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片断] 师:《装满昆虫的衣袋》第7自然段写了谁的语言? 生:法布尔父亲的语言。 师:从父亲的语言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父亲非常生气。  相似文献   

2.
[教学片断] 师:《装满昆虫的衣袋》第7自然段写了谁的语言? 生:法布尔父亲的语言。 师:从父亲的语言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父亲非常生气。  相似文献   

3.
一、抓住标题,细细解读师:同学们,课前我们都进行了预习,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读读课题,你关注到了哪个词语?生:我关注到了昆虫。生:我关注到了衣袋。师:把你最关注的词放回课题,再读读。想想课文会围绕课题写些什么内容呢?生:是谁把衣袋装满昆虫?生:他为什么要在衣袋里装  相似文献   

4.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第九册的课文,文章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激励学生从小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相似文献   

5.
《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介绍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喜爱各种小虫子,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教学这课时,老师们都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通过两件事来生动地叙述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教学目标到底怎样确定?教学内容怎样精选?教学环节怎样设计?这些问题的解决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一、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确定———为什么教当前的语文课存在着教学目标确定乱、偏、繁等问题。这样的目标,既不准确,也体现不出年段要求、文体特征,更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那么,教学目标到底怎样确定?除了要关注学情,最根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笔者有幸观摩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宏军老师执教的《装满昆虫的衣袋》(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中,张老师紧扣装满,引领学生围绕文中三处描写法布尔衣袋的句子,进行品读、感悟,一个昆虫迷的形象就丰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张老师的教学,过程流畅简洁,训练扎实到位,效果水到渠成。第一处:装满了与昆虫为伴的童年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 本设计根据学生学习母语的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培养语感,在学习语言中熏陶情感,体验语言文字的内涵,悟出文中之意,文中之情。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设计理念:依据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来考虑,本文的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问题引领,指导读法,读写迁移(本文通俗易懂,特别富有童趣,非常适合感情阅读和读写迁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合作探究在领悟和学习法布尔科学研究精神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引导学生养成联系生活学语文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0.
一 通览全文,“迷”贯一生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齐读课题。 2.课文说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小法布尔是个怎样的孩子啊?  相似文献   

11.
张艳 《考试周刊》2014,(84):44-44
作者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要指导学生从阅读中欣赏文章的构思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指导学生从阅读中领悟典型事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选材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定性:“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那么,语文课堂上如何做才能落实“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根本大计”呢?本文以苏教版第十一册《姥姥的剪纸》为例,谈一谈我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刘勰早在《文心雕龙》中就指出了文章不是无情物,如何领略其中的惰,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文本,从字里行间自己悟出来。用什么方法能够改观大多数孩子课堂中的被动状态,促使他们手脑口并用,真正达到“披文人情”的状态呢?笔者尝试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批注阅读,引导孩子静心地与文本对话,真正往纵深处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了有效甚至高效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4.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童趣十足的叙事性文章,文章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通读全文,既可以从通俗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小法布尔对昆虫的兴趣和喜爱,又可以透过语言文字的本身得到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熏陶。教学本文,一般的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对法布尔人物形象的分析上,感受法布尔喜爱昆虫、执着探索、不懈追求的精神品质。然而在当今语用教学的大背景下,仅把对人物形象的探讨作为惟一的追求目标显然已经是不适合并单一化了。笔者最近又教学此文,从语用的角度对教材重新作了解读,分别从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设计与教学,课堂就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写人的课文有非常重要的育人价值,在教学中要根据写人类课文的特点,紧扣描写人物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的关键语句,有效运用朗读、想象、拓展阅读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实现写人类课文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不是培养懂得语言、谈论语言的人,而是培养使用语言、能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笔者结合学习及自身的思考与实践,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后一篇文章《水》的教学为例,谈谈基于语言文字运用的阅读教学。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指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是阅读教学的宗旨和归宿。要围绕这个核心目标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安排好目标有效达成的言语实践过程,并切实做到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记叙文。它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这两件事充分体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也是文章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须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落实"语言文字运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领悟语言表达的方式,进而把握汉语言文字构成的特性,探索汉语言文字运用的特有规律,建构"汉语言文字运用"的课堂教学新秩序。  相似文献   

19.
《装满昆虫的衣袋》(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充满好奇的两件事,表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由着迷到痴迷的过程。文章叙述比较简单,但语言描写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生动鲜活。  相似文献   

20.
杨孙涛 《新疆教育》2012,(23):104-105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这个表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新课标内容和目标都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特点。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语言文字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