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清朝康熙年间,出现了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战火燃遍云南、福建、广东等十余省,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这是清朝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事件。所以时隔三百多年,我们今天的初中历史教材仍然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但是,可能由于编者一时的疏忽,出现了一些失误,如常良泽老师所指出的,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就多有自相矛盾之处.如尚可喜是否参加叛乱、闽粤二藩叛乱的先后顺序、耿精忠的身份问题以及“三藩”具体构成的演化等。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教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康熙平定三藩叛乱”这一知识点时,发现“疑案重重”。  相似文献   

3.
"三藩之乱",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是一场"叛乱",它背离了人民的意愿和历史发展潮流,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本文不以传统之是非为是非,通过对此事件原委的钩沉,揭示了"三藩之乱"除了具有传统意义之外,还蕴藏着久被人们所忽视的内容即反清的合理性和对道德人文关怀的渴求以及在命名方面的不够严谨性。  相似文献   

4.
现行统一人教社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2002年版)第六章第五节《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第124页第二段有一段话:"清康熙年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乱,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相继响应,史称‘三藩之乱'。"笔者在教学中发现  相似文献   

5.
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举兵反清,随后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等起兵响应,史称“三藩之乱”。不言而喻,历史早已将这次事件定性为“叛乱”,后世治史者亦多沿袭陈说,遂使吴三桂被长期钉在耻辱柱上。笔者以为,这场对清朝统治者来说是一次叛乱的斗争,具有反抗民族压迫、维护民族平等的性质,具有恢复明朝社稷、实建汉家天下的企图。此非故作危言,但书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6.
“乱七”是指西汉时的“七国之乱”。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建议扩大中央集权,采取“削藩”政策,引起各诸侯王的不满。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胶西、赵、济南、淄川、胶东等七个诸侯国,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幌子,发起叛乱。“八糟”指的是晋时代的“八王之乱”。公元2  相似文献   

7.
《旧唐书·王武俊传》包括所附其子士真、士平、士则等传记是研究中唐藩镇叛乱,唐朝廷发动削藩平乱战争之重要资料。然该传不仅存在名姓、官职等差讹,且时间、地点、史实等均有不确之处。比勘《新唐书》、《全唐文》、《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古籍,予以考辨。以冀对中华书局正在修订中的《旧唐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吴楚七国之乱与西汉诸侯王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发生在景帝三年(前154)的吴楚七国之乱,是西汉规模最大的一次诸侯王国叛乱。这次叛乱,是王国分权势力与中央集权矛盾激化的产物。由于诸侯王与皇室亲疏关系的不同,利害关系的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互之间的矛盾,导致诸侯王国在叛乱中的重大分化。吴楚七国失败后,景帝对王国制度进行改革,诸侯王国的性质和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西汉诸侯王国从此衰落下去。  相似文献   

9.
1.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由此汉初统治者 A.废除分封制 B.分封诸侯王 C.颁布推恩令 D.设置尚书令  相似文献   

10.
浅析宁王宸濠叛乱之原因及准备江凤兰明朝中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政治日趋腐败。正德十四年(1519),在江西爆发了地方藩王觊觎皇位的“宸濠之乱”,前后四十余日。本文拟对宸濠叛乱之原因及其准备作一些初步的探讨,限于...  相似文献   

11.
<正>历史学家谈靖难之役多着重于齐泰、黄子澄等的赞助削藩;燕王朱棣借“清侧君”为名也以扫除齐、黄逆党相标榜,多次指斥所谓“左班文臣”。齐泰、黄子澄等文官固然是力主削藩的谋画者,但靖雄之役毕竟是一场维护和夺取中央政权的大规模战争。朱棣从策略考虑,在举兵叛乱和夺取帝位后表里并不一致,注意的重点是军事,力图摧毁和瓦解建文帝的武装力量,对忠于建文的将领恨之入骨;口头上却把手无缚鸡之力的建文朝某些文臣说成是主要对手。这种政治宣传长期影响到后来的史籍,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12.
一、知识链接(一)中古史1.完成大统一的朝代有秦、西晋、隋、元等。2.大的分裂时期有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辽宋夏金时期。3.地方势力起兵发动的叛乱有西汉初年的七国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等。4.清朝前期平定了“三藩之乱”、准噶尔部的叛乱和大小和卓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二)中国近代现代史1.港、澳、台问题的形成。2.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方式、方法:一国两制。3.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区别:属于内政,设立特别行政区后台湾可以保留军队。4.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两大因素: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5.影响国家统一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藩部要略》是一部有关清朝外藩诸部,主要是蒙古部落的编年史。本文通过对该书“序文”的分析研究,主要叙述了以下几个问题。一、《藩部要略》成书过程及其改定稿本的概况;二、介绍为本书写序的李兆洛的学术活动及其为写序文所做的准备工作;三、概述了序文的中心内容,即清朝统一蒙古各部落及对蒙古地区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四、文章对不同版本的《藩部要略》序文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藩部要略》这个书名是张穆亲笔改定的;同时列举了张穆在改定“序文”时所作的增删情况。  相似文献   

14.
根据贾谊的思想言论集《新书》,论述贾谊如下的政治法律思想:(1)制定法律应适应时代变迁,即“变法因时”。(2)兴礼义、定经制,主张以礼义为中心对旧法进行改革和重建。(3)尊君重民,省刑慎罚。(4)从重礼思想出发,提出“黥劓之罪不及大夫”的别刑罚观点。(5)主张实行“权势法制”削藩。(6)提出解决西汉与匈奴间民族矛盾的多种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从1673年(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至1681年(康熙二十年)十一月,长达八年之久,波及八省之广的三藩之乱,是十七世纪后期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它对清朝前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颇有探讨研究之必要.现就三藩之乱的背景、清政府对兰藩之乱的解决与平定三藩之乱的意义,提出一些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三藩之乱”后的余部处置问题,近年来为学者所关注。制作于乾隆五年并陆续添写至光绪二十八年的正黄旗汉军佐领印轴,详细地记载了“三藩之乱”后耿氏家族在京部众编立汉军佐领的始末,以及佐领的袭职信息。相关记载弥补了《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等八旗基本文献中缺失的信息,无论对于研究“三藩之乱”后余部的处置问题,还是八旗汉军佐领及佐领下的“诸姓宗族”现象,以及相关的职官、司法等问题,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7.
《榕村全书》系闽中大儒李光地之遗著汇编。光地字晋卿,号厚庵,福建泉州安溪人。生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卒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享年七十有七。光地生当明清鼎革,一生亲历清初社会之由乱而治。康熙一朝,举凡一时国家大政,诸如平定三藩、台湾回归、治河理漕、兴复文教、整治朋党、储位废立、朱子从祀、经学提倡等等,光地皆身在其间,每多攸关。因此,在清初政治史和学术史上,李光地允称举足轻重,有“儒林巨擘”、“一代伟人”之誉,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一、补。古文十分简洁,其中有相当多的省略句,译时须将省略的成份补出来。如: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后、“三”后均省去了谓语“鼓”,译时就须将省去的“鼓”之义“击鼓”补出来。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五”后省去了量词“座”,译时须将省去的量词“座”补出来。 ③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十”后省去了量词“分”,还省去了结构助词“之”,译时就须将“十一”补充为“十分之一”。 二、删。古文中有些虚词,现代文中已不用,且不翻译也不影…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叶,是西方古典哲学终结、实证主义风起云涌、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时代。一直从属于哲学的美学正在极力跃出哲学的藩蓠,完成从古典向现代的嬗变。与自然科学发展相应,德国的费希纳(G·T·Fechner)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开创了实验心理学美学之先河;而实证主义也在英法美学园地结出了硕果,其中最早而大的一颗当数丹纳(HIPP0lyt。AdolpheTaine)的美学。一、丹纳的生平与著作丹纳(1823-1893),法国文艺批评家、史学家。他出生于法国阿尔顿(Ardenne。)市一个律师家庭,自幼博闻强记,长于思辩,老师预言他是“为思想…  相似文献   

20.
成语“蓬筚生辉”的“筚”,又写作“荜”,许多词典没有对此作出规范。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考查成语使用的第4题用了后一种写法。我认为这种写法是不规范的,因为在这条成语里“筚”是本字,“荜”是借字。筚,《说文》:“藩落也,从竹毕声。《春秋传》曰:筚门圭窬”;《辞源》:“荆条竹木之属,可以编成篱落或简陋的门墙”。《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释义与《辞源》基本相同。荜,《说文》未载。上引其他三部词典和字典,均释为:(1)荜拨,草名;(2)同“筚”。可见“荜”是借字,而且仅是一个“字”,连语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