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跋涉天地间     
《新闻前哨》2013,(11):F0003-F0003
在西藏,时常可见到修行者和出家人不远千里在高原大山间行走,迈着跋涉者坚毅的脚步,脸上洋溢着悟道的满足。  相似文献   

2.
长空跋涉     
佚名摄 《军事记者》2013,(3):F0004-F0004
  相似文献   

3.
读书之乐     
读书,并不总是快乐的,“头悬梁、锥刺股”的古代“贤人”孜孜以求,何等痛苦!  相似文献   

4.
学书之乐     
大概也是性情所致吧,我从少年时就喜欢写字。十五岁开始为街邻写春联,也在黑板报上用粉笔作街头宣传,还经常在学校用蜡纸替老师刻写复习资料。但由于既无家学渊源,又生在僻壤,无多少典籍、法帖可览,其实并不懂得“书法”为何物。真正用心读了一点书论,并且在临池上下了一点功夫,还是在从岗位上退下来之毛。  相似文献   

5.
读书之乐     
古人去: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乍听之下,这话似乎说得严重。可是仔细一想,却觉得十分有理。  相似文献   

6.
写作之乐     
老詹退下以后,整天乐乐呵呵,和当总编辑之时,几乎没啥区别.有人见了,不免奇怪,老詹呀老詹,您到底是真乐观还是装乐观,怎么一点不像退下之人?说说您是咋想的,交流交流,咱也学学?  相似文献   

7.
读书之乐     
张雷 《记者摇篮》2005,(12):10-11
中国人是一个崇尚实用主义的群体,凡事大都强调其功用,这也是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提出来的中国古代技术发达而科学不够昌盛的原因之一。古人对读书也给予了很多功利主义的功能,即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车马轿”,你看,这金钱、高官、美女竟然都藏在貌似高洁的书籍当中.自然我们也不能说这“金钱、高官、美女”都是俗物。当然,古人也有将读书的功用看得很了不起的,且似乎属于“主旋律”,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功用.或者如宋朝大儒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  相似文献   

8.
9.
读书之乐     
我读书向无计划,到书店里逛,要买什么书,亦是无主题,只碰到与当时心情合拍的.就买下。若心情还在,又有闲暇,就一卷在手,叼根烟,撩个二郎腿.把手指头一行行移着看下去。若心情不在.或者买来的书竟束之高阁亦未可料。有些书买来四五年.翻都未去翻的情形也不是没有的。总之.我是个由兴趣的鞭子抽着向前走的人,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尤是如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给予之乐     
一天上班途中,看到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拄着拐棍、颤颤巍巍地端着一只破碗向行人乞讨,顿生怜悯之心,于是给了老太太一点零钱.接过钱后,老太太感激不迭地说:"佛祖保佑你高升发财,全家平安!"没想到这么一点儿怜悯之心,竟换来如此丰厚的回报,在我看来,这祝福字字值千金.记得大前年在地方台拍一条"春蕾工程"捐款活动的新闻时,因为时间尚早,捐款场面有点冷清,我出于完成电视画面要求的动机,捐了50元钱.没想到这一小小举动竟起了带头示范作用,因而赢得了活动组织者的赞誉.  相似文献   

11.
写稿之乐     
“爬格子”是件劳心费神的苦差事,所以每每谈及,便会生出“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墨香扑鼻来”的感慨。 可能是兴趣所致吧,我偏偏与“爬格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工作之余,总想写点什么。特别是前年担任新华社专职通讯员以来,共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新华每日电讯》、《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瞭望》、《半月谈》、《湖北日报》及中央、省、市电台等50多家新闻单位发表了600多篇文稿,其中有7篇被评为新华社湖北分社年度好稿,1篇获1997年度湖北新闻奖二等奖,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文稿变铅…  相似文献   

12.
写作之乐     
看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节目,讲述一位姓何的眼科博士的故事。这位博士,从日本留学归来,在沈阳开了一家眼科中心。谈及当前景况,何博士说,他非常满足,因为,每做一个手术,他都感到不单单是在做手术,而是在从事一种艺术。在工作中,他体会到极大的快乐。能在自己工作中如此强烈地体会到快乐,何博士无疑是幸运的。其他的人,从事其他职业,能否在工作中也体会到快乐呢?比如,咱们记者,采访写作中是否也有那么多快乐呢?我认为是有的。采访之乐,暂且不  相似文献   

13.
采访之乐     
写报道没有素材就好比巧媳妇无米,难以为“炊”。要解决“米”的问题,就只好东奔西跑找“米”下锅。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这找“米”之中也有诸般乐趣,如果有段时间不往外跑一跑,采购点“米”回来还浑身不自在呢。因此,采访是通讯员生活的一项重要而有趣的内容。采访乐趣多。为浓缩这种乐趣,凡二、三公里的近距离采访,我一般步行,这样既可以活动筋骨,锻炼身体,也可以通过思考,做好充分的采访准备。而5公里以上较远的地方,那就只有利用双休日乘车采访,乘车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可以与被采访者多交流交流,有时还可以与被采访者…  相似文献   

14.
农人之乐     
小涵 《湖北档案》2004,(10):33-33
随着“十一”长假的一天天临近,心里也开始算计起那快乐的七日行程。  相似文献   

15.
白总编之乐     
有人写过总编辑的苦恼,报纸总编辑确实有很多苦恼的事,也有人写过“总编不编”的尖锐批评文章,自然也是批之有理的。但是还没有见过总编辑之乐的文章,我们报纸的总编辑就有很多乐事。 1988年5月20日,《邢台晨报》总编辑白贵清参加完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满脸春风返回报社。一个小报总编辑,能被选为省人大代表,自然是一件乐事。如果说,人们对他的政治信任是他的乐事,那么,自1985年以来他年年被评为邢台市先进工作者,去年还被选为中共邢台市市委委员,也是他的乐事。然而,他乐在其中的主要还不是这些。  相似文献   

16.
聚书之乐     
刘阳 《陕西档案》2012,(1):55-56
假如在“书”前加一最妙的动词,你选哪个字?买书,背书,读书,抄书,写书,出书,教书,贩书。读书人,当行本色,万变总不离一个“书”字。但我觉得,这些字眼都还是浅层次的,不是功利色彩太重,就是充其量陈述着个没有温度的举止而已。以我之见,正如书的最高境界是和人打通精神血脉,“书”前最传神的动词,无过于一个“聚”字了。  相似文献   

17.
听潮之乐     
“混迹”于新闻圈之中,说来惭愧,竟几乎没有写过新闻作品。每天上班后,沏上一杯茶,便准“官僚”式地翻阅各种报纸,然后是编稿、校对,夹之以学习、开会。久而久之,心里不免暗暗叫苦:当初“投奔”新闻界是慕其站在时代的浪尖上,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份苦差事。春去秋来,青春不再,那澳悔也更加沉重。说句大白话就是,我越来越不安心默默无闻的编辑营生。  相似文献   

18.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小时候,我向妈妈要钱买字帖,妈妈说,"有心学字,到处都是帖,招牌、广告、报纸、书籍……一切有字的东西都可做帖"。妈妈的话给我很大的启发,原来我遇到的一切都是成就我的宝贵资源,有心学习必可丰富我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在泥潭中跋涉袁因滥竽编辑有年,算是粗知其中一些官等。跟在任何行业中一样,9,安半身于力他人所见,美中之一是钢用这门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大致还处于中上水平,常被树为"细棋春书"即可证明,污外人县至以为所自编辑邵天天叵调日日受礼,一句活可以决定一担保田县至...  相似文献   

20.
<正>2011年初夏,又到江南的梅雨季节。那天,我在南京空军医院的病房里,望着窗外乌云密布的天空,心情沉重。10天前,已是98岁高龄的母亲因患感冒并发肺炎,正在医院抢救。母亲入院后,经治疗病情曾一度好转。学医的我,凭经验判断母亲的病不容乐观。果不其然,母亲在治疗过程中,其肺部诱发霉菌性二重感染,虽经医院全力救治,但病情还是急转直下,并很快进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