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档案馆馆藏珍品中现存有两封1921年周恩来写给严修的信,这两封周恩来早期书信的内容虽已公开发表, 但关于信的来历和意义却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地方. 这两封信是1955年11月17日天津市的私营商业店员马俊起捐赠的.他在写给周总理的信中说:"一天我在故物摊上,偶然看见一束信札,原来是严范孙老先生家里的,便把它买了下来,在...  相似文献   

2.
《新闻世界》2008,(3):9-9
周恩来的签名很多,因为他曾担任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长达半个多世纪。革命成功后,周恩来担任了新中国的开国总理,但在20世纪50年代初和后来的签名有很大的不同。据曾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人介绍:新中国刚诞生时,周恩来日理万机,由他签发的文件、签批的材料太多,他就按行书的写法,把“周”字写成个三角形.以节约时间。可时隔不长,他收到一位老常员的来信.信中批评他说:  相似文献   

3.
改进新闻,是办好报纸的重要环节。我们党历来重视新闻报道。周恩来同志在1946年11月30日给廖承志等同志的信中指出:新闻必须有特点,如“具体生动”,“报道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改革和建设情况,尤其在事实的描写”等。在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中央宣传部  相似文献   

4.
梁衡 《出版参考》2010,(7):19-20
在中国历史上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个伟人,是一种很特殊的合作关系。两人才华出众又风格各异,长期合作,又和而不同。人们一直在问一个问题:面对毛的错误指责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  相似文献   

5.
观其 《青年记者》2007,(1):72-72
海明威,记者中的作家,作家中的记者,在中国很有人缘. 这可以远溯到中国抗战时期.1941年,42岁的海明威以美国《午报》记者身份,领着同样是战地记者的第三任妻子玛莎来到中国,经香港、南阳、韶关、桂林到重庆.在重庆,先是孔祥熙设宴招待,再是蒋介石"破例"接见,之后是与周恩来的秘密会面.离开中国后,海明威和妻子在新闻报道和回忆中,对周恩来及共产党颇有好感:"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我们和一个中国人谈得无拘无束","我们认为,周恩来是个胜利者,是我们在中国所见过的唯一真正的好人.如果他是典型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话,那么中国的未来将是他们的."尽管蒋氏夫妇"口若悬河般"向他们作宣传,但他们对蒋介石之流没有好感,战事正紧,蒋政府的官员们却生活奢华,玛莎后来更是报道:"蒋是个瘦个子,腰板挺得笔直,穿着一套黄褐色军装,全身无可挑剔,看上去像一具木乃伊."蒋公不幸,在"阳光硬汉"海明威面前,只会愈加衬出自己的"僵硬"、"乏味".  相似文献   

6.
信笔写下这个题目,自己也有点愕然:小小童谣(儿歌)也有历史意义?童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口述档案"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综观我国几千年的童谣史,难道不是一部有声有色的口述史么?从生动感人的童谣中,我们可真切具体地感受到历史脉搏的跳动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轨迹。报载:"乡土文化"成为日常教育内容,幼儿因将教唱上海童谣,以推进民族文化和地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周恩来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鲜为人知的是周恩来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情报系统的奠基人和缔造者,是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的创立者。蒋介石深知周恩来在中共早期情报系统中的作用,他曾对戴笠说":如果我们抓住了周恩来,整个共产党就会垮台。"[1]133周恩来在中共早期情报系统中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对古籍保护作出巨大贡献:在解放战争时期,指示保护藏书楼;建国初期,布置抢救购买古籍;"文革"中,推动古籍的整理保护工作,促进古文献的大发现。  相似文献   

9.
张季鸾的编辑思想与境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季鸾是我国著名的政论家,新闻界之巨匠,曾任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的总编辑,被周恩来誉为"文坛巨擘,报界宗师"。张季鸾与新闻事业30年结缘,辛亥革命后,他先后担任《民立报》分社总编辑、《大共和报》译员、《民信日报》总编辑、《新闻报》北京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原淮安县委)档案馆珍藏着四封周恩来"家书"。这四封信都是从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寄往周恩来总理家乡淮安县委的,内容都是关于总理的"个人家事",都与周恩来的一位亲属有关。这位亲属就是周恩来的八婶母杨氏。可谓:驸马巷情牵西花厅,四封"家书"独因一人。周恩来的八伯周贻奎得过小儿麻痹症,留下腿疾,自己没有经济来源,多年受疾病和饥饿的困扰。八婶母杨氏1877年出生在宝应县天平乡一户农家,  相似文献   

11.
马木 《档案时空》2007,(7):9-10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一方面谋划调集37个师,分兵五路向西安进逼.另一方面又让宋子文通过潘汉年,责备中共不该宣布西安协议,邀请周恩来去奉化继续谈判.毛泽东认为"无人能证明恩来去后,不为张学良第二,不去."为了给蒋介石一个交待,周恩来给蒋复一信,称:"大兵未撤,汉卿先生未返,难以轴身.  相似文献   

12.
正(一)"文革"刚一开始,身为公安部部长的谢富治,与"文革小组"成员遥相呼应,夺了北京市公安局的权。受此影响,北京市公安局有1600多人受到迫害,72人被捕下狱。为鼓动造反派接管公安事务,1966年12月31日,谢富治与周恩来在接见北京政法学院造反组织"政法公社"时,谢富治"突发奇想"对造反派说":你们是不是可以搞一个试点,把西城公安分局完全包下来,由你们去管。"当时,周恩来愤怒地反驳道:"这是你说的,我不能同意!这事你决定不了,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八十五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发表周恩来书信一组,刊登于三月二日的全国各大报纸.其中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九日给宋庆龄同志的电报末尾,署名的下面还有"子皓"二字.这"子皓",本来是发报的时间,即一月十九日,可是有几家报纸却把它排在了另起一行的顶头.这说明,我们的一些编辑同志还缺乏这方面的常识.  相似文献   

14.
王旭馗 《档案与建设》2006,(2):28-29,33
从2006年1月5日开始,为纪念周恩来逝世30周年,淮安的周恩来纪念馆举办了《永远怀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杜修贤摄影作品展》。为此事先我们专程去北京拜访了年届八句的著名摄影师杜修贤。他曾任周恩来专职摄影记者,跟随飞越五大洲四大洋,出访过30多个国家,用他炉火纯青的摄影技艺,摄取了新中国开国总理的音容笑貌、翩翩风度。20世纪60年代,凡是出现在人们视线里的周恩来的新闻图片,大多出自他之手。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一生中,曾经与许多国民党政要结下深厚的友谊,与宋子文,与陈立夫,与张治中,与李宗仁……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周恩来伟大的人格魅力穿越了时空,穿越了意识形态,使残酷的政治坚冰也常常在这浓浓的春意般的热流中融化.在周恩来与国民党政要交往中,最能展现周恩来伟大人格魅力的,莫过于他与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代理副部长、蒋介石的股肱之臣、陈立夫陈果夫的至信之人、长期担任国民党与中共谈判之责的浙系政要张冲的交往.  相似文献   

16.
大凡读过有关周恩来回忆文章的人都知道,周恩来在熟悉的老同志面前,常称邓为"小超";在比他年轻的熟人跟前,有时也遵从他们对邓颖超亲昵的称呼,称之为"邓大姐".  相似文献   

17.
许虹 《中国档案》2012,(6):72-73
在中央档案馆的馆藏中有这样一张照片,周恩来面带微笑站在画面的一侧,他的左侧和身后站着几个人。看到这张照片读者不禁要问,这是周恩来在什么地方和什么人的合影?为什么作为总理的周恩来没有站在中间?其实,这是1960年10月19日,周恩来在北京颐和园与当年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代著名的大学者、经济学在中国最早的传播人严复老先生曾强调提出:为文应以"信、达、雅"为至上。这对我们今天的大众传媒在生产作品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经济领域的新闻报道和专题节目的采制中,仍然是一个应遵循的准则和追求的高度。启发之一:放眼世界以至"信"1901年,严复提出的这个观点,在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实践发展了起来,带来了如今我们国家的富足和强盛,这个几经历史的考问和验证的方向,最终成为  相似文献   

19.
山石 《出版史料》2003,(1):41-41
中国书店经营古旧书业中除有不少宋、元、明、清善本、珍本、孤本外,有时整理书刊时,也能发现一些很有文物、学术价值的器物和文献资料,比如有秋瑾用过的指挥刀、毛泽东给陶北溟的信、周恩来给张申府的信等。十多年前,中国书店收购部的老师傅们在修复《文献通考》一书时,揭完该书衬纸后发现竟是两页残旧古书页,顿使在场的老师傅们眼睛一亮,经研究鉴定,大家一  相似文献   

20.
1951年4月11日,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后,毛泽东批示:"印发全军"。朱德读后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周恩来在第二次文代会上,称赞这篇文章"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在讲话中他推开讲话稿,问魏巍来了没有,"我要认识一下这位朋友",并郑重地说:"我感谢你为我们子弟兵取了‘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正是这篇新闻通讯,让"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