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运会之最     
一、意义最为重大。本届全运会,恰逢申办2000年奥运城市表决前夕,北京奥申委对此极为重视,将其作为今年奥申工作的最后一役。二、是最后一届含大量非奥运项目的全运会。从下届全运会开始,将只进行26  相似文献   

2.
第一个《奥运争光计划》1995年出台后,全运会从第八届开始围绕奥运会设项。除了武术,全运会成了中国版奥运会。  相似文献   

3.
柏强 《新体育》2013,(10):42-44
曲终人散,沈阳奥体中心也没有了昨日的喧嚣,但有关全运会的话题还在继续。和以往的几届全运会一样。罢赛、黑哨、默契球……这些屡见不鲜的负面新闻,引发话题无数。和以往几届全运会不同。“东道主现象”没能延续;全运高举“节俭”大旗;橄榄球、高尔夫奥运项目被列入全运会比赛项;大球一冠计三金……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对第11届全运会游泳成绩比较分析,并与第10届全运会成绩进行对比。结果显示,11届全运会游泳比赛是历届全运会破纪录最多的1届;中国在举办奥运会后游泳整体实力提升较快,男子游泳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女子蝶泳成绩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上海持续称霸中国泳坛;整体实力竞争格局可分布为3个集团。  相似文献   

5.
全运会发展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运会作为国内综合性的最高级别运动会,是奥运会前对我国竞技体育的一次大检阅.从赛事举办理念、项目设置、参赛人数、奖牌设置、竞赛成绩、运作模式等方面,对新中国的11届全运会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以期为全运会的科学发展、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快速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奥运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第十届全运会尘埃落定,它是我国体育进入北京奥运备战周期举行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赛事, 也是各运动项目在奥运会前的一次重要练兵。本届比赛共设32个大项、357个小项,共有46个代表团的9986 名运动员参加了各项目的决赛,是历届全运会参赛运动员最多的一届。自从加盟奥运大家庭,历届全运会都被视为是检阅队伍、培养新人的大舞台。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 本届全运会更是意义非凡。中国奥运夺金的支柱项目,如跳水、举重、射击、体操、乒乓球、羽毛球、女子柔道等,依然保持了雄厚的底蕴,有些项目的竞争之激烈,甚至超过了奥运会。透过十运赛场,中国选手在北京奥运上能有多大作为,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7.
全运会市场开发的历史沿革、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奥运会以后,中国体育管理体制和全运会市场开发体制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如何正确地认识全运会及其市场开发,为改革提供正确的方向,是后奥运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透过全运会市场开发的历史沿革,从中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合理、客观地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第11届全运会决赛前,国际奥委会决定伦敦奥运会将取消垒球项目。这给按照奥运模式、向奥运看齐的全运会发出~种信号,各省、市都希望拿下这块极有可能是全运会历史上垒球项目的“末代金牌”。本文通过对2009年全运会垒球前6名队伍投手的(辽宁、广东、江苏、北京、四川、上海)投球、击球技巧及防守技术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
第七届全运会日益临近,这是一次全体国民的体育盛会。迄今为止,全运会开过六次。它的举办,在动员群众投身体育活动、推动全民族体育事业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历史功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中国体育日益走向世界,人们发现,几十年一贯制的全运会赛制,正面临着许多不好解决的难题。目前的奥运战略与全运战略的关系不易协调。中国体育,是以奥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8届运动会将于10月5日至16日在上海举行。 这届全运会将举行28个项目比赛,共设金牌319枚(其中奥运项目271枚,非奥运项目48枚),比上后全运会增加25枚金牌,除速度滑冰和马拉松的赛事外,所有项目的比赛全部在上海举行。  相似文献   

11.
全运会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中,它应该有新的生存发展方式,以利于其在新时期为中国竞技体育服务。刚刚结束的九运会已经渲染了些许市场色彩,同时也折射出中国体育在未来几年的奥运前景。  相似文献   

12.
去年岁末,有11个国家的运动员参加的“新月杯”首届中国式摔跤国际邀请赛在北京举行。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非奥运项目,何以能登堂入室? 作为民族传统健身、技击项目,中国跤深深植根于民间。自80年代淡出国内竞技场后,仍有许多人在竭尽全力保护它、发展它 中国跤在五六十年代十分盛行。1962年7月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北京市轻量级摔跤冠军对全国中量级摔跤冠军的那场比赛,场外观众把木门都挤塌了。 80年代,由于中国跤不再是全运会比赛项目,光芒逐渐暗淡,不再是大众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6-11届全运会各地奖牌、排在前8名和前10名的成绩进行统计,结合东道主效应、奥运奖牌带入以及运动员交流等政策要素影响,分析并展望第12届全运会上我国优势、比较优势竞技实力区域集团的变化。结果显示,传统的“三足鼎立”之势会被“多强对抗”态势取代,辽宁携东道主之势,必将弥补“奥运奖牌带入”的不足,重现“辽老大”辉煌;浙江仰仗奥运游泳项目强势爆发金牌纯度最高,有望在本届全运会冲出第三集团,向第二集团迈进。  相似文献   

14.
1体育事业发展纳入国家计划,实行"奥运战略" 1979年中国恢复了与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关系后,中国奥委会与全国体育总会分立,相继成立了一批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和行业协会,使中国奥委会的组织体系适应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需要。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围绕这一"奥运战略",对运动竞赛制度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运动项目设置尽可能与奥运会对口,并按照奥运会的设置项目来调整全运会项目设置,使全运会和奥运会的任务一致  相似文献   

15.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实地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后奥运时代全运会赞助商服务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后奥运时代赞助商服务是全运会市场开发新的支点。以品牌建设与体育赞助为理论支撑,通过对11届全运会赞助商服务的实地考察得出:全运会赞助商服务体系以创建强有力的赛事品牌为核心,通过对全运会视觉体系、语言体系、理念体系、活动传播体系完成品牌建设;建立赞助商服务机构及相应的运行机制为基础;"长期规划、持续开发"从赞助商的角度长期规划赞助回报;完善最大化权益保障体系;充分发挥体育中介的专业化及市场化优势。  相似文献   

16.
全运会发展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全运会发展特点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全运会是我国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运会在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水平,扩大我国对外影响、增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运会是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杠杆;全运会实施奥运战略,突出体现举国体制,确立了行之有效的全国一盘棋、训练一条龙、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运会对推动我国群众体育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深泽 《网球天地》2009,(12):54-55
济南奥体中心,记者有幸见证了后奥运时代的首届全运会网球比赛。“国内练兵,一致对外”,这是全运会不变的宗旨.因此这里也汇聚了国内最顶尖的网坛高手。不可否认的是,  相似文献   

18.
秦桧该不该站起来?奥运“举国体制”该不该取消?这不是不搭界的问题。前不久听到一些建言:取消全运会,取消推行“奥运争光”战略的举国体制,淡化为国争光,强化全民健身。其实,全民健身与奥运争光作为国家推行的两套战略,是互为促进的,这一点有目共睹,似乎没有道理将其对立。十运会的负面东西(假赛、兴奋剂等)占十运会比赛总场次尚不足千分之一,怎么就要取消全运会呢?近年来,世界体坛平均每年兴奋剂检测阳性率约为1.6%,而中国体坛的这个数字仅为0.4%,许多国际体育组织人士多次向中国厉行“三严”方针反兴奋剂的显著成效表示敬意,为什么一些人…  相似文献   

19.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全球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为背景,对2009年山东省承办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市场开发内、外因素进行SWOT分析.研究认为:面对全球经济衰退,第十一届全运会市场开发应借奥运之势全力打造全运会品牌,大力开发群众市场,立足国内企业.  相似文献   

20.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全运会竞赛规程演变特点及其对我国竞技体育格局的影响。主要结论:全运会竞赛规程演变特点一是项目设置上,全运设项与奥运项目接轨,夏季冬季项目同步发展,三大球逐步受到重视;二是奖励与计分办法条款上,奥运成绩带入全运力度渐增,解放军和地方实行两次计分,西部和地方协议计分,鼓励集体球类项目发展。我国竞技体育格局受制于规程演变的影响,建议全运会项目安排紧跟国际奥委会变动,积极整合配置地方优势竞技体育资源,积极探索合理的人才交流与监管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