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30年代文学现代化的现实生存语境,从文学生态的角度揭示了它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础和社会土壤中的商业化倾向因素,通过对30年代几次影响较大的文学论争的具体分析,揭示30年代各种文学现象背后的商业化因素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量书店(出版社)、大量报刊的存在,创造了一种文学商业化的背景,为作家提供了卖文为生这样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商业化影响着作家的生存,并经由对作家生活的影响,也间接影响推动作家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文学走向,甚至改变着文学面貌.在30年代,商业化助长了左翼文学的繁荣,推动了进步文学的发展,还直接促成海派文学特别是消闲性文学的产生与繁荣.  相似文献   

3.
“京”“海”之争并非严格的派别论争,只是一场由沈从发难、此后也主要是他一人代表“京派”,与在上海的非“海派”作家之间围绕何谓“海派”、“京派”的讨论,表明双方在如何看待时代与艺术、政治与学关系方面潜隐着分歧,且在论争的两次余波中更趋明朗。李初梨的“宏论”发自肺腑,公允全面,是对“京”“海”之争、“反差不多”论争甚至30年代左翼学与自由主义学论争最好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30年代四川作家的异军突起,以独特的风格在文坛的各个领域独领风骚,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着重从作家的出身、教育背景、成长环境和主要活动区域等方面探悉成就四川作家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王礼锡是中国现代文学上的重要作家。由于种种原因,对王礼锡的研究非常大缺,甚至被现代文学研究界长期遗忘。他的文学活动在30年代。由他发动的关于中国社会史的论战,倡导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直接促使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巨著《子夜》的诞生。他的诗歌创作,以来自现实的战斗的声音,为古老的格律诗体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他自觉地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献身于民族解放的革命事业,断然放弃旧体诗,转而投入新体的抗战诗的创作。  相似文献   

6.
林哲敏 《文教资料》2009,(22):10-11
上世纪90年代,文学商品属性被确认,由此文学商品化思潮兴起.文学商业化与商业大潮相呼应,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避免负面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电影繁荣于上海,上海特殊的租界文化语境影响了电影的表达.在30年代的电影中,上海租界中的典型公共空间具有隐喻与象征的色彩,成为一座陌生、罪恶的城市.30年代的经典影片,在叙事策略、内容等方面借鉴好莱坞电影的同时,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突围.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沿海城市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加速了现代化进程。上海都市文化市场体制逐步形成。上海拥有现代中国最发达的出版机构和传播媒介,报刊传媒繁荣,出版业平民化,自由的文学撰稿人队伍出现了,文学的接受机制发生了变化。这对上海乃至全国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今"全球化"浪潮正在席卷世界,关于文学的民族性的研究就具有了深刻的意义。90年代以来,学术界主要从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两种文明的比较三个方面着眼,对"京派"文学民族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温泉 《现代语文》2006,(3):100-101
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学批评史上,有这样一位批评家,他以作家的身份出现而又以批评家的身份为批评界所瞩目,与同属“京派”的朱光潜、李健吾等批评家比较起来,他不是“纯正的”批评家,甚至没有自己的批评体系,但他以一种独特的批评角度与批评方式,给批评界带来一股清新、素朴之气。他就是沈从。本欲就沈从对“海派”的学批评,探讨他对学商业化的忧思与抗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思想界爆发了一场关于中国文化出路的论战,本位派与西化派展开了激烈讨论,围绕着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文化的整体性与可分性及文化的演进规律等问题展开了理论上的交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料。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留德学生通过翻译、著述、讲学、举办文化展览等多种渠道,向德国传播了中国的传统学术、音乐和现代社会科学,展示了中国人的良好形象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一战后中德关系的改善和留德教育的发展为留德生对德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基本前提,大力宣扬中国文化是留德生的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责任,20世纪上半叶德国中国学的发展及德国知识界对中国文化的强烈兴趣,为中国文化的对德传播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抗日战争之前,大量文化名人寓居青岛,其中包括声名斐然的教育家、闻名遐迩的作家以及短期旅寓的众多文化名流等。这些文化名流的聚居和碰撞,使当时有“文化沙漠”之称的临海一隅青岛一跃成为30年代山东省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尽管旅寓时间不长,旅寓名流们不仅给青岛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旅寓文化遗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青岛城市文化的格调和高度。  相似文献   

14.
论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的校园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的校园文化独树一帜、意蕴深刻,成为这时清华大学辉煌历史的一种文化动力,同时也是办学成就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其丰富内容的挖掘,有助于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上升到执政党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与面向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高度,作了深刻的阐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大力推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一、保持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文化根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处于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依据其是否同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是否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可以有先进与落后…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从上海"亭子间"的恶劣物质生存环境中产生了左翼文化人群体的青年文化,即带有边缘性和激进性的"亭子间文化"。亭子间文化相对上海文化既具有接受性、继承性因素,又具有反抗性、冲突性因素,并通过30年代左翼青年文化人的社会交往的两面性体现出来。亭子间文化在上海城市生活语境中产生、发展,又与上海城市气氛融为一体,它有着以上海文化为背景和参照系的一面,从特定角度反映了它在上海文化系统中的青年亚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妇女掀起了追求权利的热潮,广东的情形具有典型性。一方面,广东妇女在这场追求权利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少的权利,另一方面,这场运动也受当时政治情形的强烈影响,具有很强的工具性价值,因而也就具有很大的缺陷,其为我们提供的历史借鉴至今不可漠视。  相似文献   

18.
在动荡的历史洪流中,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上海作为租界文化的代言人,具有租界文化所带来的重要特质,租界文化对上海各个领域的重大影响,导致了上海在历史的动荡中保持着一片繁荣景象。《良友》画报作为当时重要刊物,在租界文化的侵染下,使报刊呈现出显而易见的租界文化元素。本文从租界文化这一角度出发,阐释《良友》画报所凸现的租界文化的特性,即中西合璧、今昔交融的杂糅社会和市民化的商业社会,同时试图阐发《良友》对租界文化作出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留德教育发轫于19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20-30年代达到高潮。留德学人多,成就突出。其成因既受国内人才需求、留学政策的推动,也与德国高等教育的学术影响、留德学生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这一时期留德教育具有学科专业集中、学历层次较高、留学生组织活跃、留学途径多样等特点。1920-1930年代的留德热潮,对中国社会政治、科学、教育、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留德学人英才辈出,涌现出周恩来、朱德、陈寅恪、季羡林、冯至、陈省身、朱家骅、王淦昌等一批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等。国内一些大学汇聚不少留德人才,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和治学传统,以蔡元培、马君武、顾孟余、张君劢等人为代表,留德学者促进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与思想文化的变革和发展。民国时期的留德传统,对于当代中国的留德教育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