回到教育的原点,培养和谐的人、完整的人、现实的人,并且要将培养人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使追求过程的好(当下的教育幸福)与追求人的发展统一起来。这样,教育作为幸福的目的与手段就统一起来,当下的幸福与未来的幸福就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2.
当下,幸福作为一种教育文化被众多学者引入学校,通识教育成为培育大学生幸福人生的一个重要路径.通识教育的功能重在教化,即通过通识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使学生对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深切的体验与感受,能够在与自然、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让大学生过上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关键是“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办学实践中的落实,当务之急是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加强生命教育、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天职就是帮助学生过上幸福生活。要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教育者必须掌握一门如何将学生导向幸福的教育艺术,其核心是:机智地处理好幸福的“可教性”与“不可教性”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当下幸福与人生幸福、幸福祈愿与现实生活、角色生活与个体生活、需要分化与价值建构之间寻求平衡点和教育行动的切入点,进而为学生与幸福相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幸福是人类的根本追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理想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近年来,江阴市第二实小在“引领孩子创造幸福”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努力打造“幸福教育”品牌,通过设计并实施细节化的幸福教育,还原教育的本源,让孩子成为孩子,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为孩子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15.
管延爱 《中国教师》2013,(20):69-71
21世纪的教育倡导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因此,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山路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江山路一小")结合自身实际,确立"幸福教育"的办学特色,构建"幸福教育"的主体框架,努力实施四大工程。一、学生快乐成长工程为了让学生在幸福课堂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自主管理中体验生活的真实,在多元评价中扬起自信的风帆,在校园生活中享受多彩的童年,在心灵关爱中激发向上的正能量,江山路一小努力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石。1.打造幸福课堂——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幸福教育"从关注学生的当下开始,让学生体验  相似文献   

16.
好的教育是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快乐幸福的人生,而自尊心、自信心则是幸福人生必备的“通行证”。我们把学校畜人理念概括为:“我们的学校应当构建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营造民主、包容、彰显个性的育人氛围,弘扬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尽量照顾学生差异,尽力满足学生的不同爱好需求,用科学精神与校园文化滋养师生身心,提高全体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参考》2010,(10):99-99,F0003
北京市安慧里中心小学毗邻奥运村,一校两址,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被评为朝阳区首批示范校。学校以“爱与责任”为办学理念,创造性地实施“幸福教育工程”,通过营造幸福校园培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让学生感受校园生活和读书学习之乐。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中国人民加速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步伐,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助力实现美好生活是时代赋予的重大命题。从现实之维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兼顾当下与未来,开启了“弘扬马克思主义辩证之域”“追求马克思主义幸福之境”“夯实马克思主义实践之基”三种场域;从理论之维来看,“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现实的人”为基点,既要关注“现实的人”,也要关注“现实的事”;从目标之维来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指导人们进行理性的训练与选择,培育出兼具德性、自由、理性的“好人”;从实践之维来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转化思维方式、培养情感、促进交往三种方式帮助人们“成己”与“成物”,从而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19.
声音     
《陕西教育》2008,(10):5-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认为,儿童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疔治的愿望与计划。在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人共识的同时,学生的童年和青春却充满失败.许多学生已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首先针对的就是这些畸形的教育而言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校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学校校园生活因为唯智、唯分的盛行,而陷人了一种精神的困境:校园生活越来越枯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越来越匮乏,这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是背道而驰的.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和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的‘生命自由”’这一育人宗旨.建立了自己特色的“主体——活动——发展”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