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厢记》的崔张故事乃千古佳传,其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曲词之美的和谐统一,为“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奠下了很好的基础。现以第三折《长亭送别》为例,试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如在学习诗歌时要“想像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欣赏文学作品要“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庄子》。以它那深奥玄虚的哲理,超尘绝俗的构思,诡谲险怪的想像,恢宏奇幻的意境,汪洋恣肆的风,奠定了其先秦散之冠的地位。学习《秋水》篇。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性。二是哲理性。  相似文献   

4.
超短诗欣赏     
想像是诗歌的翅膀 诗歌要有灵动新奇的意境,诗人必须有丰富独特的想像。没有丰富独特的想像,李白怎能吟出"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佳句?李贺又怎能唱出"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的妙语?  相似文献   

5.
《渔夫的故事》是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第六单元总的安排是:“现实和想像——神话、民间故事”。《渔夫的故事》是本单元继《牛郎织女》之后的第二篇民间故事。它选自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文中通过丰富的想像,塑造了两个来自于现实而又超越  相似文献   

6.
作家废名的乡土小说《竹林的故事》以散文化笔调、优美的环境描写,以及小说中流露的含蓄平和的情感和超脱的人生感悟,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乡土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界对废名多元化研究的深入以及生态批评在国内的兴起和发展,《竹林的故事》逐渐走入生态批评家的视野。从生态角度对《竹林的故事》进行再解读,对文本中的生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出小说中的意境之美、自然之美与和谐之美,从而使我们对《竹林的故事》有一个全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渔夫的故事》是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第六单元总的安排是:“现实和想像——神话、民间故事”。《渔夫的故事》是本单元继《牛郎织女》之后的第二篇民间故事。它选自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文中通过丰富的想像,塑造了两个来自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典型形象——渔夫和魔鬼。  相似文献   

8.
这篇文章的奇特之处在于大胆的想像,让人在一种似真似幻的梦境中,和“我”一道,与同瑜相遇。这种奇特的想像在文中所营造出来的幽远的意境、丰满的人物形象,以及与之相伴相生的深沉的思想,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显然,作者写《与周瑜相遇》是由一个念头引起的,那就是去和“我  相似文献   

9.
我在《少儿科技博览》杂志上看了三篇由学生看杂志封面编的故事,一篇是想像未来儿童某种现实生活的《彼得少林学艺》,一篇是类似科幻作品的想像作文《太空环卫小姐》,还有一篇是童话类想像作文《哈妹水下惊魂》。小作者们不仅想像丰富、大胆,而且课外知识也很丰富,因而根据自身的生活积累和科学知识积累,通过想像,都编出了既有比较合理的情节,又能表现善良童心主题的故事。想像作文要从用肉眼能看到的具体的“形”联想到“意形”,即当时用肉眼看不到的心中的“形”,再由“意形”联想到现实中可能出现的理想化的“实形”。这是构思行文中常见…  相似文献   

10.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习作目标中又提出,小学生要能写简单的想像作文。由此可见,指导学生在合理想像的基础上写作文,符合《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指导学生进行“故事新编”是想像作文的一种常用的而且有效的形式。所谓“故事新编”,就是以某一个熟悉的故事为基本框架,展开合理的想像,改变它的故事情节,赋予它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实甫《西厢记》的戏曲语言素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而其宾白基本上都是鲜活的口语,能够精妙地传达出各个人物的性格及其神态。  相似文献   

12.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最富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是李白的一首游仙之作?它气势恢宏,意境深远,大胆的想像如落英缤纷,绚丽多彩;新奇的艺术手法似流霞飞泻,令人目不暇接。此诗向来为世人所传颂,被视为浪漫主义诗歌的杰作。  相似文献   

13.
【教学案例】《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形式的课文。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诗与文浑然一体,旨在使学生通过课文更易于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领  相似文献   

14.
刘荧  李晓勤 《山东教育》2002,(10):43-43
看图作文:作文前,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启发想像,构想故事,展示景物如是多幅图画,还要对画图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想像,使之前后连贯;还要注意鼓励学生各角度观察画面,只要想像合理,不要去限制学生的想像。续写:如学了《穷人》这一课,学生已知道桑娜和丈夫已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那么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呢他们将怎样抚养这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呢?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续写以后的故事。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一举两得。扩写:是在提供简单概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想像写得更具体、生动。如“…  相似文献   

15.
《长亭送别》选自元代具有“花间美人”艺术风格的杂剧作家王实甫之《西厢记》。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曲词之美和谐统一,造就了王实甫“文采派”代表作家之美誉。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元素是意象,且不说整曲《西厢记》“满园春色关不住”,单摘其“红杏”一枝——《长亭送别》的意象美,与君共同摩玩品味一番。  相似文献   

16.
《左传》中描写鬼怪的篇章,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志怪类的作品。《左传》志怪篇章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强烈的陌生化效果、奇特的想象力和奇幻的意境等三方面。《左传》志怪篇章虽然只是鬼怪故事的滥觞之作,但是那种蒙昧、朴拙之美,是后世无法模仿复制的。  相似文献   

17.
重读叶圣陶先生的《诗的材料》这篇散文,更觉得想像铺展的意境,是那样甜美,那样令人沉醉。想像是一种心理行为,是在已有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虽具有虚构性与创造性特点,但不是无中生有。想像是感情炽烈之时的产物,总是出现在某种情境之中,常常将自我融  相似文献   

18.
1.情节式。根据一个概述性的情节或提纲,大家想像故事发展的整个轮廓,编写一个故事。例如,老师讲述一串情节:小明缺课了,同学们来到小明家,小明的妈妈得了重病,同学们帮助小明,小明又上学了。大家可以此为线索,发挥想像,添技加叶,写一篇内容充实的小故事。2.引申式。根据一篇课文或一段文字,老师引导大家展开想像,加以拓展和补充。例如,在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后,就可用《先生,请买一根火柴吧》、《回来吧,爸爸不打你了》、《奶奶活着的时候》、《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等作为题目写作了。3.关键词式。老师出示几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以往在指导学生写想像性的作文时,我总是创设想像的情境或给一个想像的触发点(如“二十年后的我”、“克隆自己”、续写、故事新编等),训练学生将想到的合理组合,写成一篇习作。可一次想像作文的指导改变了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能看懂并说清楚图意,能用连贯的话把故事讲述清楚。2.语言要通顺,想像要合乎情理。3.体会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友爱。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那你们都知道哪些故事呢?生:我知道《白)公主》的故事。生:我知道《灰姑娘》的故事。生:我知道《海的女儿》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