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问的先导,兴趣能使学生发现别人未能发现的问题,兴趣能使学生产生非凡的毅力。良好的兴趣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新课程理念给我的指导启发,使我在这方面做了以下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1.巧设悬念诱兴趣。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绪言》一节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如果没有空气,人类能生存吗?为什么?铁为什么会生锈?铁生锈了怎么办?做馒头时,为什么要用纯碱?放多了,馒头会发黄,放少了馒头会发酸  相似文献   

3.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按照学生数学发现的思维活动的顺序设计教学过程,关键是能否设计出一个个好的问题,并构成一系列好的问题,使学生拾阶而上,步步登高,通过一系列小问题的不断解决最终导致难点问题的解决.然而,怎样设计好问题,让问题能一直牵引学生前进,并能通过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的自主活动和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兴趣和爱好等得到和谐发展,这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海越 《甘肃教育》2004,(10):39-3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趣味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科一直在小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看法是:学数学很繁琐.内容枯燥无味。因此.在各个班级中往往出现了这种现象:学生在上数学课时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作业更是无法按时完成。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由于学生没有数学学习兴趣。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就必须运用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6.
在长达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尤其是语文科.由于讲的是方言.日常生活中很少直接接触到与语文知识相关的知识,学生对学习语文根本没有兴趣。学生的语文成绩也很不理想。如伺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去学语文。使他们不怕困难地把语文学好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1 设计趣昧性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生先前的经验和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才有可能是主动的,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使他们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这就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基础、动力和保证.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感悟到: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能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学生如果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他们掌握知识的意向。那么,如何使学生产生兴趣?我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和探索.觉得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电教媒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就不可能学好。这充分体现出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教师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充当着领路人的重要角色,而学生自己能不能自主学习更是一个关键。在以往的历史课堂上教师一般用的都是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眉飞色舞,吐沫横飞,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不知所云。新的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开放式教学,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从灌输式转为指导式的过程。如何使学生在新课改中培养起对历史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是讲大道理,唱高调,枯燥无味,老师难讲,学生厌学。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在思想政治课本身,而在于任课老师没有正确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恰当的运用举例法对开展教学饨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能连贯的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索和行动”.兴趣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恰当的举例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轻松地理解概念、掌握理论知识,而且对要学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进而激发其思维的创造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的举例应做到“四性”.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问题引导实现的。层层递进的问题不仅能推动教学进程,联系教学环节.学生也能经由教师的问题引导.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乐趣。合情猜想能锻炼和培养学生深刻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创设使学生积极思维.引发猜想的情景.唤醒学生的猜想兴趣,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走进不同教师的课堂,我们发现教师们或多或少地开展了"问题导学式"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所在。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尤其是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更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本着“需要产生兴趣。说理强化兴趣,运用升华兴趣”的层次,使激发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3.
李臣业 《文教资料》2010,(7):136-137
目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凸显的最大问题是其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在思品课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敢问、会问.并且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不断地被激发,创新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使学生能真正回到自主学习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4.
范蔚清 《广西教育》2007,(5B):36-36
优化课堂提问,即设计的问题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并且能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知识,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教学。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解答;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内部动机.引导学生去探索真理。此外,优化课堂提问还必须让学生参与课堂问题设计,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缺点和问题提出质疑,发表各自的见解,使学生发现新的天地、创造新的情景。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而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这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也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产生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所在。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兴趣出勤奋。勤奋出人才”。尤其是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  相似文献   

16.
《信号与线性系统专机》课是工科院校电了、例算机与自动控制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是物理问题与教学表达和论证用结合的学科。它的理论性很强,难于理解,学生学习起来不易掌握,常常兴趣不高、所以要想教好这门课程,就必须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教学文践中进行以下几点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对于一门课程的兴趣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学习兴趣就不会有智慧和灵感.怎样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纯理论性的…  相似文献   

17.
陈春明 《中学理科》2007,(10):85-8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张向华 《化学教与学》2011,(9):56+22-56,22
化学课堂上设计怎样的问题.使学生的讨论真正有效,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落实,能激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发现新的问题,进发出新的火花,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文试从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设计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角度略加阐述,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9.
课堂是学生学习场所,也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蕴涵其中的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因此数学课堂优质高效的关键在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教师要精心设计着力引导,引领学生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提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完善知识结构,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学生假期忙补差,其实真正要补的是学习的信心与兴趣。从卷面分析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一般没有大的问题,只是重复做题,使学生丧失了兴趣。批语和分数又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热情全被吓跑。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生普遍自信心不足,对学科的兴趣不浓,越是这样,越形成恶性循环,成绩越得不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