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审美情感是指人对自己的本质力量进行观照时,组成审美经验的诸要素(感知、想象、情感、理解)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达到一种自由和谐状态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其核心是“忘我”,即超越自身生理和功利需要的控制,主体获得自由自主的解放。美术教育中儿童的审美情感是指在对儿童进行形体感、色彩感、线条韵律感、空间感、构图感等直接感性方面的培养过程中,蕴涵在儿童视觉对象的欣赏、创造活动中,组成审美经验的诸要素(感知、想象、情感、理解)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达到一种自由和谐状态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2.
审美心理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在审美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所谓审美主要是指美感的产生和体验,而心理活动则指人的知、情、意.审美心理学也是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有人把审美心理学作广义的理解,使它等同于心理美学、文艺心理学等.研究审美经验是必要的,而研究审美经验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是对审美心理要素的描述,也就是人们常常论及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美是事物自身具有的客观属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产物,审美是人的内在需要,审美体验不仅是对事物美也是对行为美的愉快感受,亦是审美主体对自我需要满足时的意义领悟.儿童具备审美体验的生理机能与心理基础,新奇点燃了儿童审美体验的火炬,趣味推进儿童审美体验的绽放.儿童审美体验在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的心理机能中展开并在准备、...  相似文献   

4.
作为幼儿美术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美术欣赏能够培养幼儿艺术素养,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探索幼儿美术欣赏审美心理对促进幼儿美术欣赏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美术欣赏的审美心理现象包括生活化的联想、丰富的想象、活跃的感知、直接的理解、强烈的情感等五部分。整体感知、审美判断、全面体味、领悟构思、创作表现共同组成幼儿美术欣赏的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5.
钢琴演赛的情感体验,是指钢琴演奏者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情感反应。情感体验是良好钢琴演奏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演奏的情感体验来自于对钢琴作品审美感知.是在对钢琴作品审美感知基础上的联想与想象;钢琴演奏的情感体验还来自于对钢琴作品的分析与思考,来自于钢琴演奏者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和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6.
张建国 《现代教育》2003,(17):89-89
体育审美过程,其实质是审美主体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过程。这一心理活动是通过人的感知、理解、想象和情感来完成的。其心理活动的基本路线是: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美感享受。一般地说,通过感知,把握审美对象的完整形象;通过理解,更深刻地感受审美对象;通过想象,活化和丰富审美对象,体验审美对象的内在意蕴;通过情感,  相似文献   

7.
现代中学音乐教育要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情感体验为主线,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特别重视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把情感体验融于音乐审美活动的全过程。 一、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是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心理要素的紧密结合,其中情感体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感染人以达到教育目的。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以美的事物的自身的魅力,激发人们的情感,来满足受教育者对美的渴求的心理需要。美育基于教育学的理论,完成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和谐统一,还基于心理学的理论,完成理智与意志的结合,达到以情感为中心的感知、理解、想象等的和谐统一。美是审美潜能与美的潜因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一种能引起心灵愉悦的和谐状态。它既有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等诸因素的和谐,也有物质之间的和谐,精神之间的和谐,还有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和谐,没有和谐也就没有了美。英语课堂教学美是具有审美潜能的师生与具有美的潜因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一种能引起师生心灵  相似文献   

9.
自由与枷锁"是理解学校中儿童成长的诸多视角之一,这一视角聚焦儿童成长的真实状态,即儿童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处于被控制的纪律环境中。理解这一事实,有助于教育者引领、陪伴儿童以主体身份体验自我实现,从而拥有能够自我感知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0.
刘亮 《广西教育》2014,(21):33-34
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将美育定义为情感教育,并认为美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审美情感体验过程。从心理学角度看,体验是主体对自我存在方式的高度自觉,或者说是主体对自我心理活动的瞬间体悟。审美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体验活动,包含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知、想象、理解等,并伴随复杂的情感状态。  相似文献   

11.
音乐欣赏,以欣赏者的音乐审美经验为基础,它表现为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欣赏者通过这些心理活动去体验、发现和判断音乐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审美性原则。审美性原则是指在艺术活动设计过程中要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将审美的特殊性贯穿于感受、欣赏、表现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在贯彻审美性原则时应注意:①艺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具有审美性。教师必须为儿童选择富有审美趣味和意境的艺术作品以及符合儿童特点的教育形式,并从艺术本身的审美特点出发,使形式与内容相适应。②将审美教育寓于儿童的情感体验之中。在艺术活动各个环节、程序的安排以及教师引导方法的设计中,通过艺术作品激发儿童的积极情感,使其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中产生情感共鸣。③将审美教育寓于轻松有趣、活泼快乐的艺术活动之中。这需要教师为儿童营造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创设优美的、便于儿童参与和艺术创造的物质环境。  相似文献   

13.
儿童阅读初感是指以儿童独特的眼光,在未经他人干预的情况下,调动自身原有的言语、情感、生活等经验,在自主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进行的一种以想象、思考为主的审美行为。尊重、珍视儿童阅读初感,以"顺守""反刍""织网"之法育养儿童阅读初感,必定能实现儿童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双重提升,重构起指向儿童意义的阅读新图景。  相似文献   

14.
在明晰美育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幼儿园应基于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和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富有地域特色的美育环境。从增强幼儿对地方文化的认同与理解、丰富审美感知与体验、鼓励审美表现与创造等方面,创设富有文化意蕴、可感、宽松自由的幼儿园美育环境,实现文化美、形式美与内容美的有机统一。注重并支持幼儿的自主感知、无限想象与个性创造,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刘湘 《学前教育》2010,(12):17-18
儿童的美术欣赏活动是美术教育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它是对美术作品的一种和谐、令人愉快、思想上无拘无束的探索。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儿童充分调动他们的感知、想像、理解、情感等心理因素对美术作品的形式及其意味进行体验和认识。相对于成人的美术欣赏来说,儿童由于其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欣赏还处于浅表层次,有更多的直觉因素参与其中,但儿童通过美术欣赏可以加深对美术作品中美的理解,提高审美意识、审美敏感性,从而在生活中更加自信、主动、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相似文献   

16.
成 功的音乐教学应当充分发挥音乐声、情、意的感染力 ,使学生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 ,即让学生在音乐感知中得到情感的体验和抒发。掌握音乐知识、音乐欣赏和一定的音乐技能 ,都应以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为基础。音乐教育中 ,学生审美活动有别于满足心理悦愉感的自发审美活动 ,应在教师主导作用下 ,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审美直觉、知觉和判断力 ,完成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心理活动 ,达到启发学生形象思维 ,提高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因此 ,以学生为审美主体的教学思想 ,既有别于将音乐课上成知识课…  相似文献   

17.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以审美为核心,积极组织指导学生自由地、主动地参与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充分地体验音乐情绪、陶冶高尚情操,培养音乐爱好,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审美阅读时儿童对文本的能动反映,是儿童理解文本的一种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儿童感受与领悟,让儿童在文本语言中审美;可以引导儿童品鉴与阐释,让儿童在文本形式中审美;可以引导儿童体验与想象,让儿童在文本情感中审美。这样通过审美阅读,让儿童的审美视阈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19.
艺术想象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多种心理功能和谐自由的综合运动。本世纪以来,西方心理学界和美学界出版过许多专著进行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艺术想象的心理活动规律仍然是一个没有彻底搞清而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从认识论、心理学和伦理学相结合的研究中对艺术想象作一综合考察。 从系统的观点看,艺术想象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的心理要素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整体系统,通过自调节自组织自控制而不断完善的运动发展过程。在艺术想象中主要有哪些心理要素呢?目前国内众说不一,有四要素说,即感知、想象、情感、思维;有六要素说,即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思维、感情。我们倾向于把联想和狭义的想象(幻想)看成是诸心理要素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和结构方式,而把表象、思维、理想和情感看作组成艺术想象整体系统  相似文献   

20.
<正>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是对儿童美术兴趣的一种启蒙,主要是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认知世界的能力,对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也有一定的效果。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既是一种操作性教育,又是一种情感体验教育。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了学前儿童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儿童学会手和眼的配合行动,完成美术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同时,美术可以让儿童对世界新事物进行一种认知体验,实现一种内心的情感交流,将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