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很荣幸和大家一道参加这所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的毕业典礼.我大学没毕业,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离大学毕业典礼这么近.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三个我自己的故事,不讲别的,也不讲大道理,就讲三个故事.  相似文献   

2.
袁驷 《天津教育》2014,(1):26-28
我今天和同学们作一个交流,主题叫“自强不息,修琢人生”.我主要讲自己求学和成长的经历.前四个字“自强不息”是清华校训,校训的后四个字是“厚德载物”,内涵太大了,我讲不了,我讲“修琢人生”.我是以学长的身份和大家交流,不是说教,是和同学们共勉.  相似文献   

3.
哈哈!我就是大名鼎鼎的“开心果”!为什么我是“开心果”呢?因为大家都说,我全身上下都是笑点,不用开口,只要一个眼神就能让人笑得直打滚. 一天,开班会时,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讲个笑话.其实我真的不愿意讲,可是没办法,老师说不讲不行,我只好勉为其难地讲了一个.  相似文献   

4.
中学里的学生,对历史课没有兴趣,是很反常的,当然也不好.我在中学读书时,从十三、四岁至十七、八岁,对历史课很欢喜.老师讲戊戌政变,讲中法战争,讲甲午战争,讲得流泪,我们听得流泪.我是免考进入高中的.那时高中文理分科,我读理科,但在毕业以后,我却进了历史系.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  相似文献   

5.
一次班会课上,我对学生讲<狼来了>.故事讲完了,班级里不仅没有我想象中的凝重,孩子们还嘻嘻哈哈地说笑起来.面对孩子们这番举动,我颇感不解,于是与他们聊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一听说讲故事,小学生往往欣喜若狂,精神振奋.利用这一特点,我在自然课教学中,常利用三、五分钟时间,结合《自然》教材讲一讲科学家的小故事.例如,在《自然》第四册的教学中, 教完《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我讲了英国化学家斯利普特列发现氧气的故事;教学《人的血液循环》时,我讲了英国医生哈维创立血液循环学说的故事;教学《人的营养》后,我讲了荷兰医生艾克曼从米糠中发现维生素的故事……在讲这些小故事的时候,我还用幻灯映出这位科学家的头像与生平简介,并进行必要的实验演示.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还特别注意让学生思考、回答科学家曾经遇到过的问题.譬如讲斯利普特列发现氧气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要给各位讲一讲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讲之前.我先给大家做碗排骨汤.请看,我面前的这排瓶子装了一些白色粉末,我要把这几十个瓶子里的粉末都混在一起,然后再把开水倒进去,搅拌一下.好了!排骨汤完成!谁愿意尝一尝?别害怕呀!就请这位勇敢的男士吧.  相似文献   

8.
一我是怎样重视起乡土教材的我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十几年了.起初,我不重视乡土教材,觉得课本分量够重了,能讲好课本上的东西就不错,增加乡土教材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再说,乡土教材的典型性总归差些,讲它会喧宾夺主,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我最初几年讲课时,老在课本里兜圈.有一年,讲鸦片战争,为了说明当时清政府危机四伏,我照本宣科讲了京畿白莲教、天理教起义,课堂上学生并不注意听.课间,我发现同学们挤在一堆,聚精会神地听其中一个同学讲白莲教的故事:"嘉庆皇爷十八冬,宋庄出个'贼'林清.林清从小学武艺,白莲教里数他凶.纸人纸马剪十万,眨眼之间就腾空……".我一听这观点不对,  相似文献   

9.
"狼"的风波     
每天睡觉前,儿子总缠着我讲《狼和小羊》的故事,天天都要讲,百听不厌.可是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我自己成了"大灰狼"…… 风波是由一张纸条引起的.一次班会课,我给学生布置了举报身边不良现象的任务.我把学生们的"举报"收上来一看,果然问题不少.  相似文献   

10.
孔孟     
相对于孟,我更喜欢孔.孔是个有趣的"子"--热爱生活,讲吃讲穿,时常发点牢骚包括背后讲人小话儿,他还是个狂热的音乐爱好者,喜欢高雅音乐,也喜欢流行音乐,听得兴起摇头晃脑,三月不知肉味--我给张靓颖当凉粉时也没痴迷到这个分儿上.  相似文献   

11.
儿子小的时候对我非常依赖,每天晚上睡觉前,都缠着我给他讲故事,让我厌烦不已.白天工作了一天,难免会很累,有时候再碰上个不顺心的事情,所以睡前讲故事这个功课难免做得不到家,推诿、找借口,能不讲则不讲,儿子便会"嘟"起小嘴躲到一边生闷气,我看了又心有不忍,于是只好给他讲.  相似文献   

12.
我今天讲的主题是,是否存在外星人?能否找到他?怎样与之建立联系?当然我在这里讲的只是我本人接受的一种观点,不一定正确.  相似文献   

13.
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逆反心理也会越强,但我的这个学生的逆反心理却起了积极的作用,使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带动了其他孩子的积极性.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给大家讲一讲.那天语文课讲春联的积累与运用.我讲得很认真,很投入:春节期间挂在门上的对联称为春联,上一句称上联,下一句称下联,横幅称横批;对联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学生们听得很专心,都迫不及待地去朗读.……  相似文献   

14.
时下,许多同志都喜欢讲自己的学校是以学生为本的,讲得很轻易、轻松.我不敢轻易、轻松地讲这句话,在我的理解中,以学生为本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它起码应实现以下几个硬指标.  相似文献   

15.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沁园春·雪"一词我不知教过多少遍,每次都是一支粉笔一本书,我讲学生听.我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索然无味.今年.我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我尝试着运用多媒体的方式教学这首词,结果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午餐过后,总会带孩子去学校西北角的操场上转转,这成了我和孩子们间的默契. 孩子们像一匹匹小马驹,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尽情追逐,翻滚.尔后,又小鸟归林般,围在我的周围,听我天马行空开讲“百家杂坛”.讲小狗“普拉”,讲信鸽“灰穹”,讲《我是一支爱写作的铅笔》,讲童诗……孩子的心飞到了宁静美丽的原野上,在田埂上奔跑,在麦地里撒野……  相似文献   

17.
姜:关于“那一代“的讨论,我看到很多人都在呼吁,希望你能站出来讲几句.   朱:我应该出来讲几句.我一直想写一篇长文,来讲一讲关于“那一代“的事.因为,我还挂着这本杂志编委会主任的名头,但整个“那一代“的策划,以及出笼,我都没有参与过.我想,像这样的文章,特别是涉及到批评于漪、魏书生这些在中国教育界具有崇高威望的老师,要持非常慎重和非常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正关于"我讲了8遍学生还是不懂"的猜想日前,一位新教师向我抱怨:"校长,这个问题我都讲了8遍了,可学生还是不懂啊,怎么办?"我笑了笑,和他作了一些探讨。事后,教师的话始终萦绕在我耳旁,让我思索了很久。讲了8遍肯定有点夸张,但讲了多遍一定是事实。为什么教师讲了多遍学生还是不懂?到底是谁的问题?不妨来一个猜想。先说教师:1.教师在讲到第三遍的时候(尽管不是连着讲3遍),态度一定发生了变化,表情不再那么和蔼,一  相似文献   

19.
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逆反心理也会越强,但我的这个学生的逆反心理却起了积极的作用,使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带动了其他孩子的积极性.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给大家讲一讲.那天语文课讲春联的积累与运用.我讲得很认真,很投入:春节期间挂在门上的对联称为春联,上一句称上联,下一句称下联,横幅称横批;对联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学生们听得很专心,都迫不及待地去朗读.  相似文献   

20.
当今,海内外普遍认为我是演讲家.我却经常讲,世界上没有一个纯粹的演讲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