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采集新闻是新闻从业人员的本职工作,但有一些新闻记者尤其是娱乐记者由于在采访中缺乏人文关怀的情怀,不顾采访对象的感受挖掘和发布新闻,深深刺伤了人心。尽管新闻采访中人文关怀的缺失有其形成的原因,但我们要倡导传媒人宽广的人文情怀,提升其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余鹏 《新闻世界》2012,(2):143-144
媒体在对"杨武事件"的报道中,存在着伤害采访对象心理、侵犯受害人的隐私、进行道德审判等不足和失当。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同时,本文认为,从事新闻传播活动首先要具备人本意识,即尊重和平等对待采访对象,对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人"给予人文关怀,这既是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由新闻传播活动的人文本性所决定的。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有利于新闻信息的获取,有利于媒体和记者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  相似文献   

3.
一、以人为本,是新闻记者的基本素养 记者的职责是客观报道新闻事实,透过记者的报道,观众还需要感受到镜头、文字背后作者的良善动机,即记者对报道的对象——人——的人文关怀。如果,受众感觉到的是记者对报道对象人文关怀的冷漠、缺失,那么即便新闻报道完全客观属实,也难以被受众接受而达不到新闻报道原本想要传递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新闻传播的广泛性和深入性的进一步加强,关注人和体现人文关怀成为新闻传播活动的一个本质和要求,同时也是衡量当代新闻传播工作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准。新闻传播以人文关怀为价值标准,既能真实客观地表现外部世界,倡导回归到人类的真善美,也有助于新闻传播和社会的和谐建设。本文指出了人文关怀在当代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并据此分析了当前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意见,倡导在新闻传播中注入真正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2005年5月10日,一组记者抓拍骑车人雨中摔跤的照片在社会上引起了关于记者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的议论.本文从新闻伦理学的角度运用著名的波特图式探析拍摄这组照片的记者的行为与新闻伦理道德间的冲突,阐述新闻伦理原则是体现现代人的人道进步和人文关怀的重要尺度等观点.  相似文献   

6.
刘影 《新闻记者》2006,(2):35-35
“希望新闻学”提倡尊重生命、关爱他人.这本是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的人文立场,即新闻报道的底线应构筑在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基础上。然而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往往具有双重立场:人文立场要求记者具备人文关怀,职业立场需要记者准确快速、全面客观地报道事实真相。在激烈拼抢新闻时,这两个立场常常难以取舍和两全,如何平衡媒体责任和社会良知,这是一个亟待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闻传播应注重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 《中国广播》2005,(5):12-14
人文关怀是当前新闻传播界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新闻传播应注重人文关怀,是时代的要求和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新闻传播增强公信力,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新闻传播如何做到人文关怀,文中提出了四条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闻调查·风雪年关》人文视角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闻调查·风雪年关>以关爱、悲悯为基调,以普通人物命运为关注点,以灾害的发生发展、抗灾救灾为主线,用具体人物故事和细节真实传达新闻过程,在电视灾害新闻的报道中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和时代精神.对当今传媒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有记者节以来,各大新闻媒体的新闻理念都在发生或多或少的转变。本文通过对《南方周末》历年记者节前后的新闻报道分析探讨新闻媒体的理念追求:新闻本位、人文关怀以及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0.
人文关怀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功能定八位和社会责任,也是受众的期待需求.县级电视台如何从生活关怀、理性关怀和生命关怀等层面去体现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 笔者认为,本土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要在真正领会"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基础上,着重突出民生新闻的地域性、时效性、受众性,以人文关怀的理念来创新和提升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的价值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新闻传媒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产业,实施人文关怀是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之一.因此,重视和加强人文关怀是当前新闻媒体传播的关键,同时可以来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并且进一步体现在新闻传媒的实践当中.本文旨在对人文关怀的涵义及其在新闻传媒中的体现进行阐,并对人文关怀在我国新闻传媒传播中的体现进行适当的探析.  相似文献   

12.
刘寒娥 《新闻实践》2005,(12):34-35
新闻故事化是新闻媒体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所谓新闻故事化,就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发掘新闻事实中的故事因素,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件。这种报道方式用平凡的题材提炼深刻的主题,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情味的因素,情理交融,揭示人性的闪光点,激活人类的情感,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与可读性,实现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 那么,如何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故事化方法,体现新闻传媒的人文关怀呢? 用形象的事实说话,突出情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中国广播》2010,(6):77-78
人文关怀理念是近些年来新闻业界的热点话题。本文揭示了人文关怀在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中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当前存在的人文关怀缺失表现及原因作了分析,并从新闻报道和媒介管理两个层面就如何关注人文关怀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时期后,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迅速,行业内部日趋重视人文关怀,要求在新闻采访中,需要给予人足够的尊重和关注.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采访是成功的新闻采访.本文分析了在新闻采访中如何更好地践行人文关怀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如何将人文关怀贯穿采访始终.让新闻闪耀人性的光辉?笔者以为,要具备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16.
大量的新闻实践表明,社会新闻的正确价值取向至少应包括下述几个方面.一是坚持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精神现代"人文关怀"脱胎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而提出的人文主义.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入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它是新闻实践活动中一种必然的追求.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也是实践活动中一种必然的追求,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也是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党中央近年来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为媒体彰显人文关怀精神指明了道路.因为,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但落脚点应该是"人",是新闻事件中人的作用、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以及事件对人的影响等一切关于"人"的因素,而且新闻最终也是给"人"看的,所以,新闻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理念开始深入新闻人意识当中,逐渐成为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如何把握好人文关怀这个度,不因受主观情感影响而使报道有失偏颇甚至被误导?没有人文关怀,新闻仿佛少了灵魂;而真实性缺失,新闻则没了生命。如何在保证新闻报道真实性同时兼顾人文关怀,是值得新闻人不断学习和探讨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通过四个方面的阐述,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8.
黄九清 《记者摇篮》2009,(10):33-34
新闻人是社会全体的代言人,应以天下为己任。目前,人文关怀精神逐渐成为新闻媒体和新闻人的报道理念,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尤其是新闻界的关注。本文就新闻人人文关怀的内容、历史和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论述,并对新闻人如何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颖 《记者摇篮》2006,(8):42-42
在报业激烈竞争的今天,我国传媒在注入人文关怀、“突现人”的过程中走向了极端。一些媒体和记者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为提高报纸发行量、“吸引读者眼球”,在传播中大量运用视觉新闻,极尽渲染之能事,将受众仅仅看作自然的人、本能的人,对大众缺乏情感的疏导和理性的提升,显然这是对人的简单理解,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忽视,是有悖于人文关怀的原则的。而作为一个合格的记录者,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职业道德就是要有人文关怀精神。2005年5月10日,国内数家新闻网站转载了厦门《东南晚报》记者柳涛在该报发表的骑车人雨中摔倒的连续动作照片,其对当事人…  相似文献   

20.
在平时生活中,人们通过新闻传播这一有效路径了解时事和获得信息,新闻传播是否体现人文关怀成为平民老百姓关心的热点之一。体现人文关怀是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一大重点,将生活事件真实地报道给受众是新闻媒体的一种责任。所以,新闻媒体如果想要增加威望,就必须做到在新闻传播中体现人文关怀。此文章将从三个角度就新闻传播体现人文关怀这热点话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