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鉴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果与管理者期望之间的偏差,笔者从政策执行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客体以及政策执行体制等因素.探索提升学生管理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度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管理科层组织的行政泛化现象严重,导致产生高校学生管理的种种异化现象,成为高校推行大学生素质教育革新的主要障碍。扫除障碍需要从体制上审视现行的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现状,重新设计高校学生管理的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3.
4.
两为主政策是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主要政策依据,学者的研究普遍强调经费不足、制度缺陷等客观条件给该政策执行带来的阻碍,提出的解决措施也多是围绕这些方面。但两为主政策执行问题还体现了明显的伦理冲突,必须从伦理的深层次来分析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生减负问题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的未来。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所推行的各项减负政策,在不同发展阶段,减负问题的价值期待有所不同。“双减”政策不仅是党和政府对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的有力回应,而且也是加快构建我国良好教育生态的重大举措。为了规避“双减”政策执行失真,有必要对政策本身的有限理性、支持性的执行环境以及执行过程中各主体间的利益博弈进行合理审视,防止政策目标偏离。可通过提高执行主体的政策认同度与执行水平、优化政策的执行支持环境、调适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冲突,确保政策有效实施并促使政策目标高效实现。  相似文献   

6.
高校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放在当前教育的首位,尤其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将导师制、辅导员制、辅导员助理制、班级核心小组制进行有机结合同步实施,构建立体的相互渗透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管理模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管理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7.
“末流”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校队伍中“末流”高校的存在是客观事实,“末流”高校的学生来源于高考队伍中的低分层次,在心理和行为上都与其他高校学生各有异同,有针对性地对“末流”高校学生开展管理教育,是促进“末流”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环节,“末流”高校是客观事实,但“末流”高校的思想不能末流,管理上更要争一流。  相似文献   

8.
范洪喜 《考试周刊》2011,(87):175-175
学生干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桥梁纽带,是学生工作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当下,"90后"大学生成为学校的主流,也给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90后"高校学生干部现状出发,深入剖析"90后"学生干部队伍的特点和存在的各种问题,从优化培养模式、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90后"学生干部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9.
“三奖联动”,是先进辅导员、先进班级和先进系(部)三项奖评活动有机联系的检查、督导、考评、互动管理机制的简称。“辅导员——班级——系(部)三奖联动”检查督导考评机制,是不断提高学生工作主体教育管理水平,建设学校优良学风的有效措施。其实施策略是:合理设置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诱因价值和获奖概率;合理联动设置先进个人奖和先进集体奖;随机检查,快速暗查,及时反馈,大力表扬。  相似文献   

10.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为探讨复杂矛盾提供了方法论。“双减”是促进教育公平、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重要政策,“双减”政策执行中存在着七对辩证矛盾,通过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政策顶层设计,营造全面发展教育生态;形成学校改进的中国范式,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大力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加强智慧教育督导;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发展,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解决对策,以实现“双减”政策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1.
在学校教育政策执行中存在着"政策内化"和"政策外化"两套"行为系统"。"政策内化"系统促使"文本性政策"转变为"实践性政策","政策外化"系统实现"实践性政策"转变为"行动"的过程。"政策内化"和"政策外化"系统有机地构成了学校政策执行的"太极图"执行模式,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双减”政策旨在破解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这一顽疾,有效执行是“双减”政策发挥实效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双减”政策执行面临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不同且存在价值冲突、多维复杂治理对象的新兴情况层出不穷、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多种育人资源整合的深度挖掘不够充分等碎片化困境。整体性治理理论与“双减”政策具有一致的治理理念、相同的价值遵循,能够为“双减”政策有效执行提供路径。基于整体性治理内嵌的信息机制、信任机制、协调机制及整合机制,“双减”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应建立收集并统合信息的信息机制,夯实多元主体价值支撑的信任机制,构建纵横交错、内外联结的路径协调机制,形成发挥资源聚合和配置作用的资源整合机制,从而促进“双减”政策真正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13.
“双减”政策是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其落地执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以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双减”政策执行深受政策本身、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为提升政策执行成效,政策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政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准确把握学生学业负担的概念内涵;执行机构层面,应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建立各执行机构协调统一的执行机制;目标群体层面,学校应回归育人本位,教师增强教学能力,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环境因素层面,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和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对土地利用缺乏科学规划的粗放式高速发展,土地被过度开发,致使目前土地供需矛盾严重突出。为破解当前土地供需矛盾,广东省切实推进"三旧"改造政策,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广东省政府作为在"三旧"改造政策执行的主要主体,履行政策宣传职责、制度准备职责、物质准备职责、监管协调职责,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努力实现"三旧"改造政策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这一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干部是高校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培养学生干部"用"与"育"两者的关系,分析在培养学生干部时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提出育人的重要性及对策,协调"用"与"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工作是各高校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教育"的教育理念下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和完善学生工作体系也成为各高校在发展特色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以构建"124"学生工作体系的内涵与意义为基础,展示"1个阵地"、"2支队伍"、"4大和谐"学生工作体系在高校教育实现全面辐射和全员育人过程中的重要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崔寅 《林区教学》2010,(4):29-30
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在当代高校学生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不仅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更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在分析“以人为本”学生管理理念的内涵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以人为本”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双减”政策的目的在于解决我国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沉疴,其发挥效力的重要前提是构建利益协调和平衡机制,妥善处理政策执行主体的利益。“双减”政策自落地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众多利益冲突,导致政策执行力度弱化。案例分析发现,在多重利益困局下,“双减”政策各执行主体出现不同的应对策略:地方政府趋于搞“土政策”、学校选择技巧性的合理规避、家长选择“放风式”观望、教师采取倦怠性的消极参与、校外培训机构仍在寻求劫后重生。基于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与冲突,应更新利益观念,通过建立切实的利益补偿机制、严格的利益约束机制、完善的利益均衡机制和有力的利益保障机制来破解“双减”政策执行困局。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的作用日趋明显,作为培养人才场所的地位逐步提升。随着学生对高水平社团活动需求的逐渐增强,为促进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需要搭建育人的有效平台。文章提出党委领导、团委引导、分类指导、课程辅导的四导模式,为构建高校社团有效管理提供新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政策的有序执行是确保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全面审视首轮“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执行过程,发现在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四个维度,其分别面临政策本体内在限制导致政策执行力度减弱、机构执行能力不足致使政策执行效率降低、目标群体认知偏差造成政策执行阻力增大和政策环境建设乏力引致政策执行基础薄弱等现实困境。在新一轮“双一流”政策的后续调整与执行过程中,须从优化制度顶层设计,提高政策执行力度;强化机构执行能力,健全政策执行机制;提升目标群体认知,增强其政策参与意愿;改善政策执行环境,夯实政策执行基础等方面找准出路,以持续促进“双一流”建设政策落实、稳固推动“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