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文身作为百越系同越民族的一个文化特质已有数千年历史。文章从历史发展整体论的角度,从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对文身的影响入手探讨其历史发展过程,并得出下列结沦:先秦时期文身广泛存在于百越各系,随着吴越的灭亡其民融于华夏族,中国东部的文身习俗也随之消亡;降至秦汉中国东南部的百越纳入了郡县制轨道,由于其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所以秦汉王朝羁縻治之,故魏曹以后开始淡化;而红河以西、海南岛、中南半岛北部的各支由于远离中原汉文化,所以文身习俗保留较为完整;民国13年以后,民国政府明令禁止,加之近代文明的影响,文身习俗开始呈消亡势态。另外,文章还从大量史料分析入手,指出文身习俗源于图腾崇拜,文身的其它意义皆是次生的。  相似文献   

2.
百越海洋文化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越民族与海洋关系密切,文章从水稻种植、舟船航行、渔捞作业等物质层面和图腾崇拜、舟船祭祀、文身习俗等精神层面简要分析百越海洋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高安方言中包含着一些与百越语言及百越文化有关的特殊词汇和词法现象。词汇上有"文身""装弓""当墟"等,词法上则有倒序、部分量词充当指示代词、部分修饰语后置等。这些词汇和词法现象为我们追溯百越的语言、文化和历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相似文献   

4.
文身在唐代发展为一种社会时尚,具体表现为参与者众多,文身部位广泛,文身内容丰富精美,文身方式与工具多样,文身技艺高超且有职业文身者出现.唐代文身作为一种民俗事像,发挥了作为民间文化的多元性功能,包括审美装饰功能、生活实用功能、标志与区示性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唐代文身民俗的繁盛与唐代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以及文身自身多元的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黥篇》以"黥"为篇名,集中、系统、大量地介绍了唐代社会中文身、文面及点面等内容。通过对"黥"篇中有关唐代文身习俗的记载进行系统的分类,不难看出唐代汉族文身(黥)作为一种原始艺术和民族文化,不仅体现了人类一种原始的审美观念和宗教意识,还是一种个体情感的宣泄方式,甚至黥面、黥体除了作为美饰和成人礼、民族尊严的象征外,也作为一种刑罚和妒妇对奴婢的一种惩罚手段。另外,从文身在中原汉族中的流行不难看出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和唐文化的兼容并包。  相似文献   

6.
名迹·名篇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飑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相似文献   

7.
百越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古老族群。《吕氏春秋·恃若篇》云:“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曰:“自交趾至今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性”。总之,古越人遍布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有大越、于越、闽越、扬越、夔越、西瓯、骆越、滇越、腾越、濮越等部族,故称“百越”。谈起古越族,史书上给我们的主要印象是:蛇、鸟图腾、断发文身、习水便舟、巢居、种植水稻、善铸宝剑等,而其习俗大异于华夏者,莫著于“断发”、“文身”。本文试就这一古老而特异的习俗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不知什么时候,街上流行起“文身纸”来.它们的消费者多为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大多是在看了影视作品中演员身上美丽的文身后对此物趋之若鹜的.天津南市一家卖“文身纸”的店老板告诉我们,一些喜欢涂指甲、画眼眉、穿无袖露脐装的少女和染了头发的小伙子们最热心购买“文身纸”.贴“文身纸”的方法很简单,撕开包装案贴在皮肤上,然后撕开粘纸,图案就能印在皮肤上.如果不喜欢这种图案了,你可以用水把它们洗去,换另一种.“文身纸”最便宜的4张3元,贵一点的10元钱可以买到3张.  相似文献   

9.
文身青少年通常比普通青少年面临更大的健康风险。文身不仅会给青少年造成难复原、不可逆的身体创伤,还是青少年行为偏差出现的重要预测因素。我国《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中明令禁止青少年文身,并要求家庭和学校帮助青少年充分认识文身的危害,理性拒绝文身。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青少年文身的相关特征,以及心理动机和潜在后果,并提出了家校协同应对青少年文身的教育引导和心理辅导策略。  相似文献   

10.
原始文身作为原始狩猎民族生产基础上的产物,历来人类学者、民俗学者、艺术学者、生物学者及社会学者们,均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其做出了解释,但由于研究方法的各异,其中不乏曲解原始文身历史意义的论述。原始文身要联系当代绘身艺术这一新兴艺术形式进行分析,从中发掘出所积淀的现代审美观和精神效应。  相似文献   

11.
登柳州城楼寄四州刺吏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飑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接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柳宗元的诗跟其散文,大多写在贬官期间,内容上也以抒发自己的悲愤抑郁和去国离乡之情思为主。其中最能表现诗人悲苦心情的诗篇莫过于《登柳州城楼寄四州刺史》这首七言律诗了...  相似文献   

12.
天下奇闻     
1 “声波文身”:聆听身体的艺术 洛杉矶的一位文身艺术家开发了一款名叫“Skin Motion”的手机应用.该应用能通过嘈杂声、人声和音乐的音频片段设计文身图案.而且,这些被文上去的声波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再次播放. 文身一直以来都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得益于新科技,你的身体艺术可以加入一个新的维度——听觉.该应用还能从录音中捕捉人声,用户可以把已故亲人的声音文在自己身上来缅怀他们.  相似文献   

13.
谷崎润一郎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表现出对美的异常追求。他的主要代表作有《文身》、《春琴传》、《细雪》等。本文试图从对官能美和女性美的追求两方面来进一步剖析谷崎文学中的美意识。  相似文献   

14.
<正>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这首诗当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这就是著  相似文献   

15.
文身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现象,一般人们把它视为亚文化行为的表现。监狱是文身者最集中的地方,文身成为了犯人信念情操的象征。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文身者状况的调查,监狱是最好的调查地点。文身的人容易犯罪这已经是一条犯罪研究的定律,文身者集中在年轻人身上,也是一件不争的事实。从田野调查中获取的知识,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客观地认识文身现象,找到一条分析、判断、处理文身问题的理性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地总百越、唇齿湖湘、地控三江、咽喉粤桂的梧州,成为控制岭南的兵家必争之地是历史的必然.逐鹿岭南,非得梧州无以控百越,于是梧州就历史性地担当了军事要塞和古战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文身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文化现象,它作为一种另类的艺术,扮演着皮肤装饰的角色,反映出时代的流行时尚和人们的审美观念。同时,文身现象也往往比较集中的出现在几个特殊的行业,具有某种群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泰国,常能看到给人文身的地方。泰国的文身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3世纪,到16世纪的大城王朝时期,文身在泰国已相当盛行了。传说,当时有两个泰国特使在法国宫廷,面对皇家卫队的枪脱去上衣,露出满身文身,请枪手们朝他们射击。一阵枪声后,奇迹出现了,子弹离开枪膛后即自动坠地。泰国特使安然无恙……如今,一些泰国人仍喜欢文身,不只为“摆酷”,还有个意义就是安身立命、保平安。泰国的文身图案最早只有佛像和佛经。表示勇气和毅力,文身者以军人居多。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神灵、符咒及一些动物和神兽,种类繁多,每种图案代表不同的含义:文上老虎能…  相似文献   

19.
文身是海南黎族人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是海南黎族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黎族人的文化是以文身的形式呈现并流传下来。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看,黎族人文身习俗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黎族人以特定意义的文身图案表达不同的文化含义。通过对海南黎族人的文身图案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文身现象的文化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20.
昌宁民间文学中洋溢着大量的古百越文化.昌宁傣族至今人口比例较多,明清以前亦是越人土司管辖地,从民间文学描述的民族聚居环境、民族宗教信仰、民族社会组织、民族婚姻习俗等方面,均可看出其独特的百越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