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更应该把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纳入教学中。这样不仅扩充了语文知识面,更符合语文作为母语的一面。一、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解读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涵。教育教学是传递文化、弘扬文化的一种形式,所以由此可以得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际上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中国古典文化体系、中国社会历史顺利传递的一种形式。2.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的根与魂。如果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总纲"出发,就很难建构语文学科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语文学科的教育内容就不能纲目分明地积累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语文学科有内在的课程规定性,在传承传统的同时,我们要按照语文课程规定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自己独特的传承规定。课程"规定"才是语文学科的传承起点。  相似文献   

3.
杏燕燕 《学周刊C版》2023,(19):133-135
语文课程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要求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初中生的价值观念尚未完全形成,通过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既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及人格品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全面整合传统文化教育和语文学科教学,重塑语文学科教学目标与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既利于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又利于学生养成优良品质,培养良好道德情操。小学语文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独特教育功能,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主动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冯柏昌 《成才之路》2023,(18):129-132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符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学习园地教学、写作教学,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教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同样肩负着这一光荣使命。将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符合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也进一步完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基础及课程群。与此同时,在大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材内容等几个方面入手,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以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重要内容,加强课程建设,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及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教育事业发展中需要承担更多的传统文化弘扬与发展责任,语文学科由于其固有的特殊性,自然也成了传统文化弘扬与发展的有效载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更是极为必要。通过对部分高中学校语文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并不简单,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选用上的不合理也制约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就其如何更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极大的便利性和可行性。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教师有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和自觉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提高其文化品位,并结合地域文化资源,让传统文化真正地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9.
速览     
《教育》2012,(14):8
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第11期刊登马铁浩文章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极大的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是体现我国民族特色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教育开展的文化基础。语文学科作为我国教育学科中典型的文化代表,其教学过程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将传统文化更好的继承下去,可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至中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和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对此,本文针对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过程中不朽的精神文明,也是提高文化素养和健全人的精神内涵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为培养新时代社会化人才提供了重要帮助。同时语文学科中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决定了教学目标要倾向于文化教育,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结合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总结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如何有效开展教育实践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充分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本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从语文学科的性质谈起。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有着兼顾文化教育的传统。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  相似文献   

13.
儒家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语文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儒家学说肯定人的价值,给予世人关于为人处世的准则,这些准则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更替而被掩盖光芒,其中关于道德的学说、关于修身的学说以及对“和”的追求,对当今道德文化教育和社会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因此可以将儒家文化中的优秀观点用于实际教学当中,实现语文学科的独特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文化储备的拓展有着良好作用,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载体,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起着良好的作用。文章在这一背景下,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策略进行探讨,以为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12):42-43
语文学科是向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初中生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6.
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逐渐在语文教育领域受到了高度重视,而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渗透到语文学科实际教学中,实现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等新课改要求,则成为了广大语文教师所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视角,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单分析,同时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渗透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及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7.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逐步培育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让他们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凸显语文学科的教育特色,基于语文教学内容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促使学生在发展语文素养的同时,可以完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任弘 《学周刊C版》2023,(35):27-29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团结各民族、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宝贵资源。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在教育领域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使其自觉将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己任是教育工作者今后努力的重点。语文本身就根植于传统文化,源于社会生活,在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优势显著。今天的很多乡村地区本身就保留着诸多传统文化,通过乡村学校语文教师的整合和挖掘,探索本地传统文化和语文学科之间的联系,将其有机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更好地展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更能够保留乡村传统文化的精华,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引起更多人对乡村文化和乡村振兴的关注,一举多得。本文就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语文教育之间的融合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联系,语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传承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学语文教学应该紧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华传统文化最优秀的基因,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翱翔,使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但当下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教学内容单一、忽视情感教育、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帮助学生抵制消极文化的侵蚀。教师应立足语文教材,整合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重视情感教育,优化传统文化教学策略,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做好铺垫,让学生既习得语文知识,又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为学生成为能力突出、人格健全的人才打好底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