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太宗李世民“乐于讷谏”,“择善而从”,为历代史家所称颂,认为这是形成“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之一,唐太宗本人亦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少有的圣明君主。他不计前嫌,重用以直谏著称的魏征,被历代奉为君臣关系的楷模。他的“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更是成为千古名言。但纵观唐太宗的统治,可以发现,对于臣下的进谏,他并没有能够做到表里如一。如终如一,特别是到他的中晚年,他对于群臣的意见,就表现出“不好直言”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大量的历史事例,阐述了魏征在辅佐唐太宗治国安邦的过程中所闪现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3.
“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与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有重要的关系,其广集贤俊、用而不疑、君臣共勉,以情感人等用人观加速了盛世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李密的生卒年月基本与隋王朝相始终,认真考察他的一生对研究隋王朝的治乱兴衰及唐王朝的开国史都极为有益。通过对李密人生历程的研究思考,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其全部历史。虽然他在后期犯有严重错误,但其一生的主流是反隋。李密对瓦岗军的发展壮大,对全国的反隋斗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功劳是主要的。李密虽然失败了,但仍不失为一个英雄,只不过是带有较多的悲剧色彩而已  相似文献   

5.
李勣论     
李历仕三朝,在唐初统一全国和后来巩固边疆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他任宰相期间也有作为,与唐太宗的关系总体是和谐的,不像有些论者说的两人后期关系剑拔弩张.李与唐高宗的关系更是密切,在高宗废立皇后之争上,两派官僚没有谁是谁非之别.  相似文献   

6.
魏征遗表     
贞观十七年(643)魏征病死,太宗派人至其宅,在书函中得遗表一纸,字迹不甚清晰,是魏征在弥留之际,用颤抖的手写的。表云:“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乱。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唯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贰,可以兴矣。”遗表不长,然治国之要尽在其中。这是他对太宗的最后一次规谏,也是他一生政治经验的总结。太宗很珍视魏征遗表,对大臣们说:“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  相似文献   

7.
"贞观之治"不仅是政治经济的治世,也是社会文化的盛世。在统治期间,唐太宗既亲身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和创作,又综合崇儒重才、宗教包容等文教措施,创造出灿烂的精神文明,而这正是"贞观之治"的深层原因和外在体现。  相似文献   

8.
唐初贞观时,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然而在宏伟壮丽的首都长安,一些官居三品以上的宰臣却居陋室,不事营构。太宗的著名谋臣魏征的宅第就很俭朴,室内无正堂,死后连灵柩也无处安放。岑文本官至中书令,仍“居处卑陋,室无菌褥帷帐之饰”。曾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的温彦博也是“家无正寝,及卒日,殡于别室”。这些大臣的俭朴,不可全用当时经济未甚繁荣作解释。高祖对战乱方止,经济凋残,而他并不雇及于此,营宫造殿,连隋的旧臣也以为“倾宫鹿台,琉璃之瓦,并非帝  相似文献   

9.
说起我们班,在学校可是赫赫有名。这还得归功于班里有几个“怪”同学。怪人一:神秘高人高畅高畅是我们班的一位“高人”。他说的话,做的事,绝对是“曲高和寡”。一开口就是某某名人说,某某典籍上讲。他说的话已经够“怪”的了,可比起他做的事,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有一次,兴趣小组要做一架航模,我和他约好了星期天到他家一起做。到了他家,那才叫一个精彩!你猜怎么着?我们得呆在蚊帐里干活。他的卧室真称得上“藏虫卧蚊”,白天蚊虫就成群结队、嗡嗡不休。我问他:“‘84、84,爱特福’,你怎么不用呀?”他用一种特别的眼神看着我,说:“你知道什…  相似文献   

10.
胡林翼作为晚清时期与曾国藩齐名的"中兴名臣",有七年贵州任职的经历。尽管只是一名府级官员,但这是他为政上的一次锋芒初露。安顺府则成为了胡林翼宦黔生涯的首站,虽然时间不长,但在任期间却做出了包括剿匪、治河、整顿吏治等卓有成效的政绩。正是这些政绩使安顺这样一个偏远落后的地区由大乱恢复到大治,出现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安定局面。因此,胡林翼为安顺所做出的突出政绩理应受到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元末明初,松江文学逐步兴盛起来,随之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松江本土文人,袁凯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长于写诗,常以丧乱漂泊的经历自比杜甫,诗作亦带有杜诗的特色,因其"学杜而得其法脉"被称为"国初诗人之冠"。  相似文献   

12.
历史是不会重复的。但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政变记》中却又同意了黑格尔的这一观点;“一切巨大的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马克思接着作了这样的解释:“他(按:黑格尔)忘记了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以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以喜剧出现。”这里不仅是在辩证地揭示了不同历史阶段历史角色地位的交替改变,而且是从根本上指明了美学范畴内的悲剧喜剧与时代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六十四中学(以下简称64中)建立于1963年,前后经过4次资源重组,目前有三个校区,教职工近300人,学生近3000人。武汉市64中是一所既创造过无数辉煌,也经历过一些波澜发展的学校。我们经历过“门庭若市”“一座难求”的改制学校时的辉煌,也正经历着民办初中回归到公办初中、多次学校整合带来的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的阵痛。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材古诗文中有不少运用互文见义的修辞方式构成的句子.孤立地看,这种句子无法讲通,有的即使勉强讲通了,也会伤害文义.例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琶琵行》),如果不懂互文见义的道理,就会误解为主人下马送客上船,似乎只有客人在船上.如果这样理解主客怎么会在一起饮酒呢?其实这是说:“主客都下了马,主客又都上了船…….”再如《木兰辞》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按字面解释是:“将军经历千百次残酷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这就会使人大惑不解,为什么经历千百次残酷战斗死去的都是“将军”.而从军十年胜利归来的却都是“壮士”呢?其实“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在这里互相渗透、互相说明,意义上是合指的、兼顾的.应理解为“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战斗,有的战死了,有的胜利归来”.互文见义简称“互文”或“互见”,古今学者还有称之为“互言之”、“互其文”、“互辞、“互体”等的.互文见义既是一个修辞术语,也是一个训诂术语.唐人贾公彦解释互文曰:“凡言互文者,两物各举一边,以省文.”其实这个定义并不完全,有时还要有意铺陈,将简单的事说得复杂些,藉以渲染气氛,取得一定的修辞效果.此外还应包括在同一语言环境中用同  相似文献   

15.
今天讲从东汉末年到唐朝初期的儒法斗争。这期间,爆发过两次规模巨大的农民战争。黄巾大起义以后,曹操、诸葛亮等法家人物登上政治舞台;隋末农民战争以后,又相继出现唐太宗和武则天这样有作为的政治家。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这个时期的农民战争和儒法斗争的关系,弄清儒法斗争的阶级基础和实质,有助于总结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为现实的阶级斗争服务。 (一) 东汉末年,豪强大地主集团控制着政权。他们把经过“白虎观会议”确定为“官学”的孔孟之道越捧越高。他们顽固推行尊儒反法路线的结果,使儒学泛滥,政治腐败,豪强割据,  相似文献   

16.
一、黄晓明 黄晓明是金永福长篇小说《挂职》里的主要人物,《挂职》的故事情节是以他的行为活动为线索展开的,作家金永福,也对他寄予了同情和关爱。 黄晓明是某市宣传部的一位科员,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宣传部一干就是八年,他工作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因为不善关系学,迂腐老实,“八年抗战”的结果是交了几年申请连党也入不了,一次又一次的提拔机遇也从身边溜走了,只得选择了“挂职”这条道路,寻找提拔机遇,起码能长点工资。他被派遣到国家级贫困县D县最贫困的(?)  相似文献   

17.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有一桶水”,此话有错,但亦无大错。如果把教学看作是从“一桶水”中倒出“一碗水”给学生,无疑是错的,但教师实施教学确实须得有自己的“一桶水”,而绝不能只有“一碗水”。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裕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给教师的建议》)在近30年的工作学习经历中,我不敢说自己就有了满满的一桶水,但我可以说,我一直在不停地装满自己的一桶水。我们这一代人上中学正值文革时  相似文献   

18.
郭秉文博士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于1919年执掌南高、1920年筹建东大,1921年出任东大首任校长。掌校期间,他提出了“四个平衡”的办学宗旨;创立了“寓师范于大学”的发展模式;建立了“三会”一体的管理体制。他开创了东南大学第一个鼎盛时期,为东大的发展,奠定了基石。本文旨在对其筹建东大、建业东大的历史贡献作一简要梳理和评析,或许对当今的大学校长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五年间,创作了收集在《呐喊》、《彷徨》里的小说.他那些史诗式的作品,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以及“五四”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他那些作品所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无不鲜明地体现出他那清醒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光辉.“五四”运动前夜,鲁迅开始了新文学创作.一九一八年五月,他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社会吃人的本质.小说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一针见血的揭露,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这篇“意在暴露家族制和礼教的弊端”的小说,由于“‘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因而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反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的斗争.  相似文献   

20.
“9.18事变”已经过去了73年,73年里中日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仇恨——冷冻——友好——反思等几个历史发展阶段。新世纪伊始,由于中日两国在历史问题上的困难性、复杂性、情绪性,导致中日关系出现新的波折。两国国民间互不信任、不理解的情绪加深,如何重塑良好的中日关系成为两国关注的焦点。从对日关系新思维中得到启示,着重从历史问题的敏感性、国民问题的共性与差异性入手,反思中日建交33年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史,并提出几点解决中日两国现存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