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银行股是最早集体掉进"市盈率陷阱"中的板块。站在目前的时点上,A股上市银行6-7倍动态PE的估值已算是"高估",5倍PE以下才算是"正常",至于是否会出现低于4倍PE的市场估值,则视市场的心情而定——截至2月11日,光大银行的动态PE是4.17  相似文献   

2.
<正>年初以来,A股整体先降后升,窄幅震荡。截至4月30日,全A下跌1.86%。由于盈利下降,所以大盘指数年初至今的行情主要靠估值拉升。其中,截至4月30日,全A的PE(TTM)估值自2023年末的16.67倍上升至17.13倍。除科创50外,其余指数的PE估值均上升,尤其是上证50指数,PE(TTM)自9.19倍上升至10.46倍,涨幅达13.80%。  相似文献   

3.
过去一周A股银行板块上涨5.4%,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2.2%,A股银行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3.2个百分点.按中信一级行业分类标准,银行板块涨跌幅排名1/29.不考虑次新股,16家A股上市银行股价表现较好的漓发银行(+12.4%)、招商银行(+8.4%)和南京银行(+7.5%),表现稍逊的是民生银行(+3.1%)、中国银行(+1.9%)和农业银行(+1.7%).次新股里表现较好的是上海银行(+4.2%)、贵阳银行(+2.9%)和江苏银行(-0.9%).当前银行板块提出次新股后的估值只有0.91倍,国有银行PB水平仅为0.82倍,银行板块估值仍处于较低的位置,即将到来的分红季,银行板块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一、对A股市场的总观点与投资思路1.A股估值与市场总观点截至2010年10月29日,上证A股和深证A股之市场整体PE估值(整体法、TTM)分别为17.53倍、39.29。上证A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深证A股整体估值处于正常波动区间的中枢。  相似文献   

5.
金融股重估开启.近期招商银行、中国平安月内涨幅超过20%,机构资金快速涌入,目前估值来看招商银行PB接近1.4倍,PE(TTM)在9倍附近,而中国平安目前PB大约2倍,PE(TTM) 12.8倍;招商银行目前总市值接近5800亿,中国平安总市值已经超过8000亿,大市值低估值的金融蓝筹股显然是在价值重估,并且这种重估是在中港两地的交易所同步进行的.而目前仍有一批大银行股价低于净资产,估值在7倍PE以下,且二季度银行股将进入年报分红季,分红收益率普遍超过4%,破净银行股将继续价值重估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过去的半年以来,市场最关心也是最困惑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和理解日益分化的大小盘股票的估值水平。中小市值股票,估值水平从50倍PE奔向100倍PE,互联网模式大行其道;而大市值蓝筹股票,则从10倍PE压缩至5倍PE。以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为股票价值的分析框架,那么影响股票估值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  相似文献   

7.
投资要点: 1、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2、驱动因素持续发生变化. 当前军工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各武器装备子行业PE,已经基本回落到2014年年初的水平,其中:航天71倍、航空63倍、舰船986倍、地装84倍、雷达产业链68倍、光电器件193倍、军工电子通信37倍、辅助设备及服务67倍、航空发动机91倍、北斗产业链117倍.  相似文献   

8.
在经历5年漫长等待后,国海证券(000750)借壳"SST集琦"一事划上句号。国海证券于本周二(8月9日)上市,当日收盘13.08元,上涨197.95%。与券商板块一直以来的"流通盘大,估值偏低;流通盘小,估值偏高"的特征不同的是,国海证券尽管流通盘较小(仅有1.46亿股),但其估值却处于板块的偏下水平。  相似文献   

9.
投资要点: 1、行业下半年有望扭亏. 2、生猪以量补价仍可持续. 2017年上半年农林牧渔行业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23%,扣非归母净利同比下降33.20%.行业整体盈利下滑主要受畜禽产品周期性下行的拖累.从板块估值看,上半年农林牧渔行业整体PE(TTM)处于40倍左右区间运行,接近历史最低水平;PB(TTM)在3.3倍左右,基本回到2014年上轮周期的底部水平.Q2比Q1的估值水平进一步下移,受市场整体向好和行业基本面压力释放的影响,预计未来半年估值将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10.
正从去年医药行业反行贿以来,医药板块个股开始阴跌不止,先是片仔癀、云南白药被摔出了百元股的阵营,后有一线白马股如天士力、同仁堂、信立泰等萎靡不振。背后的逻辑则是人们对政策干扰的担心,以及业绩与估值相对背离的修复。但医疗器械行业由于受到政策的正向剌激,股价逆势上行,不断创历史新高。目前,医疗器械行业个股的平均估值超过70倍PE,无论是相对医药板块,还是沪深300指  相似文献   

11.
市场方面,中信证券预计未来A股领涨板块将从周期逐步切换到价值.首先,随着9月PMI、PPI等数据超预期,以及基建回暖的数据在10月兑现,本轮周期板块的行情将接近尾声,但是,由于大部分周期行业,特别是强周期板块的动态估值(2018PE)依然比较低,三季报整体情况料不差,周期依然有配置价值,但已不建议增配与基建主线低相关的板块.在价值中聚焦金融和必需消费.  相似文献   

12.
在刚刚披露的基金2021年年报中,嘉实基金归凯表达了他对当前持股情况,以及未来市场的看法. 他认为,A股指数自2019年以来已连涨三年,站在2021年底,可以看到市场对部分热门板块已给了相当高的预期,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原本我们对2022年市场持偏谨慎态度,但年初以来的大跌还是相当程度上释放了估值压力,特别是很多优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近期中药板块在A股市场表现活跃,政策扶持和业绩增长预期是今年中药板块上涨的主要原因。受益于消费升级和政策扶持,整体中医药行业需求仍持续向好,并且作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在医药行业的演绎路径之一,板块行情具备可持续性。当前A股中药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在政策和业绩的双重支撑下,中药板块有望迎来中长期布局机会。  相似文献   

14.
“漂亮50”是指1970年代初期股价大幅上涨的50只个股,“漂亮50”公司多属于消费板块且为行业龙头,其上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从1970年6月到1971年4月,美股普涨,“漂亮50”的估值从23倍修复到了历史均值的30倍,标普500的估值从11倍修复到了历史均值的16倍;(2)1971年4月到1972年末,“漂亮50”的估值进一步提升到了历史最高点的41倍,而标普500的估值震荡下行到了14倍.  相似文献   

15.
投资要点: 1、银行板块估值为历史低位. 2、基本面在改善之路上. 中性偏紧货币政策之下,偏紧的流动性叠加强监管,银行板块走势则跌宕起伏,估值出现了较大的分化.存款占比高、负债成本低的四大行和招行成为市场追逐热点,争相抱团,估值水平回升;而存款情况一般的部分股份行股价则出现较大回调,估值有所回落.无论是横向亦或是纵向来看,当前A股银行板块估值仍处于低位.  相似文献   

16.
人福医药(600079):公司公告称与中信资本联合收购Ansell全球两性健康业务,其中出资1.2亿美金收购杰士邦54%的股权;其次出资1.2亿美金成立新加坡健康管理,再加银行贷款合计4亿美金,收购Ansell剩余全球两性健康业务.本次收购,杰士邦90%股权价值2亿美金,对应2016年估值为PE18.5倍,Ansell其余业务估值4亿美金,对应EV/EBITDA为15倍,PE为20倍,收购价格位居行业平均水平范围内,合理适中.  相似文献   

17.
<正>2023年最后一周A股市场开启反弹,上证50指数上涨2.45%,沪深300指数上涨2.81%,中证500指数上涨2.21%,创业板指上涨3.59%。当前全市场PE(TTM)为16.7倍,处于2005年以来的26.6%分位点。从趋势模型上看,Wind全A指数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的距离为-4.69%,低于前一周(-4.06%),市场处于下跌市,Wind全A指数处于20日均线之上。  相似文献   

18.
正从历史估值水平看地产股下跌空间市盈率角度我们选取了19家盈利状况较好上市公司作为统计样本,按聚源一致预期盈利预测计算,目前地产股平均市盈率为13.6倍,而历史最低值出现在06年,为11.7倍,在房价出现波动的08年为12.5倍。也即从市盈率角度目前地产公司估值比08年高9%,比历史最低水平高16%。(参见图表一)由于历史估值水平是已经发生的事实,而目前估值水平是基于当前盈利预测得出的,所以今年业绩的实现程度决定上述估值水平比较是否有意义。按聚源统计数据,2010年我们统计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尽管银行股的盈利增速有所下滑,但毕竟是增长的,而股价走势低迷,导致银行股的市盈率与市净率估值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银行股估值是否见底?未来股价又能否迎来转折呢?银行估值处于历史地位数据显示,截至1月20日,16家上市银行算术平均市盈率仅为5.54倍,平均市净率仅为0.88倍,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其中,市盈率最低的兴业银行仅为3.98倍,市净率最低的光大银行和中信银行仅为0.76倍。除了民生银行和招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份以来,在房地产金融利好政策持续加码、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等因素提振下,银行板块累计上涨12%,跑赢沪深300指数1.7pct,在各行业板块中位居第13/30。展望后市,银行股行情是否具有持续性?我们认为三重提振银行股估值表现的因素有望在不同阶段发挥作用,银行板块偏强表现或延续至1Q23,后续不排除银行股估值中枢系统性抬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