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的一篇书信体游记散文。通篇不到一百五十字,却如泼墨般地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气势浑宏而又动静相宜的山水图景,真所谓妙手出奇章! 吴均,字叔痒,南朝梁吴兴故鄣人。著有《齐春秋》、《文艺类聚》等书,除著书之外,他还善以骈体文写一些短小的书信,大抵是以写景见长,很是优美动人。《与朱元思书》就是他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记叙自己旅游富春江的书信。  相似文献   

2.
一、释课题,明了书信功用 师: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短小精美的文言文《与朱元思书》.“书”是什么意思? 生:信. 师:对.汉语中有一些固定的词语,如“鸿雁传书”“柳毅传书”“飞鸽传书”中的“书”,都作“信”来理解.我们学过的一些诗句如“乡书何处达”“家书抵万金”中的“书”也作“信”解. 题目《与朱元思书》就是—— 生: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相似文献   

3.
《报任少卿书》释义补正易健贤司马迁留给后世的自传体文章,现在能见到的只有两篇。一篇是列于《史记》全书之后的《太史公自序》(以下简称《序》),另一篇是载于《汉书·司马迁传》中他写给任安(字少卿)的一封书信。《汉书·司马迁传》其实是这两篇文字的拼接组合,...  相似文献   

4.
《战国策·楚策》有一篇文章,从整篇结构上说,采用客主问答的形式,其主体部分,则几段蝉联,形成排比;从表达上说,先放后收,归于讽谏;语言上骈散结合,注意于形容刻画;实乃是“七发体”的滥觞。此文《古文辞类纂》题为“莫敖子华对威王”。《战国策》一书,由刘向《战国策叙录》观之,并证以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原本为战国时策士所收辑表现了一定言谈技巧和辩说才能的上书、书信、游说辞底稿或追记稿,不过往往在一篇的开头、结尾加上了有关背景及谏说结果的文字而己。如帛书之第十六篇开头只“谓魏王曰”四字,以下便是一篇800来字的文章。显然,这是一篇书信或上书。但收在《战国策·魏策三》的此文,开头却是“魏将与秦攻韩,朱己谓魏三曰”,不但出现了主名(朱己),而且交待了背景,变得就象是史官或其他第三者的记述。我以为《楚策一》这篇反映莫敖子华对楚威王问的文字,也本是莫敖子华的一篇奏议,或奏对追记稿,它的题目,应作“对楚威王”。  相似文献   

5.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书信的节录,也是一篇景色优美的游记散文。作者用简练隽永的笔墨,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全文篇幅短小,结构简洁,但却写得舒洒自如,曲折多姿,表现出相当高的艺术成就。一.大处着眼,细笔描摹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开篇别开生面,新辟奇境,节奏明快,如  相似文献   

6.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用骈体形式写给友人朱元思一封书信的节录,是一篇清新自然的写景散文。作者通过简练传神、富有情韵的彩笔,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图画,读后令人  相似文献   

7.
《书博鸡者事》选自《凫藻集》,是明初作家高启所写的一篇著名散文.这篇散文文笔生动,章法严谨,成功地塑造了博鸡者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末社会矛盾激化的情况. 元末社会的一个缩影《书博鸡者事》是作者根据翰林天台陶先生的讲述而写的一篇史传体故事,当是元朝末年发生在袁州的一件真实的事情.近人林纾说:“魏叔子书大铁椎近小说,此作乃近《史记》.”也认为此事并非虚构.  相似文献   

8.
曹飞 《快乐阅读》2011,(25):140-141
梁陈之际的吴均以写景小品文在当时文坛上独树一帜。《梁书》本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之吴均体。"《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代表作。"书"即书信,这篇短文是他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这封书信几乎通篇都是写景,写了富春江上秋天美丽的景色,也许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要把观赏到的领略富春江上的独特景色告诉朋友。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书记》篇作为“论文叙笔”之末,包括“书”“记”在内等二十六种文体。其中“书”的范畴,“书用识哉”泛指公书笔札,这是由“书”体本身的行为功能,及政务应用文体本身的发展所决定的。而“书”的内涵,“书者,舒也”,则是指代书信,是刘勰对于书信体本身特点的归纳。刘勰对“书”有广义和狭义的释名,以此对《书记》篇中“书”的概念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0.
一、书、信和函书信书信在现代一般叫信或信件,但古时更多的称“书”.古代的“信”指信徒,即送信的人,书才是信件.因此用“书”字组成的书信的别称要比信字多得多.如:书翰,翰是羽毛。古代人用羽毛当笔,所以泛称笔写的书面文字为书翰,后来主要用来指书信.又如书问.“问”字有音信、问候、告诉等含义,所以书问也指书信.如鲁迅《致许寿裳》信写:“在京各公,弟虽多旧识,但久不通书问,殊无可托也。”其它还有书邮,如宋  相似文献   

11.
《给女儿的信》是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书信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它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一封信,面对正值花季的女儿,一个对爱情充满好奇与遐想的少女,针对爱情这一个既深奥又简  相似文献   

12.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片断,围绕这篇作品,始终有三个未解之谜:一、谢中书是谁;二、文中所写是何地景物;三、此文写作在什么时间。经考证,谢中书是谢朏,齐永明七年至隆昌元年间他曾任中书令。陶弘景于永明八年东行浙越,《答谢中书书》应作于永明八年后不久,所写景物在浙江嵊州一带。  相似文献   

13.
钱学森是当今世界著名的伟大科学家,同时也是卓有成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钱学森书信》于2007年5月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书信》涉及面广而深,就像是包罗万象的大百科全书,而把辩证法运用到书信中,是《书信》的一条主要线索和鲜明特征。深入研究《书信》中的哲学思想对我们进行科学探索和社会实践及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具有深远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与朱元思书》还是《与宋元思书》马东震选人中学语文教材的《与朱元思书》是篇除炙人口的山水小品,为历代传诵:作者吴均通过书信形式,给他的朋友朱(?)元思描绘了富阳至桐庐(现在均属于杭州市)沿途的秀丽景色,仅以一百几十字,就将富春江的景色写全、写活、写透...  相似文献   

15.
《钱学森书信》刚刚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信》一书中有一封是钱学森在1969年9月20日给中央文史馆陈君五同志写的信,信中执意要将文史馆补发给他刚刚去世的父亲钱均夫的3000多元工资退还给组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报刘一丈书》是一篇以书信形式揭露明朝官场丑恶的著名散文,是明代文学家宗臣的代表作。据《明史》所载,嘉靖年间权奸严嵩父子先后用事,朝政日非。严氏任人唯亲,植党营私,卖官鬻爵,贿赂公行。“守法度者为迂疏,巧弥缝者为才能。励节介者为矫激,善奔走者为练事”(《明史·杨继盛传》)。“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明史·严世蕃传》)。社会风气极坏。由于严嵩“好利”“好谀”,所以一般蝇营狗苟之徒,趋之若鹜,竟相出入于权奸之门,竭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对此,宗臣十分憎恶痛恨。于是便借作书答复父执刘一丈(即刘墀石)的机会,对社会黑暗和吏治腐败作了尖锐的揭露和无情的抨击,表明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志节和崚(山曾)骨气,不啻是一篇讨伐权奸的檄文。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小说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出自中国古代著名长篇小说.有《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香菱学诗》等,分别出自中国古代的长篇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红楼梦》.前三课的内容都是本部书中的主要人物(或能表现主要人物性格)及书中的重点章节;最后一篇乍看题目,没读过原著的人可能不知道这是出自《红楼梦》的片段.  相似文献   

18.
在汉代散文中,有两封书信值得一提,这就是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与杨恽的《报孙会宗书》。两位作者是外祖父与外孙的关系;两封书信都写得情怀勃郁,锋芒毕露,桀骜不驯。清人余诚评《报孙会宗书》一文:“行文之法,字字翻腾,段段收束,平直处皆曲折,疏散处皆紧炼,则酷肖其外祖。”其实不只是行文之法,两封书信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19.
最近重读了张岱的《柳敬亭说书》一文,感悟颇深. 《柳敬亭说书》是《陶庵梦忆》中的一篇,作者为张岱.这篇《柳敬亭说书》忆写了明亡前他在南京亲自见闻的柳敬亭说书的情况,写得生动传种,从外貌、动作、语态、神情等多方面刻画出了一个活生生的说书艺人的形象,对柳敬亭的说书艺术作出了精当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0.
周鼎安编著的《名人交友之道》一书,最近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世界名人交谊择友故事荟萃的青年读物.书中介绍了古今中外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等百余人的友行谊迹.全书以流畅的笔触,满腔的激情,撰述了60多篇真实感人、妙趣横生的名人友谊篇章.它是人们交谊修养的良师益友.全书内容丰富,体例新颖,分设为五个篇章:战友篇、诤友篇、提携篇、知音篇、相敬篇.综览全书,具有集指导性、情趣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