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美国记者采访周总理,发现桌上放着一支派克钢笔,就用几分讥讽的口吻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何还要用我国的钢笔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市委副书记徐惟诚和副市长孙孚凌,12月8日上午会见了北京日报财贸部主任蔡赴朝和《窗口行业见闻》主要作者、财贸部青年记者邹波、严力强。在会客室里,陈希同与记者们一一握手,笑着说:“大伙儿这段工作很辛苦啊。”徐惟诚说:“财贸报道在新闻改革上有突破,群众比较欢迎,领导比较满意,社会效果也很好。”  相似文献   

3.
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一日,国民党军队侵占了张家口,蒋介石得意忘形,以为胜利已经在握,于当天下午悍然宣布在十一月十五日召开由国民党一手包办的进行分裂的“国民大会”。至此,蒋介石已把这年一月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各项决议都撕毁了,国共已无继续谈判的余地。十一月十六日下午,周总理于南京梅园新村举行记者招待会,庄严宣布中共和中国人民坚决反对伪国大,愤怒声讨国民党破坏和平、发动反革命内战的罪行,坚决表示中共将坚定不移地同中国人民和真正致力于和平民主的党派一道,为实现真和平真民主而战斗到底。我作为南京新民报的记者(按:作者当时是总编辑——  相似文献   

4.
难忘周总理对记者的关怀金凤今年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作为人民日报记者,我有幸就近观察和接近过周总理,最难忘的是周总理关心人、爱护人、吸引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周总理青年时期担任过《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主编,1920年赴欧洲学习时又当过天津...  相似文献   

5.
“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这两句话,淳朴地表达了周恩来总理和我国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他为党和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在亿万人民的心中树立了永不磨灭的丰碑!他的伟大的共产主义崇高品德和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脚蹬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談到新聞工作者的修养問題,人們便很容易想到文化修养,如文字,写作技巧,以及其他的基本功等等。事实上,新闻工作者的修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治思想修养,一方面是文化修养,两者不可或缺,而政治思想修养应处于第一位。  相似文献   

7.
同周总理共度了一个不眠之夜周长年我有一份珍贵的记录,记录着一个同周恩来总理共同度过的不眠之夜的情景。1970年8月,当时的中国乒乓球队邀请一个友好邻国的乒乓球队来中国访问,并进行比赛。8月16日,两国球队就比赛的形式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谈判。由于双方都坚...  相似文献   

8.
我们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周恩来同志,生前同许许多多普通人谈过心。一九六二年一月下旬,周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也同我这个普通的新闻工作者谈过一次心,谈的是当时的经济形势和经济宣传。一九六二年春天,正是我们刚刚开始扭转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时候。总理的谈话,留给我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航 B2406号专机从平壤顺安国际机场起飞,在白云上端飞行着。在访问朝鲜后的归途中,江泽民总书记正在同随团采访的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记者交谈。他同大家一一握手,感谢大家访问中不顾劳顿和紧张完成了报道任务。他见到新华社摄影记者李生南时高兴地说:“咱们已经是老朋友了。”确实,总书记同记者们建立了友谊。大家觉得他对记者  相似文献   

10.
我是做编辑工作的,我又每天读报,这里想就我在工作中体会到的以及在读报中看到的一些问题,同大家谈谈心。文章的意思要表达清楚记者编辑都需要认真锤炼语言,首先是要使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思想,其次才谈得上语言的生动性。报上有些文章因为作者用词不当或者意思说得不清楚,很使读者伤脑筋。例如这样一句话: 人们一看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出来,这两个生产队长是年轻人。这里的“人们”不知是谁,是指文章中所写的那个生产队的社员们呢,还是我们读这篇文章的读者呢?不清楚。“感觉”出来这是两个年轻人,“感  相似文献   

11.
我想先从最近的一次沙漠考察工作谈起.今年夏天,我参加了乌兰布和沙漠综合考察队.这个考察队的目的是为了对沙漠改造利用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综合的科学考察和研究,考察队由十一个专业组成,计有综合自然地理、历史地理、考古、经济地理、风沙地貌、土壤、水文地质、水利、农业、牧业、林业等.要研究的问题涉及到:这个地区农业开发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农业开垦后可能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排灌问题、风沙危害问题、土壤盐碱化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2.
“你们都是记者,访问过许多地方,采访了不少人,今天我先来采访你们好不好?你们今天可以发这么一条消息,题目就叫总书记采访了我们。行不行呀?”在场的三十来名港澳记者和其他同志都大笑起来。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四月九日上午在中南海会见港澳记者时的一个场面。这些港澳记者是来京采访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的。他们  相似文献   

13.
新年假日,一股缅怀周恩来总理的激情促使我从书架上找到了《五洲的怀念》一书,重读了外国记者在周总理逝世后所作的有关报道。我除了重新领略到各国朝野对周总理的爱戴心情之外,体会到了西方记者在报道世界重大新闻时所表现的长处,他们比较能吸引读者和感  相似文献   

14.
很多曾在朝鲜战场上采访的记者,都曾深情地回忆起彭德怀对新闻工作的关怀和支持.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最高指挥员,他常亲自为新华社审阅重要稿件,还曾送香烟和苹果给坚守在朝鲜战场的新闻工作者表示慰问.  相似文献   

15.
对于广播记者在采录人物的谈话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从谈话的技巧方面入手,根据具体的问题,随机应变,并且有新意有策略地展开问题的核心,对待不同的人物要有不同的方法,掌握其中的技巧,对于新闻采访的精品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列宁同工人通讯员谈话(钢笔画)@普·瓦西里耶夫~~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5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本刊特发表当年为总理拍照的吴化学老人回忆总理的文章,以示纪念。——编者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新闻爱好者,我万万没有想到,我会同记者抢发新闻。 今年7月22日,党中央关于取缔“法轮功”的决定下发后,全国各地都在揭批“法轮功”,各地大小报社记者也在寻觅“法轮功”致死致残的事例。新闻敏感使我想起我矿一女工,因患红斑狼疮病,在药物基本控制的情况下,轻信练“法轮功”不吃药能治病,就开始练“法轮功”,不听丈夫劝阻,私自停药半年之久,而引发肾衰竭不治而亡。我当晚就对其丈夫进行采访,听着她丈夫讨李洪志的控诉和失去亲人的悲痛,我的心情也很沉重,决心要把此事尽快报道出去,引起练功者的觉醒。我当晚就把采访的内容用电话告知厂宣传科柴光磊同志,柴光磊同志连夜整理成文,第二天一早用传真发往报社。谁知这一天就有一些消息灵通的记者前来采访,当听说我们已采访过,稿子已发往报社后,自叹来之晚矣。我暗自庆幸,真是抢得及时。不久《中国石油报》以一个受害者丈夫对“法轮功”的控诉为题,刊发了这篇新闻。这篇抢来的新闻,对我矿练“法轮功”者教育很大,都认为此稿报道及时,宣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我与《军事记者》结缘,那是2004年10月的一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铁路京广线上拾得一张半新不旧的《中国国防报》,打开一看,在这张报纸四版的最下方,我发现了“欢迎订阅《军事记者》”的广告。随后往下看广告内容,方知这本杂志是“新闻理论探讨的论坛,新闻知识荟萃的园地,新闻采访写作的良师,新闻记者成长的摇篮。”啊!这是我多么渴望、理想的一本好杂志。如获至宝的我,顿时感到莫大欢喜。接下来再看书的刊号82-204,全国各地邮局均有订阅,这下我高兴极了。为不忘杂志的刊号,我当即将征订启事用剪刀沿黑框线条剪下,塞进了我随身携带的笔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广东省潮安县人武部党委“一班人”重视新闻报道工作。用情、用心、用劲,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宣传工作开展,新闻报道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连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