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把教学目标定得太高,反而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在教学形式上,追求虚化的花样,没有把握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要领——语文教学,立足文本是个不容忽视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一、目标“虚”我们发现,不少教师把教学目标设置得过高、过多,课堂上得不到落实。其结果是多目标往往成为无目标,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或难以实现,或被冲淡,学生学习效果受到影响。有些教师对要不要教给学生系统的知识、到底哪些是有用的知识、采用何种方式教学知识等问题产生了认识上的混乱。三个维度的目标,能实的不实,该定的未定,加上无法写实的,这就出现了虚化的教学目标,结果必然导致教学效果的虚化。  相似文献   

3.
幽默.能使课堂的陈述因几句诙谐的语言而变得不再平平板板.有利于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使其自身所蕴藏的潜能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4.
5.
让人文养育回归哲学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诗是汉语言文学园地里一朵奇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审美意蕴,小学各年级教材里均选有一定数量的篇目.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古诗这种特殊文体缺乏足够的认识,以一般现代文的阅读要求、方式来处理古诗学习中的问题,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也远未发挥古诗在儿童学习、成长过程中应有的价值.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古诗教学中一些基本问题重新梳理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7.
朱瑛  张立元 《福建教育》2005,(10A):28-31
关于课堂教学,有一位教育专家曾作如下阐述:课堂教学之所以成为教学艺术,乃是因为课堂实施中的不可预知性。这一论述,为课程实践者们热衷追求课堂动态生成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2002年11月10日,来自全区百余名教研员、骨干教师,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一个题为“丁培忠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会。《小学语文教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专程参加了此次会议。为一位教研员、特级教师召开专题研讨会,在我区尚属首次。贫穷可以使我们的办学条件简陋,但不应使我们的思想匮乏。丁培忠先生是我区土生土长的学者型教研员,他在40多年的语文教育工作中,致力于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力求探索出一条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省时高效的语文教育之路。他的目的达到了。如今,他已成为区内外享有较高声望的语文教育专家。概括起来,我以为丁先生对我区的语文教育有三大贡献。一是,丁先生大量介绍、传播了国内外母语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使我们身处边鄙之地而不感到信息的闭塞;二是丁先生对先进的语文教育思想、理念不是生吞活剥,而是结合当地实际做了大量的消化、诠释、发挥、本土化工作;三是在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中,探出一条操作性极强的实践之路———“小学语文整体改革”。丁先生对内蒙古地区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功不可没。在此,我们编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丁氏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若干方面,以飨读者。丁培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  相似文献   

9.
10.
11.
正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它调动了学生多方面的感官需求,赋予了语文课堂教学新的生命力,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博士曾说:"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这一魔法师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通过图形、声音、图像、视频等  相似文献   

12.
于雄健 《山东教育》2005,(10):29-30
在近段时间,听了不少语文课,有普通教师上的,也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上的。我的思绪,一次次地尽情飞扬,激情一次次二熊熊燃烧,灵魂一次次二涤去尘埃……这里记录的,似乎仅是两个并不起眼的课堂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有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课堂提问犹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浮华背后,课堂提问的“虚化”现象已逐渐显山露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以免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4.
15.
语文教学在现阶段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本文就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再认识。一、关于创新教育当前创新教育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 :课堂上长时间运用多媒体教学 ,好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非这样就不是创新教育。而事实上 ,长期这样教学 ,取代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语文基本功 ,教师板书少了 ,引导并指导观察看图理解文字的过程没有了 ,把一切语言文字的描述都形象化、具体化 ,对于学生来说好理解了 ,直观了 ,但是学生对文字的感悟、揣摩没有了 ,学生的体会少了。这削弱了“语文”的功能。例如 :“翠鸟捉鱼后 ,贴着水面向远处…  相似文献   

16.
沈奇 《小学教学研究》2006,(6):17-17,21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课堂教学必须注重“生成性”,已经成为课改教师的一种意识。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往往能创造出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然而,物极必反,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为了追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常常会被“途”中的一些错误资源和一些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分散精力,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课堂教学,有一位教育专家曾作如下阐述:课堂教学之所以成为教学艺术,是因为课堂实施中的不可预知性。这一论述,为热衷追求课堂动态生成的课程实践者们提供了理论支持。所谓生成,即指课堂中依据学生的现场思维成果或疑难问题,及时调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历史原意是“人”的精神,即人的真实精神、人的真情实感、人的真实愿望。所谓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构建,就是努力挖掘作为人文应用学科的语文教材中的教育资料,以全体的人性完善为最高教学目标,体现主要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让儿童从小就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能力,为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20.
作为一名教师,自踏上教育岗位那天起,参加最多的教研活动恐怕就是听课、评课了。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以“新课程、新理念”为主题的各类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已使校本教研生机盎然,然而,究竟该怎样评课,却让不少教师感到茫然。笔者就此不揣浅陋,谈点见解。一、评课要把握科学的标准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在走进教室开始听课之前,活动的组织者会把一张“评价表”发给你,表上对评价要素、评价细则、评分标准、评价等级都作了规定,并且每一个项目的内容都十分具体。面对十几个项目中的上百个加权分值,听课者已是眼花缭乱,专心听课也就大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