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文学史课本,都会从“结果”层面描述先秦史传散文的文学成就。但“结果”是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这就有必要从语言、情节、人物、环境诸方面探讨这一“过程”的演进,从而认识先秦史传散文逐步具有“文学化”或进一步“文学化”的内在因素。由文本的“文学化”看出“文学”观念的变化及艺术思维的进步,有必要讨论先秦史传散文“文学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物在叙事中的不同作用引起的叙事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当今中国文学业已进入"泛文学化时代","泛文学化"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文学的主流与支流各自存在,其方式日趋多样化、复杂化;主流作家与非主流作家同构文学生产群体,文学生产者多元化。"泛文学化时代"的文学,危机与机遇并存,文学生产者亟需皈依文学的本质,真正的文学繁荣的曙光或许才会展露。  相似文献   

3.
后理论作为理论之后发展起来的理论形态,其性质也是一种理论。它从理论中继承了批判精神,也继承了探究现实世界的意义与价值的人文传统。它与理论的不同是从理论的扩张状态回归到文学领域,这种回归不是倒退到前理论状态,而是以文学的方式进行理论的思考,推进理论的文学化,探索理论与文学从我-他关系到我-你关系的转换,以及理论思维与文学思维的融合,以文学与理论重叠的问题框架探究现实世界。后理论的文学化发展路径不仅是理论构想,它也是对文化理论的泡沫化与人文精神缺失的反省与纠正。在理论之后发展起来的当下论、跨界诗学、新唯美主义、历史形式论和认知诗学等后理论中,文学的回归已经成为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古墓碑文的撰作者本身多为文士,他们在撰作墓碑文的过程中,多少会将其创作诗赋等纯文学文体的惯习带将进来,从而对墓碑文进行文学化的改造,虽然这种改造是在不自觉中进行的,而不自觉,恰恰是文学创作的一个前提条件。故墓碑文虽为应用文体,但在文人尤其是晋宋以降的文人笔下,逐渐由实用性文体向文学性文体转化,呈现出文学化的创作倾向,反映出魏晋六朝这个艺术化、审美化的时代和文人将生活艺术化的才能与本领。  相似文献   

5.
技术理性时代的“泛文学化”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化社会的文学呈现出与中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文学十分相似的“泛文学”现象,这种“回归”的背后隐藏着实质性差异。通过当下“泛文学”与古代“大文学”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体认当代汉语文学的文学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消费时代的出现,艺术品的当代变异则会越演越烈,它有以下三种突出表现:泛艺术化、反艺术化以及装饰化。鉴于此,主要从艺术品的当代变异之泛文学化谈起,而对于以上新的文学现象,如何去认识这种变异,在于揭示商品生活中种种泛文学化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背景,并对其作出准确判断。变异的当代艺术品注重的不是文学的内部意义,更多的是引导、构建新的社会文化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小学作文老师怕教,学生怕学.其根本原因是教师对习作教学的性质和特点认识不清,把小学生的习作训练与一般的文学创作混同起来,经常用文学创作的某些观念和方法去指导小学习作,不符合小学生作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结果是无的放矢,多劳而少功.而教材选编文学化,作文要求文学化,习作评价文学化,报刊倡导文学化是造成习作教学文学化误区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8.
与正统经学家对《四书》的注疏不同,李赞的《四书评》整体上呈现文学化批评的倾向。“去经典”的经典态度意味着李赞从新的角度对儒学经典作出自己的解释。托经抒意的批评旨趣激活了文学批评主体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其突出表现为批评者对原创文本的改订。文学化批评的倾向主要体现为:突出批评主体的精神体验;关注行文(叙事)技巧和人物;注重文学的审美鉴赏性质。  相似文献   

9.
唐代是杨贵妃文学形象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本文对唐诗中的杨贵妃形象塑造作了论述,认为杨贵妃身世、外在容貌和内在心理,以及命运结局与历史记载有很大差异,并且分析了这些差异的原因和意义。从而了解历史人物文学化过程中的一些规律与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是议论文文学化这类写作方法运用不多,这是当前高中生议论文分数不高的普遍原因。文学化写作是高中生之前就已经普遍掌握了的写作方法,如何将其运用到议论文写作中,助力学生取得高分,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从陶行知先生的经典教育理念出发,谈一谈高中议论文文学化写作训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法院判决书开始附设“法官后语”以来,越来越多的法律人开始尝试在判决书上展现文学特色。但是司法判决书是否能够文学化呢?笔者从司法判决书文学化的理论根源——法律与文学运动、法律与文学的关系以及司法判决书文学化会导致的后果来分析,得出司法判决书是难以文学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关注结构主义理论从语言学到文学批评的转化过程,探究转化过程中理论本身的移植、扩展与改造;探讨理论的文学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游记书写形态的早期渊源是史学中的记与志,但地志的山水化与文学化是永嘉以后士人对山水美重新发现的结果.从东晋罗含《湘中记》开始,地记作者创作了大量的山水名篇,继之以袁山松的《宜都记》与盛弘之《荆州记》,形成了自然山水的新取向和清水芙蓉的书写风貌,产生了一批杰出的游记作品.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融合南北文风,记叙千山万水,以多样化的笔法融情入景,形成了"空濛萧瑟"与"遒劲苍老"等多元艺术风格,是晋宋地记文学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4.
“文学化过程”是民间艺术样式提升层次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是欣赏主体因素,“文学化过程”要把握民间艺术样式的旨趣和沉淀。倡雅的同时不应该忘俗。  相似文献   

15.
文学教学中的“认知性”与“文学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亚峰 《滁州学院学报》2007,9(4):41-42,107
文学的基本精神决定了文学教学"认知性"与"文学性"两者并重,"认知性"规定了文学教育的知识性内容,"文学性"的特点决定了文学教学以文本阐释阅读为中心,"还原"文学经验,关注情感形态,具体细节。也正是在这个意义我们将"文学性"概念引入文学教学中,并力求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诗画本一律”,诗与画本质上趋同性,但两者的融合过程却漫长。作为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上唯一的有明确教学制度的皇家绘画机构——“画学”,实行了以诗立题创意的创作引导,使绘画从单纯的再现性艺术向表现性转化,较好地体现了文化交融、文化“变格”的北宋独特的时代品性,推动了宋代绘画的文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当下互联网上的文学批评,呈现出"批评文学化"的倾向。由网民自发写作的文学批评,具有个人化、情感化的诗化书写特征,并大量运用修辞,且在写作动机、精神内涵、主体情感、语体形式上都与文学相似,文学与批评的边界逐渐模糊。这打破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西方现代学术语体的垄断,延续了中国传统的诗化批评谱系,建构了感悟式的批评范式;这也可以解决专业化壁垒造成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实践脱节的困境,搭建了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接受间的桥梁。但是,这些还只是潜在价值。目前网络文学批评的质量还远不足以兑现这些价值,这就有待于精英的介入来提升网络文学批评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广告是科学,也是艺术。广告的成功有赖于文学化语言的运用,而法律规范又要对广告语言的文学化手法实行管理。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这之间是否有矛盾?法律如何管?如何评价我们有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素质教育口号的响亮提出,作文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作文教学正在积极进行着形式多样地探索与实践,并逐渐向科学化的轨道上迈进,取得了一系列丰硕喜人的成果。然而,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隐性的“文学化”倾向,即有意无意地将作文教学与文学写作概念混同,甚至将其纳入文学写作的轨道。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学化过程"是民间艺术样式提升层次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是欣赏主体因素,"文学化过程"要把握民间艺术样式的旨趣和沉淀。倡雅的同时不应该忘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