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父母必读》2012,(12):65-71
小时候,我们体验过图画书的美好;现在我们也听到很多声音在说绘本的力量。然而,在通过种种方便、快捷的方式购书之后,会是什么呢?是将书整整齐齐地放入装潢精美的书架上?是一遍又一遍反复叮嘱孩子多看书?  相似文献   

2.
漪然 《父母必读》2010,(5):154-156
“妈妈。再给我讲一遍吧。”“哎呀,这个故事都讲了八百遍了!”当这样的对话第N次出现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一个故事都讲得熟能成诵了,孩子还是不厌其烦地让你再讲一次。通常你会怎么做呢?是硬着头皮将“嚼之无味”的故事再读一遍;还是想出了别的什么办法,既可以满足孩子再听一遍的要求,又可以让自己讲得更加投入?  相似文献   

3.
韩红运 《小读者》2012,(6):21-22
你会是我把名字写十遍的那个人吗?这世上感恩的方式有多种。而我喜欢写下恩人的名字,而且写十遍。  相似文献   

4.
当合上它时,我无数遍问自己,为什么美丽的东西都只是幻影?为什么爱情之间非得站着一个死亡?为什么那种痛会成为永恒?痛在回忆里一遍遍地倒腾,却又揉碎在寂静的琴声中,当耳旁响起《梁祝》,它是否丝丝拨弄着你的心弦?是否愀然带来了你那高贵的苦难?是否絮语呻吟着曾经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老妈,我没记事前,是个怎样的小孩?"你是否和小编一样常常跟妈妈挤在一个被窝里,然后无数遍地问这个问题?可奇怪的是,她们从不厌烦,从不会像我们对她们催促我们多吃饭、做作业时那样不耐烦,而总是把我们那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如数家珍,一遍两遍无数遍……在这个"神马都是浮云"的年代里,我们可别轻易地把老妈也  相似文献   

6.
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做习题是必须的,可是我们在日常的高中生物习题训练中,经常会听到教师的抱怨:这个知识点我们已经讲过很多遍,也做过很多遍,可是学生仍然错。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应对错题的良方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一 谈话交流,走近“小说” 师:看老师写一位俄国作家的名字。(板书:列夫·托尔斯泰)会读吗?一起渎一遍。了解他吗?  相似文献   

8.
蝉在歌唱     
假如我是一只蝉,会不会扇动透明柔弱的翅,飞上高高的枝头,把夏日风景看遍?我想我不会。  相似文献   

9.
抄写二十遍:大家看我今天的签名!稀里糊涂:什么意思?抄写什么20遍?抄写二十遍:这就是我今天的遭遇!上课听写,写错好几个字,老师罚我每个字抄写20遍,20遍!!!  相似文献   

10.
安伯怀孕时,她和丈夫约翰每天都会猜想一百遍:孩子到底能长多高呢? 安伯身高只有1.22米,约翰和她不相上下。如果孩子和他们一样高,生活肯定会有许多不便,如果孩子比他们高,会不会嫌弃自己的父母?  相似文献   

11.
年幼的孩子似乎总是不听话,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理,譬如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无论你轻言细语还是严肃地说上许多遍,他们总是不肯听,此时,父母很容易会给孩子贴上“不听话”的标签。然而,怎样算是不听话?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不听话是否一定是孩子的问题?父母又应如何来处理孩子不听话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怪现象:教过的课文,学生已经读过一遍又一遍,甚至都能背得滚瓜烂熟了,可是文中应该理解的东西却没有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现象?当我们蹲下身子用心观察孩子们的世界,便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及由此形成的个性气质和独特情怀。  相似文献   

13.
一、语文记忆心理学语文教师常常遇到这样的教学问题,需要心理学加以支持:“一个生字练习抄写十遍、二十遍好吗?”“背词典上的词语解释好不好?”“现代人学语文还要不要背书?”等等。研究过语文心理学的人会表示:据实验证明,在·有·效·的·教·学·中·,一个生...  相似文献   

14.
《父母必读》2014,(1):120-120
儿子3岁半,每次让他干什么事都得说3遍以上才能行动,这是怎么回事?比如让他洗脸,说第一遍时他跟没听见一样,第二遍也是一样,第三遍我的声儿高了或者有点怒了,他才磨磨蹭蹭地行动。他是真没听见,还是装听不见?我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话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25岁那年,在自己不太白但无比光滑的脸上发现了第一道皱纹。瞬间花容失色,仿佛灾难突然降临。一口气儿买了数千元的膏膏、霜霜、水水,不厌其烦,一层层糊到脸上。躺在美容院的床上,一遍一遍问美容师:现在开始保养还不算晚吧?皱纹能消失吧?无比渴望能从美容师那里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女人,终究是会害十自衰老——无人能免俗。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校园,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软伤害”现象依然存在。归纳起来,这种“软伤害”有以下几种类型:其一是把学生比作动物,取笑学生生理缺陷。如:“你真是头笨驴啊!给你讲过多少遍了?就是跟驴讲了这么多遍它也会了呀!”“怎么,不服气啊?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什么?很多人说,幸福是无形的,看不见也摸不着,是一种需要用心去体味的温暖。其实,幸福是能听到的,只要你去倾听,你就会发现幸福始终包围着你。 当心中立开一朵鲜花,对着旭日微笑时,幸福也蛊开了,一遍又一遍的揣摩幸福。  相似文献   

18.
小幻想家     
你担的心 你想让他过来,可是每次都要叫上好几遍.他才回过神来.你叫他穿衣服,他好像根本没听见似的!有时.他还会自己对自己说话。你担心他是不是不合群?上学以后会不会不注意听讲?而目前最让你恼火的,就是他总不能马上回答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在家做作业,其中英语作业是听录音三次。儿子嚷着“妈妈,拿录音机给我听!”妈妈把复读机准备好,让儿子听,又去做自己的事,听完一遍后,儿子又嚷道:“妈妈,听完一遍了,怎么停呀?怎么倒回去呀?帮帮我!”“你自己试一试啊,你会的!”儿子尝试着去做(第一次摆弄复读机),过了一会儿,“怎么不行的!妈妈!”  相似文献   

20.
1 孩子数数越多越好吗?孩子学数数 ,年轻的父母从孩子呀呀学语开始教起 ,1、2、3、4、5 ,一遍遍数 ,一次次重复 ,经过无数遍以后孩子也能不很清楚地机械模仿出“x墿erxi仭nx尙w摮”。家长见人就夸自己的孩子会数数啦 ,真的吗?做一个小小的实验就知道啦。给孩子几个皮球 ,多于5个或少于5个 ,他均说出是5个来 ,为什么呢?那是因为 ,孩子不是真正的会点数(即一个对一个地数) ,而是机械地模仿重复 ,这不能叫做会数数。孩子稍大 ,5~6岁以后 ,有的孩子会说 :“我能从一数到一千”虽然不一定是在有意夸口 ,但却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