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开展体育科技伦理治理旨在为科技赋能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屏障。基于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围绕体育科技伦理治理的内涵、归因、边界、内容、途径进行探究。研究认为,体育科技伦理风险归因于设计者嵌入产品中的目的或价值的正当性及技术效应叠加造成后果的不确定性。体育科技伦理存在内、外边界,从外部角度讲,通过体育科技发挥功能不得有损公序良俗;从内部角度讲,要保证体育结构与功能完整,即保障生命安全、确保公平参与、维持逆常逻辑与内在价值。体育科技伦理治理内容包括:合公序性、合良俗性、安全性、公平性、逆常性和至善性6个方面。在治理体育科技伦理风险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治理与创新相称、伦理优先、负责任创新和协同治理5项基本原则。在具体治理路径上,要着力加强体育科技伦理治理学术研究,提升体育科技伦理与科技素养教育水平,强化责任主体风险防控意识,对关键领域开展敏捷治理,完善体育科技伦理治理规范,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体育科技伦理治理国际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2.
基于文化符号圈理论的太极拳文化符号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体育科学》2012,32(12):85-92
为研究太极拳的文化符号及结构,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以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圈”理论为基础,深入剖析太极拳文化符号结构.研究认为,洛特曼“文化符号圈”理论适合用来解释太极拳文化符号结构;太极拳文化符号是身体感知为主的运行图式,具有“中心”和谐、“边缘”活跃、“界限”规范的特点,并组成特有的符号空间体系;太极拳文化符号圈具有不匀质性,肢体文本是主要的物质载体,在外体现为拳势和套路,在内蕴含有伦理与思维方式;太极拳文化符号具有体势性、表意性、隐喻性、整体性特点;太极拳文化符号结构决定了它“回到事物本身”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从文化视角探讨电子竞技的体育属性。运用逻辑思辨结合经验案例分析,论证“技术具身”理论之于电竞文化的作用路径;并从参与身体交互的3个主体中归纳“人-机”式、“人-机-人”式和“人-机-媒介-人”式三重身体交互,表明电竞通过界面突破身体边界,进一步凸显身体间性关系并拓展身体语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化身体育”的概念,从电竞对竞技观念的承载、身体的竞技方式和身体的文化表达展开对电竞体育属性的思考,并以体育的“四体演进”反思电竞的发展。交互技术的发展促使利用电竞来参与体育锻炼成为可能,未来仍需解决电竞的教育价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石翔 《电子竞技》2016,(15):16-21
从移动电竞这个概念出现,对于其命题真伪的争辩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从理论研究上来讲,证伪其实就是试错的过程,目前就算是传统电竞依然处在“试错”阶段,而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无法真正完成“试错”。所以面对移动电竞这个不断更新的新生事物,我放弃了证伪的过程,试着从传统体育和传统电竞角度比照移动电竞,来讨论移动电竞有哪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体育的伦理具有由“物”到“心物结合”再到“心”的特征,而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从此意义讲体育本身所固有的伦理特性与管理有天然的联系,因此将体育、管理、伦理三者结合具有可行性。在体育管理活动中,最能体现体育管理者伦理观念的就在决策过程中,现代体育管理者要做出完善的决策必须首先提高自已的伦理道德水平。在体育管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人的两面性、人际关系的处理、正确认识伦理、规则与制度、体育管理中的伦理与法律关系等方面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以体育人、以美化人”的时代需求下,以哲学、美学、文化、体育等学科理论为指导,梳理中国武术身体美学的理论基础,阐释其思想内涵,并深入研究其具身实践与内在逻辑。中国武术身体美学的具身实践包括可感之身和可思之身的技术实践,中庸之道和君子之道的文化实践,生命关怀和日常生活化的审美实践;其技术实践恪守功夫逻辑,文化实践遵循伦理逻辑,审美实践体现生生逻辑,总体上三者之间呈螺旋递进的逻辑关系。武术身体美学资源不仅为身体美学研究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素材,更是为身体美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和学理支持,期许通过管窥之见达致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是否具有伦理属性是能否以伦理介入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前提,对其确认与把握将为学校体育伦理研究提供内在依据与理论凭借。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任何一个环节、过程都离不开人性取向的判断,人性假设是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前提。伦理道德孕育于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即人性或人的本性的折射,那么人性中必然内蕴着伦理道德,由此可以推断,人性内在必然具有伦理属性。按照事物推演的逻辑,既然人性内在具有伦理属性,而人性假设已经被确证是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前提,可以确认学校体育内在必然具有伦理属性。伦理属性在学校体育中主要体现为:学校体育相关主体之间存在实质伦理关系,学校体育终极目标具有伦理蕴意,学校体育实践需要伦理的规范与约束。依据人性逻辑对学校体育伦理属性的确认与探索,既有利于明晰学校体育的伦理内涵,也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伦理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8.
以深化体教融合政策颁布为契机,运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地梳理了过往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实践发展的现实困境,同时总结了新时代信息技术、全球化、顶层设计等方面新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旨在为促进学校体育实践发展、提高学生体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研究表明,目前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存在运动风险法治管理机制缺失、实践发展得不到保障;课程设置零碎化、重复化,“育人逻辑”彰显不足;教师队伍建设有待优化,“育人能力”有待加强;校园竞赛体系不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内涵缺失等现实困境。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解决学校体育实践发展问题,顶层设计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民众“体育无用论”观念的逐步转变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了内驱力;信息技术变革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学校体育面向未来发展应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育人逻辑与甄别逻辑的对立统一和本土实践与国际经验的深度接轨的应然逻辑。  相似文献   

9.
陈杨 《湖北体育科技》2022,(11):1009-1012
后疫情时代的电子竞技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节点。一方面,电子竞技发展迎来新机遇,电竞行业流量逆势增长、与传统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公众对电子竞技的社会认同度也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后疫情时代电子竞技发展也面临着线下产业运营困难、线上“电竞热”引发网络空间乱象、电竞大众化形成社会风险、监管链条分段脱节等现实挑战。基于此,未来电子竞技发展应构建完整多元的电竞“生态圈”,推动电竞网络平台合规治理,加快电子竞技专业化发展进程,形成电竞行业全过程监管体系,真正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攀岩进入奥运会后迅速发展,其文化、伦理问题也引发关注。采用历史社会学方法,以攀岩史上首次公开伦理论战“岩钉之争”为主要案例,构建史料背景并引入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分析攀岩运动的伦理冲突。认为:论战的主要内容包括器械的使用与滥用、个人冒险与社会责任、精英主义限制与山地自由、人与自然的关系4个方面;论战的直接诱因是行动者惯习在变化实践空间的“滞后”,根源于登山运动的浪漫主义审美区隔与文化精英“异治”下的再生产,以及技术进步促使工人阶级向导位置变化带来的人道主义生存需要回归。当前一些新的争议与“岩钉之争”有理论共性:风险价值可视为符号资本,须通过实践理解其逻辑;攀岩环保可视为区隔打破后的现实问题,除维护手段外也可通过自然教育等方式重建美学理念;竞技攀岩异化问题体现了难以避免的政治、商业“异治”,发挥政府及体育组织的作用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韩国电子竞技的发展及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植;良好的社会群众基础;优秀的人才培养体系;媒体、企业的大力支持等。同时为我国电子竞技日后的良好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政府对电竞的支持度;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社会对电竞的认可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电竞发展输送优质人才;加强媒体正面报道,吸引大型企业的资金帮助。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rgues that, regardless of whether e-sports qualify as sports, they should be examined in sport management because they are a manifestation of sportification. Sportification means to either: (a) view, organize, or regulate a non-sport activity in such a way that it resembles a sport and allows a fair, pleasurable, and safe environment for individuals to compete and cooperate, and compare their performances to each other, and future and past performances; or (b) add a sport component to an existing activity in order to make it more attractive to its audiences. As the sport industry itself is embracing e-sports as a sport, scholars should embrace e-sports as a manifestation of sportification and examine their negative and positive effect on our industry.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paper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gaming in China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In the early years, gaming enthusiasts in China organized competitions on a voluntary basis. From the late 1990s, profit-driven gaming companies began to organize and sponsor video game competitions across the country. The past 15 years have seen the commerci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of competitive gam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oncept of ‘e-sports’. E-sports draw participants and audiences from China’s rapidly expanding online gaming community. While gaming companies, live-streaming services, and online gaming platforms are making millions of dollars in profits, the booming e-sports culture has facilitated the growth of the online gaming market and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vast cohort of online gaming addicts in China. Parents, educationists, and doctors have expressed growing concern over the social and health costs of the e-sports industry. Academia, media, and the general public are becoming more cautiou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sports industry, which mostly targets a vulnerable group made up of the country’s children, teens, and young adults.  相似文献   

14.
对体育治理实践展开伦理追问是促进体育治理发展的重要前提。体育治理他人所传达的内涵为社会与社会多元体育治理主体,据此,体育治理他人伦理问题有"相对他人"和"绝对他人"的二元面向:其一,应重视他人需要,基于伦理视角考量体育治理手段的正当性,对复杂体育治理关系包含的伦理意蕴加以反思;其二,确证社会多元体育治理主体的他人地位,认可并尊重他人的客观存在,与他人协同共治,并在体育治理中可以对他人负责。体育治理他人伦理的根基是诚实守信,目标导向为体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具体包括自我与他人的商谈伦理、责任伦理、制度伦理以及发展伦理。基于他人伦理框架研究体育治理问题的理论创新在于带来了一种新颖的交叉学科视角,实践价值在于为推进现代化的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带来了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5.
电子竞技在互联网高速发展、软硬件更新换代、大量直播平台崛起的时代吸引了大量的观赏者和参与者,其主体是青少年人群。在诸多因素作用下,这一体育文化形态正在风靡全世界。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电子竞技比赛中,我国电竞团队勇夺金牌,其影响力在电竞界可谓深远。当前,既要认识到电子竞技对经济、科技、体育带来的全新机遇,更要遵循各个方面的客观规律,处理好电子竞技和体育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多种潜在矛盾。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归纳法着重探讨了雅加达亚运会后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利益相关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目前三大主体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顺利推进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避免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潜在风险,故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寻求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利益相关主体的潜在风险,进而付诸潜在风险以防范。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存在"逆向选择"潜在风险、"执行难"潜在风险和道德潜在风险;2)社会组织存在生存危机潜在风险、"主体价值丧失"潜在风险和合同履行投机潜在风险。3)社会公众存在"被动性"潜在风险、"公信力不足"潜在风险和权力表达失灵潜在风险。建议:1)法治化规制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行为;2)政府应加强对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潜在风险的管控能力;3)社会组织要培育和发展承接公共体育服务的能力;4)社会公众须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男足归化外籍球员正在进行,虽然部分球员归化手续几近完成,但仍有不少人基于伦理、法律等因素质疑归化的正当性。结合体育全球化的背景来看,球员归化因不违反体育精神且不涉及意识形态,从而合乎伦理要求;因不违反国内外法律等其他规范性文件,从而在法律上是正当的;又因其总体上收益高于成本,从而符合经济理性;所以球员归化并不存在理论上的障碍。在未来球员归化的路径选择上,外部法律制度应当降低入籍标准,内部管理制度应当提高归化标准,才能将球员归化对国内足球人才选拔体系、管理体系造成的冲击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的情势下,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联合决定2020年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这一着眼于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决定具有充分的伦理正当性,但也需进行是否符合《奥林匹克宪章》的合法性考察。通过对法治奥运已成为现代奥运的治理模式的揭示,认为奥运重要事项及其变更应以宪章为据,东京奥运会延期虽然符合由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决定的程序规则,却明显违反了宪章关于奥运会举办时间的实体规定。进而结合宪章为适应发展而反复修改的历程,分析了宪章在奥运会重要事项等方面规则仍存在的一些缺憾,强调法治奥运应奉行良法之治,使宪章更全面地覆盖奥运全局和及时回应奥运实践发展,对进一步修改完善《奥林匹克宪章》中奥运会等重要事项及其变更的规则与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电子竞技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特殊运动项目,它是以网络为基础,以高科技软硬件为运动器械,按照一定的体育规则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对抗。研究探究了电子竞技的起源,认为其演变过程为:玩耍→游戏→电子游戏→电视游戏(先驱)→电脑游戏(主流)→单机版电脑游戏→网络游戏和电子竞技。在梳理电子竞技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其概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与国内外赛事逐渐增加、电子竞技产业化和运动员职业化进程日益加快的现状不相适应的是,电子竞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认知水平及损伤预防和康复相对落后。基于此,从运动训练学视角切入,探究电子竞技运动员的心理、智能、技术、战术、体能以及能量代谢系统特征,并对电子竞技运动员损伤原因及其康复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电子竞技(E-sports)已经成为当代发展最快,且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国家体育总局于2003年将它列为第99个运动项目,又在2011年再次将电子竞技改为正式比赛项目。电子竞技从运动员、观众和经济价值而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产业,而且它将被列入2024年巴黎奥运会。虽然最初主要是年轻男性对电子竞技感兴趣,但电子竞技有可能在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中带来健康行为的改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电子竞技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影响健康行为以及一些主要困境的解决措施。除此之外,电子竞技将有可能帮助于个人改变其体育活动和健康行为。最后考虑到电子竞技的指数增长,对于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认识到电子竞技带来的机遇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