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ROHF/LANL2MB水平上,对Cu(Ⅱ)-VO(Ⅱ)进行了理论计算,优化得到了它的单、三重态的平衡几何构型,计算了它们的谐振动频率.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分子的三重态比单重态稳定,电子自旋布居高度集中在O(5)和V(6)原子上,只有少许电子自旋布居在Cu(1)和其他原子上,Cu(1)原子和V(6)原子的自旋布居符号相同,体系中存在较强的自旋离域效应.体系的前沿轨道主要由Cu原子和V原子d轨道和配体原子的p轨道组成,这种组成有利于桥配体与磁中心之间的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2.
运用G98W,采用STO-3G基组,对茂金属配合物{(Me3SiC5H4)2Zr[o-(OPhCO2)]}和芳基氯代衍生物进行从头算研究,探讨这些配合物结构单元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原子净电荷布居规律,以及一些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等,为催化剂设计和催化活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2,2'-联吡啶-3,3'-二羧酸为配体合成了一个稀土-有机功能配合物[Tb2 (C12H6O4N2)3 (Phen)2 (H2O)2·6H2O]n,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结构.检测了该配合物的荧光和磁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在490.0、546.0、586.0和620.0nm处有四个特征荧光发射峰,它们分别归属于铽(Ⅲ)离子的5D4→7F6,5D4→7F5,5D4→7F4和5D4→7F3的电子跃迁;在低温下配合物有弱的反铁磁性.  相似文献   

4.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ROHF/LANL2MB水平上,对Cu(Ⅱ)—V0(Ⅱ)进行了理论计算,优化得到了它的单、三重态的平衡几何构型,计算了它们的谐振动频率,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分子的三重态比单重态稳定,电子自旋布居高度集中在0(5)和V(6)原子上,只有少许电子自旋布居在Cu(1)和其他原子上,Cu(1)原子和V(6)原子的自旋布居局符号相同,体系中存在较强的自旋离域效应,体系的前沿轨道主要由Cu原子和V原子d轨道和配体原子的P轨道组成,这种组成有利于桥配体与磁中心之间的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5.
衣康酸、邻菲啰啉和硝酸铜在乙醇-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一种新型Cu(II)-邻菲啰啉-衣康酸三元配合物,即[Cu(C5H4O4)(phen)2]·(H2O)1.5·(C2H5OH)0.5(C5H4O2-4=衣康酸根),并经元素分析,IR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每个Cu原子与分属于2个邻菲啰啉配体的4个N原子和来自衣康酸根的2个O原子形成配位数为6的畸变八面体CuN2O2.配位分子间通过芳环π…π堆积作用形成一维超分子链.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Co(Im)6]Cl2.4H2O(Im=咪唑)配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610.39,经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其晶体结构。标题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8.806(1),b=9.079(1),c=10.589(1);α=75.20(1)°,β=83.12(1)°,γ=61.87(1)°,V=721.82(13)nm3,Z=1,Dc=1.404g/cm-3。晶体结构中配阳离子[Co(Im)6]2 通过咪唑环的氢原子与末配位的反荷阴离子和晶格水中的氧原子形成复杂的分子间氢键构成3D超分子体系。标题配合物分子中,Co(II)与6个咪唑分子中的氮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略有畸变的八面体。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个单核镍配合物[Ni(C9H10N3O3)2(C5H5N)2]·2CH3OH,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和元素分析对生成的晶体进行结构表征.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 21/c,a=1.08281 (10) nm,b=1.00196(8) nm,c=1.60104(11) nm,Z=2.镍形成了六配位的八面体构型,两个配体分子中所有非氢原子是完全共面的.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将相邻的分子连接起来形成沿b轴方向的一维链结构.  相似文献   

8.
采用TG-DSC方法研究了K3[Al(C2O4)3]·3H2O与K3[Cr(C2O4)3]·3H2O两个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过程,对其中部分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计算.由Friedman、Ozawa-Flynn-Wall、ASTME698三种方法得出峰温时的活化能值与指前因子值.应用Achar方法计算拟合得到了比较合理的机理函数.  相似文献   

9.
运用G98W,采用Lan12dz基组,对茂金属配合物[(eta^5-C5H4Si2Me5)MoI(CO)3]进行从头计算研究,探讨配合物结构单元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原子净电荷布居规律,以及一些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等,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特结构在能量上是稳定的,作为结构单元而存在.为茂金属配合新的合成、分子组装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Co(NO3)(Phen)2]NO3·4H2O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硝酸钴、邻菲罗啉(Phen)和己二酸在pH=7.0左右的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一种新的固体配合物[Co(NO3)(Phen)2]NO3·4H2O(1),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7977(16)nm,b=1.0406(2)nm,c=1.6591(3)nm,α=106.12(3)°,β=103.33(3)°,γ=90.22(3)°,V=1.2841(4)nm3,Dc=1.592g·cm-3,Z=2,F(000)=634,5298个独立衍射点中,4704个可观察点满足I≥2σ(I),R1=0.0590,wR2=0.1718.晶体结构中配阳离子[Co(NO3)(Phen)2]+通过芳环的堆积作用构成平行于ac面的2D层状超分子网络,未配位的反荷阴离子NO-3和晶格水分子介于层间,通过氢键作用构成阴离子层状网络,阳离子层与阴离子层之间通过配位的NO-3的O(3)与晶格水分子的H(13)之间的氢键作用进一步构成3D超分子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合成了标题配合物Cu2(α-furoic acid)4(H2O)4,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0106(4)nm,b=1.046(6)nm,c=2.00790nm;β=91.118(8)°,V=2.646(2)nm3,Dc=1.619g/cm3,Z=4,F(000)=1306.最终偏离因子R1=0.0567,wR2=0.1676,两个Cu(Ⅱ)由四个呋喃甲酸根桥联且其端位各有一个水分子配位,形成一个具有畸变的四角锥形配位环境.配合物中Cu(Ⅱ)-Cu(Ⅱ)间具有一对称中心,其Cu(Ⅱ)-Cu(Ⅱ)的间距为0.2637nm,结合晶体结构对配合物进行了电化学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12.
按照文[1]献合成了三元配合物[La(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 K下,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求出了298.15 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三元配合物[La(C9H6NO)2(C6H5COO)]·H2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分子力学方法对一系列标题化合物进行了研究,对它们的构象和能量的分子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在这类配合物中,五员鳌环比六员鳌环稳定,随冠醚环大小和分子内张力的变化,其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Me6[14]二烯N4分别与高氯酸铜、乙酸钴反应合成了标题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配合物[Cu(sal-gly)bipy]·4H2O(sal-gly=水杨醛甘氨酸席夫碱;bipy=2,2'-联吡啶),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i空间群.晶胞参数:a=9.0880(9)A,b=9.4693(10)A,c=12.2674(12)A,α=98.1640(10)°,β=95.4760(10)°,γ=91.6990(10)°,M=468.94,V=1039.23(18)A3,Z=2,Dc=1.499Mg/m3,μ=1.097mm-1,F(000)=486,R1=0.0231,ωR2=0.0641,S=1.045,△ρ=0.219~-0.326 e/A3.该配合物中,席夫碱提供2个0原子和1个N原子、2,2'-联吡啶提供2个N原子与Cu(Ⅱ)配位,形成畸变的四方锥结构.  相似文献   

16.
运用G98W,采用STO-3G基组,对茂金属配合物{o-[OPh(CO2)(R)]Zr(C5H4SiMe3)2}(R:(1).NO2,(2).CN,(3).Ph,(4).OH,(5).Me)进行从头算研究,探讨这些配合物结构单元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原子净电荷布居规律,以及一些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等,为催化活性研究和分子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配合物Zn(phen)2[(C6H5)2C(OH)COO]2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用二苯乙醇酸、邻菲罗啉(phen)、高氯酸锌合成了一种新型配位聚合物Zn(phen)2[(C6H5)2C(OH)COO]2.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2.5912(4),b=1.13381(17),c=1.7457(3)nm;β=1 123.697(2)0,V=4.2671(11)nm3,Dc=1.370g/cm3,Z=4,F(000)=1824.最终GooF=1.005,最终偏离因子R1=0.0367,wR2=0.0834.晶体中锌原子与2个邻菲罗啉的4个N原子及2个二苯乙酸根4个羧基氧原子中的两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水热法合成一个新的配合物{[Nd2(pydc)2(μ2-C2O4).6H2O].2H2O}n(其中H2pydc=吡啶-2,6-二羧酸).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标题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吡啶-2,6-二羧酸把相邻两个Nd(I)离子连成双核单元,双核单元再经草酸根离子连接,形成一维阶梯型链状结构,这些一维链通过分子间氢键和p-p堆积作用得到三维超分子框架结构.磁学研究表明,相邻的两个顺磁中心Nd离子之间存在着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TG—DSC方法研究了配合物K3[Al(C2O4)3]·3H2O的热分解反应过程,对其进行了动力学计算。由Friedman、Ozawa—Flynn—Wall、ASTME698三种方法得出峰温时的活化能值与指前因子值。应用Achar方法计算拟舍得到了最佳的机理函数。  相似文献   

20.
在甲醇水溶液中以氨基磺酸和邻菲啰啉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Cu(phen)(H2O)2].SO1,并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为a=1.4903(2)nm,b=1.38587(18)nm,c=0.70325(9)nm,β=108.618(2)°,V=1.3765(3)nm3,Dc=1.814g/cm3,Z=4,F(000)=764,最终偏离因子R1=0.0269,wR2=0.0748.配合物中Cu(Ⅱ)离子与1个phen的2个N原子及2个H 2O的O原子配位,形成变形平面四边形结构.结合晶体结构对标题配合物进行了电化学性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