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海 《家长》2016,(4):48-49
你能够感觉到你的成长,你内心知道你会成长为什么样子,就好像一颗树种,无需指导,也会成长为一棵挺拔的橡树。那一天,女儿兴奋地对我说,正和一个同学坐车赶往一家书店去参加某作家的签售会。大概两小时后,她又发消息说已经安全回到学校,让我放心,还说已如愿拿到了作家签名的书。即便隔着窄窄的手  相似文献   

2.
不要企望一步登天典型事例积累美国有一个名叫布菲耶的49岁牧羊人,每天都在荒山上种100粒橡籽,10年后,那些橡树郁郁葱葱,面积达到60平方千米。他仍栽种不辍,40年后,即1974年布菲耶89岁去世时,他栽种的橡树已经成了一件与神话一样的伟业,而他成功的秘诀就是每天坚持完成一个小目标。美国知名企业家比尔·拉福中学毕业后就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商人。后来他考入麻省理工学院,但没有直接去读贸易专业,而是选择了工科中最普通最基础的专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的亚拉巴州有一个小村庄,在这个村子后面是一大片空旷的场地。大家在村长的带领下种上了橡树苗。很多年过去了,由于村民的完善管理和保护,橡树苗都长成了参天大树。由于橡树越来越少,橡树的价格也一路上涨。村子里的橡树如果  相似文献   

4.
蝉和鹦鹉     
鹦鹉伶牙俐齿,主人教他说啥它就说啥,深得主人及客人们的赞赏。鹦鹉因此十分骄傲。橡树上有一只蝉不住地叫着。  相似文献   

5.
年轻人最大的绊脚石往往是这种错误的想法。认为天才或成功是先天注定的。固然,一粒煮熟的种子即使在适宜环境下也不会发芽、生长。但是,只是因为成不了高大的橡树,只是因为自己不可能像橡树一样高直,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就处在犹豫和彷徨中浑浑噩噩地度过一年又一年,那是非常荒唐可笑的。固然,橡树种子会成长为橡树,而不会成长为松树,这是十分自然的事。但世上被称为天才的人,肯定比实际上成就天才事业的人要多得多。许多人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们缺少雄心勃勃、排除万难、迈向成功的动力。不管一个年轻人有多么超群的能力,有多么聪明、谦逊、和善,如果他缺少迈向成功的发动机,他将难有成就。成功人士中几乎没有谁能解释得清为什么自己会执著地追求事业,把全部的精力只集中于一点。好像有一股看不见的神秘力量在指引着他们,而所作所为不过是顺应内心深处的启示而已。  相似文献   

6.
(一) 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之后。学前教育界围绕“整合是学前教育课程实践的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出版了相当多的教师和儿童用书。教材是变了,但不少教师仍然用“旧”方法来教“新”教材。我们知道: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课程改革的基础,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没有真正的课程改革与发展。为此,我们要让“教师的教”转变为“孩子的学”,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从观察中我们发现,如果活动室所开展的活动具有以下特点,如:①孩子感兴趣的。②孩子关心的。③孩子需要的。④有很多机会和时间让孩子慢慢从不会到熟练的。⑤具体经验和抽象文字不断相互验证的。⑥家里和学校都会讨论的。⑦孩子能参与的,等等。那么,教师无需花很多力气进行引导或控制,孩子就会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美国有个“四橡镇”。顾名思义,这个地名的出处与四棵橡树有关。但有趣的是,其中内容还与数学有关,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8.
王超 《中国德育》2016,(1):62-63
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只要有适宜的环境,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这是六一小学对每个孩子的教育期待。点亮希望的火,播下向善的籽,爱心化作光源,创建轻松愉悦的育人环境,让孩子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自由地循着正确的方向和轨迹成长,这是六一小学的育人哲学。教育发展要关注人的成长,“六年为孩子一生的...  相似文献   

9.
课堂观察作为教师听评课的一种新形式,它已然成为教师的修习内容,显然它会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手段,因而引起广大教育教研工作者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从来听评课都让人既熟悉又迷茫,而《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则让教师心中的盲区得到了指引。书中列举了课堂观察框架,课堂观察的工具,从学生学习的纬度、教师教学纬度、课程性质纬度、课堂文化纬度四个方面详细列举。其中,针对教师教学这一纬度,它就关注了教师怎么教的问题,而教师的课堂提问在这则显得十分有深意。  相似文献   

10.
在我看过的书中,有一本科普读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书名叫《动物成长也烦恼》。看到这个书名,我就觉得很有意思,小动物们看上去无忧无虑,快乐地成长着,会有什么事让它们烦恼呢?让我到书中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1.
每个国家都有数字地名,美国的建国历史很短,但数字地名倒也不少,四橡镇就是其中之一.据说四橡镇的得名与一位早期移民有关,此人拥有一大块土地.临终之前,他立下遗嘱,规定把土地平分给他的四个儿子,并且每个儿子所分到的土地当中必须有一棵老橡树,不准将树移植,只能维持现状.若有一棵树死亡,那就将这块土地充公. 老人家去世后,四棵橡树的实际位置给儿子们造成了无法克服的困难.他们无计可施,只好诉诸法律.四个兄弟几乎耗尽了自己所有的财产,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最终,他们只好把土地卖掉,官司便自动取消了.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都知道,班级是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班级文化。班级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让我们师生成为这种文化的主体、建设者,又成为这种文化的受益者。下面我就班级文化建设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美化教室,让班级焕发生命的活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  相似文献   

13.
贾斯汀是伦敦西南部德文郡巴德里小镇的农民.18岁那年,他的父亲身患重病,于是把牧羊鞭交给了贾斯汀.18岁的贾斯汀,就这样成了一名年轻的牧羊人.巴德里小镇的南面,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山.每当贾斯汀赶着羊群路过这里时就想,这么一大片荒山,起码有6000亩,如果全种上橡树,那该多好啊!经过再三思考,贾斯汀决定付诸行动以实现这一梦想.从26岁开始,贾斯汀就一边牧羊,一边实施着自己的伟大计划.每天出门前,他数好100粒橡树种子放在随身的袋子里.到了山上,他先将羊群安顿好,然后将这些橡树种子一粒一粒地种下去,浇水、用羊粪施肥……30年,每天他都坚持种下100粒橡树种子.2010年,英国国家森林学会的科学家来到巴德里小镇,当他们看到这片6000亩的橡树林时,无不为之感叹.  相似文献   

14.
邓树斌 《考试周刊》2013,(69):176-176
时下。关于学生的发展问题的思考都是就事论事.即围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环节花心思,想办法,也就是说,教和学似乎是学生发展的全部,实际上,这是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要让学生能有很好的发展。离不开自身前进的动力,而要让学生具有发展的动力。就必须让全社会为学生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动力环境。即“诗外”的工夫必不可少。这个“诗外”的工夫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锻炼。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创设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要关注成长中的学生的整个生命发展,要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下面,就“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预设,谈谈如何构建学生持续发展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只有9间房子的小村庄里,长着一棵橡树。它像一把巨大的绿伞遮盖在9间房子上。女孩波莉一家就住在其中的一间大房子里。当波莉还是婴儿时,妈妈就常把她睡的摇篮搬到橡树底下,让钻过树叶的阳光亲吻她的脸庞。  相似文献   

17.
绿蔷薇森林的南边有一片美丽的橡树林,树洞女巫住在倒数第228棵橡树的树洞里。橡树林里的橡树都长得一模一样,邮差小女巫老是被弄得晕头转向。“133、134、146、148……啊,不对不对!135、136、237、238……哇!又错啦!201、202、204、205……呀!我数到哪儿来着?”可怜的小女巫,她已经围着橡树林飞了188个圈,差点儿从扫帚上掉下来。她生起气来,生自己的气,生橡树林的气,也生树洞女巫的气。干脆把其他的信送完了,再回来慢慢数吧。小女巫这样想着,飞走了。那些寄给树洞女巫的信和聚会的请贴,被她遗忘在那个随便什么都装得下的魔法袋子里头。小女…  相似文献   

18.
教育史强国之本,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条件。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的教育也要跟上步伐。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肩上的责任重大,一方面要教好学生,一方面又要面对当前教育出现的问题。因此,要刻苦的钻研教学,让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水平,不断推陈出新,总结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探索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本文从当前的教育现状入手,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不足,从而探索出新课改形式下科学的,合适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住在橡树下的兔子喜欢上了住在梧桐树下的兔子。我要让她喜欢我,然后娶她做老婆。橡树下的兔子说。夏日里的一天,两只兔子迎面遇上了。你好!我叫阿灰。橡树下的兔子说。你好!我叫小丽。梧桐树下的兔子说。他们就这样认识了。阿灰从自家的菜地里挑了一棵最好的大白菜,等在小丽每天都要经过的路口。  相似文献   

20.
正在阳新县浮屠镇宏卿初级中学有一个班,被师生称为"夫妻班"。丈夫柯文平教语文,担任班主任,妻子胡宝钗教数学。他们夫妻二人都是湖北省优秀资教生,在大学里,他俩学的都是园艺专业。大学毕业后,他俩毅然选择了到农村学校资教。学了四年的园艺,柯文平对生命的认识更深刻。他认为,学生的生命成长,一题数解,没有固定的教育方程式,但一定要有适合他们生命成长的环境和土壤。柯文平坚持用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力量牵引学生的生命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