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校友资源协同育人已经成为新时代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要论述,澄明协同育人的理论渊源。本文从新视阈、新内涵、新挑战三方面剖析“三全育人”视阈下校友资源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并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部分探寻校友资源协同育人的实践进路,以期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实践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之一,目前存在缺乏顶层设计、保障机制尚欠缺、协同能力有待加强、认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构建“四位一体”全链条协同体系,即建立支持与引导政策,健全协同实践育人校内外联动机制,营造协同实践育人氛围,加强协同实践育人引导激励,为多方育人主体共同构建协同实践育人体系提供借鉴范式。  相似文献   

3.
庞洋 《科教导刊》2022,(13):20-22+80
高校教育教学中应当着力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体系。在具体落实中,需要明确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的背景,根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政治方向的一致性问题、育人方向的一致性问题、建设步调的一致性问题,以及课程思政中思政元素挖掘难与融入难的问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合力有效发挥的问题,从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重心在院部、成效在学生这五个要点出发构建协同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4.
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资助育人联动机制的建构,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本文立足于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贫困生资助工作研究,着力构建资助育人工作的需求机制、决策机制、实施机制、评估机制、激励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积极探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新路径,以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5.
完全学分制、大类招生、后勤社会化等举措实施以来,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研究如何建立公寓育人与专业院系育人之间有效的联动机制,创新高校育人模式,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高校党团组织作为组织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育人的过程中最能体现高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高校党团组织协同育人是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理论、新形势、新要求的回应,有切实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高校可以在充分发挥团组织和党组织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协同育人的新思路,通过聚焦育人目标,围绕工作内涵,找准协同内容的“切入点”,在协同学习、协同教育、协同管理等方面实现育人的有效推进;通过创新工作理念,注重资源整合,找准协同工作的“突破点”,在党团共建、横向协同、纵向协同等方面实现育人的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7.
“实践育人共同体”作为高校创新实践育人的重要模式,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在育人类型多样化和育人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实践育人共同体仍存在着协同性不强的问题,影响着育人的效果提升。基于此,立足于现有问题,从协同育人视角探索分析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育人理念、产生动力及实践路径,切实提升实践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倡导的多方协同育人模式已成为各地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协同育人模式通过为大学生提供接近实际的工作环境和科研项目,拓展和整合多方优势力量,利用协同思维进行整体设计和构建一个多维度的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教育管理要做到与时俱进,须基于多方共赢的目的和教育资源互补整合方式,与政府机构或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协同关系,在实际教育改革中发挥出协同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明确课程思政的内涵,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针对当前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高校为了转型发展的需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的模式,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但是在推进应用转型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直接影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效果.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得出地方应用型高校进行校企合作中存在模式单一、专业设置不合理、与企业需求不对接、"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缓慢、实习实训基地较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日趋多元化、国际化发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显得愈发重要,新一轮的教学革新也正在酝酿.文章基于四螺旋结构建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型,并分析"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中各主体间的协同机理,进而论述高校教学创新的具体实践方案,最后构建一套通用性较广、实用性较强的高校教学创新绩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杨斌 《文教资料》2021,(4):84-85
在协同育人的视角下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对于增强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现状,提出有效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乐群实验小学的跨学科课程整合坚持以协同发展的方法论为指导,系统整合知识与生活、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打破学科壁垒,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建立教师跨学科协作教学机制,科学设计学生跨学科学习流程,实现教师专业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现代化改革背景下,高等院校的教育创新成为热点话题,高等院校的教育活动直接影响国家的人才整体素质,是国家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简要分析协同视域下的高校全方位育人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并论述协同视域下高校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方略,旨在促进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切实提高育人工作的实效性,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程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使命。新时代高校在不断的探索中,从课堂教学、学生需求和育人平台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但协同育人在制度建设的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健全和教学内容的整合方面还存在问题,在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教师的协同认知方面还有困难。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想政治协同育人要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整合教学内容、深化学科融合和增强教师的认知等方面下功夫,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2):151-153
基于对医学类实验室资源的要求,探究医学类实验室资源优化对医护人才培养起到的重要作用,即提供专业性、实践性、社会性保障。为培养医学高理论素质、高技术技能的综合型人才,提出医学类实验室资源协同育人的基本策略:精确设计医护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整合和优化医护人才培养的外在环境,将实践与研究融入医护人才联合培养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协同发力,同向同行.目前,在一些高校存在着协同育人机制顶层设计不到位、资源整合度不高、保障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遵循协同育人整体性、协同性、动态化、创新性等原则,提出构建建议:构建完善的校内协同育人运行机制,校际协同育人机制,校外协同育人机制,协同育人激励、保障机制等,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开展协同育人的机制创新,有助于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效果,为社会输送更多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在对协同育人教育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教师协同育人的机制创新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网格化模式在城市管理的运用中体现出了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参与多元化等鲜明特征,有着高效整合众多分散资源功能,将网格化机制引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对优化资助育人模式,做实、做细、做精、做深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助力高校资助育人质量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为此,文章认为各高校可从熟悉网格化起始考虑,围绕网格化目标,营造网格化实施环境,建立网格化推进机制和调动网格化客体的互动,编织资助育人网格化体系,推动资助育人高效与精准性。  相似文献   

20.
"三全育人"理念的核心思想、运行动力与协同理论高度契合,为构建高校"三全育人"协同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教育主体定位存在认识偏差、各项教育环节无法统筹兼顾以及内外教育系统缺乏资源整合等具体问题使得构建高校"三全育人"协同机制的现实价值日益凸显。高校"三全育人"协同机制包括教育主体协同、教育过程协同和教育资源协同三层内涵,因此在具体路径上要通过构建"四位一体"教育主体协同机制,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全员育人;通过构建"一内两外"教育过程协同机制,实现时时用力、久久为功的全过程育人;通过构建"一站式"教育资源协同机制,实现处处着力、处处有力的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