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诸葛亮的治国之能、军事才能及坚定的信念这三方面分析诸葛亮出师北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唐朝诗人杜甫曾写过十多首怀念和凭吊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诗。上元元年春天,他初到成都谒武候祠后,曾写一首题名“蜀相”的七律:“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为大家所熟知的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辅佐刘氏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人们心中是智慧的化身。但六出祁山,由于不重视军事情报,以致兵折将损,五丈塬“星陨”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在军事战略上是有深刻教训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民历来对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十分敬佩,认为他有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本领,简直把他看作是智慧的化身。根据陈寿所著《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记载,刘备曾三顾茅庐,请诸葛亮阐明天下大势,诸葛亮作了《隆中对》。这篇对策高度概括了当时的天下大势,正确地估计了未来天下三分的局面,是我国古代一篇富有预见性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4.
诸葛亮擅治军。这与他戎马倥偬、征战四方的军事生涯是分不开的。正是他的丰富经历为其治军思想提供了丰富、坚实和不可多得的经验积累。本文通过对诸葛亮治军思想的分析,认为诸葛亮治军有四大特点:治军以明、以信为本、执行严格、公正公平。  相似文献   

5.
诸葛亮一代名臣,治国有方。在他的治国方略中,德法同济思想是其中的一大特色。本文尝试从文化的熏陶、个人的学识和时代的要求三个角度对诸葛亮德法同济思想的成因进行分析,以期比较客观、全面地把握诸葛亮德法同济思想。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有一个人比诸葛亮的架子更大。诸葛亮是三请,他则来了个四请。这人是谁?他就是贞观名臣、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宰相马周。  相似文献   

7.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古往今来,人们都承认他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同时,人们更敬佩他的形势分析能力、预见能力,赞叹他的情报与决策思想,因而在小说、戏剧中,诸葛亮成为仰知天文、俯知地理、能掐会算、预知未来的神人。本文即就诸葛亮的情报与决策思想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光斗 《知识窗》2010,(11):53-53
刘备一生做的最失败的事情,就是在其死后安排了双接班制度。他在临死之前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其意思很明确,让诸葛亮辅佐刘禅,如果刘禅不堪大任,他便可以取而代之。我们不得不佩服刘备的老谋深算,他明知即便刘禅不称职,诸葛亮也不会取而代之。细细想来,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有谁愿意拱手相让呢?但聪明反被聪明误,正是看似高明的双接班制度才导致了蜀汉后来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读过三国志的,都知道诸葛亮的神通广大,他能够趁着大雾,来一个草船借箭;他又会登台作法,借到东风,来一个火烧赤壁,把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诸葛亮真是懂得遍甲天书,能够呼风唤雨么?稍许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片鬼话。不过看起来,诸葛亮虽然不能呼风唤雨,但是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却远没有诸葛亮的风光。虽然他也一度出任刘备集团的副军师,但由于某些原因,出仕之路太过坎坷。具体而言,个中缘由主要有三:1)出山时机不对;2)面试表现不佳;3)猜忌的性格。今天的秘书,当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1.
拜访诸葛亮     
20××年,我乘坐刚发明的时光仪,去看我的偶像——诸葛亮。素闻老诸足智多谋,得好好向他讨教讨教!看到了——一个老头子正坐在藤椅上,手摇着羽扇,悠然自得地哼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却远没有诸葛亮的风光。虽然他也一度出任刘备集团的副军师,但由于某些原因,出仕之路太过坎坷。具体而言,个中缘由主要有三:1)出山时机不对;2)面试表现不佳;3)猜忌的性格。今天的秘书,当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三国演义》中“智绝”诸葛亮最重要的陪衬人物的庞统,虽然也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却无用武之地,反而过早地陨落了。纵贯庞统的一生,他的悲剧更多的源自他的性格。在那样一个乱世中,此种性格有这样的悲惨结局其实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4.
拜访诸葛亮     
20××年,我乘坐刚发明的时光仪,去看我的偶像——诸葛亮。 素闻"老诸"足智多谋,得好好向他讨教讨教!看到了—— 一个老头子正坐在藤椅上,手摇着羽扇,悠然自得地哼着歌……  相似文献   

15.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诸葛亮摆的“空城计”定会拍案叫绝。诸葛亮利用了人们惯常的思维定势,而司马懿则吃了思维定势的亏。这种事例在近代战争中也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魏延作为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称得上智勇双全.他一生忠心耿耿,屡建奇功,刘备称汉中王时,尤其器重魏延,委以汉中太守的重任.在北伐期间,魏延作为诸葛亮的左膀右臂,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蜀军的头号将领.但魏延最后被屈谋反,落得个三族被夷的惨烈下场.这表面上固然与诸葛亮的移情和杨仪的私仇公报有关,实则是魏延的自我陶醉型人格给他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17.
"诸葛",因为诸葛亮成为绝顶聪明的代名词。上一次我们已经谈到,从史实上看,诸葛亮只是被刻意神话的、重文轻武的普通人而已。但诸葛家族的确出过"文武全才"的人物,不过这个人却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三国演义》中,诸葛瑾被描述为能力一般,只是因为诸葛亮的面子,才在吴国居高位的庸才。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诸葛瑾是个比诸葛亮还招人喜欢的人物。德盖天下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兄长,父亲过世之时,诸葛亮八岁,诸葛瑾也  相似文献   

18.
地图秘术     
<正>电影《赤壁》里,诸葛亮研究过东亚季风,他的拉杆式连弩和鱼油燃烧弹也很有意思。但是周瑜和诸葛亮用古琴弹出了十二音、蓝调或者摇滚后没有像我期待的那样两人喝一杯,而是幽幽地说:嗯,你懂音乐。嗯,你也懂。这是中国的音乐传统,音乐的意境不可能说出来,不该懂的人就不可能懂了。  相似文献   

19.
“吃一堑,长一智”,“事后诸葛亮”,“亡羊补牢”等,这些都说明一个道理:事后识理法不失高明。人们都喜欢做事前诸葛亮,但这样的人有几个呢?就是诸葛亮本人也不是事事都在事先筹划得很周到。他任用马谡守街亭就是失败的一例,导致他挥泪斩马谡。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事后诸葛亮”的事例数不胜数。当穆勒发明DDT时,许多人都认  相似文献   

20.
娄性诚 《科教文汇》2010,(19):74-75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在赤壁之战中,作者使用了衬托手法来塑造这个形象。有周瑜、鲁肃、刘备等正面人物的衬托;有曹操、吴国"群儒"等反面人物的衬托;还有曹操衬周瑜,周瑜衬诸葛亮的层递式衬托,突出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能言善辩、宽容大度。为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留下了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