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是当前人文科学研究者的兴奋点。探索的成果每增殖一尺,探索的空间则拓宽一丈。“空白”靠研究成果去填充,又靠研究成果去发现。对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心理研究,正是刚被发现而又尚待开拓的“未知地带”。为了协同学人共奋,兹将关于建立道德心理学的擘画披坦于众,以求这一新兴学科能够在文明建设中建设起来。一、道德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道德心理学是以道德和心理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道德产生、发展的心理基地,道德知行的心理机制、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以及心理失衡中的道德调节等一般规律的学问。“心理基地”是指对一定道德的实际支撑和现实的承受力,即道德建立的心理基础,和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进化心理学这四种理论对道德心理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道德感的本质、良心的本源、道德的发展、道德感的多样性、道德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除速四种理论以外,一些现点和理论也涉度了道德心理的问题。本文就试图引用一些实证研究。分析总结主要的道德.留理学流派的理论方法。旨在为道德心理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为道德的解释提供一个争论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笔者认为,个性有道德性的,也有非道德性的。把品德心理与个性心理综合起来研究,建立研究道德个性心理结构及其形成规律的道德个性心理学,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一、道德个性的概念在学校中经常出现一种倾向:每当强调教育要考虑学生个性和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时  相似文献   

4.
道德人格研究是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主题。研究者深入分析了道德人格的含义、发展和神经生物基础,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今后应加强中国的道德人格研究,厘清道德人格的含义并注重道德人格的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5.
道德灌输的认知心理学释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道德灌输的概念厘定,在中外教育思想中有着范畴和语义理解上的差异。内容和方法范畴内的灌输,“传递“输送”意义上的灌输理解似乎更符合中国的本土特色。认知心理学的知识类型、学习观和道德发展阶段的划分,为基本道德知识传递和输送中的灌输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否定和拒斥一切意义上的灌输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6.
学校道德氛围心理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氛围对人的道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学校道德氛围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学校道德氛围进行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外对此已有探索、但实证研究较少,国内对该课题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当前,我们要借鉴国外已有成果,根据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推进我国对该课题的心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学术腐败的道德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 ,学术腐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表现形式繁多 ,究其本质 ,乃以不正当行为谋取学术私利 (包括小集团的利益 )。从道德心理学上分析 ,浮躁心态、补偿心态、功利心态、侥幸心态、特权心态乃是学术腐败的心理之源。因此 ,大力加强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建设 ,是防治学术腐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唐涛 《中国德育》2008,(7):92-92
道德冷漠是一种病态的道德心理现象,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呈现的一种麻木、冷漠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具有相当的聚合性与持久性。道德冷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和疏远: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冷淡、不信任,甚至彼此排斥和否定。以往对道德冷漠现象的分析范式缺乏对个体内在体验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一、道德:遭遇认知科学的挑战 (一)道德是"直觉"还是"认知"? 许多道德哲学家认为科学研究与他们无关,因为科学解决"是"而道德解决"应该"的问题.然而,认知科学的最新成果改变了一些道德研究者的传统看法.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表明:道德判断常常是借助直觉(intuition)完成的,它往往是情绪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责任感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列宁曾把责任感的培养说成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人们平时所说的“责任感”是指广义的责任感,它包括三种主要成分:对责任的认识(责任观念)、面临责任时的内心体验(狭义的责任感)和负责任的行为。西方一些心理学者,如班杜拉、柯尔伯裕、麦克唐纳等人认为,责任感这一概念指的  相似文献   

11.
营销其实是心理和口舌辩证的结果。有许多顾客在购物时抱着“怕被宰”的心理,这种心理延伸到对任何卖方所有商品标价的不信任,而且对卖方应得利润的不尊重。  相似文献   

12.
在路遥的小说《人生》的扉页上,有这么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而高考志愿选择,就是在我们最年轻美好的年华里...  相似文献   

13.
未来五年,创新如何改变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几组关键数据,我们一起"解码".  相似文献   

14.
道德直觉是一种道德思维方式,属于道德心理学范畴。从心理学视野进行哲学审视,道德直觉至少蕴涵五对因素的辩证统一:道德体认与道德评价、道德潜意识与道德意识、道德感性与道德理性、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道德顿悟与道德渐悟等。  相似文献   

15.
许浙 《成才之路》2010,(23):3-3
要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自律性,对学生进行道德自律教育。只有把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并应用于德育实践,才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才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自律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学校道德氛围进行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外对此已有探索,但实证研究较少,国内对该课题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在推进我国对该课题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要借鉴国外已有成果,更要厘定学校道德氛围的内涵和外延,探明影响学校道德氛围的诸多因素,开发有效的研究学校道德氛围的心理学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7.
乡城移民家庭作为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如何在道德观念上融入城市,是乡城移民家庭市民化的关键要素。从道德心理学的视阈研究乡城移民家庭城市道德融入的影响因子、道德困惑、道德迁移,建构乡城移民家庭城市道德融入路径,既有理论研究的意义,也有社会实践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个体道德发展是相当复杂的过程,很多因素都对道德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近20年来,西方道德教育心理学领域出现了道德认知与品格教育的争论,其哲学伦理学基础就是规则伦理学与美德伦理学之争。最近,西方道德心理学出现了多种整合的道德教育观,寻求把上述哲学范式的各个方面融合起来。对此,笔者认为,对于第一种观点可以通过教授道德技能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对于第二种观点可以强调通过教学和环境的必要变化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宣告诞生,是人类社会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更是惊天骇世的壮举。在这百年中,中国共产党为社会发展绘就了一幅幅壮美蓝图,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伟大业绩,实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而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新擘画2035年远景目标和"两个一百年"以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把握新时代、接续中国梦、开启新征程指明了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20.
研究道德责任感的形成是个性心理学的现实任务之一。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多,我国心理学者A.И.包若维奇(1968),E.B.苏波茨基(1975),A.Ф.施什金,K.A.施瓦尔茨曼(1968),B.B.托马绍夫(1975),B.З.丘德诺夫斯基(1981),O.Γ.德罗勃尼茨基、T.H.库兹米娜(1967),M.И.包勃涅娃(1978)在他们的著作中曾对国外这些研究作过较详尽的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