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书法的点画、结构、章法入手,分析了书法艺术表现客观事物美和人格美,从而为欣赏书法作品时提供客观依据,使欣赏者正确地把握欣赏书法的尺度和视角。  相似文献   

2.
欣赏书法美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但很多人在欣赏时只注重作品的平面的、外形解读,而忽视或说不重视作品的深层的、核心的意蕴,就欣赏书法美时应着重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书法艺术经过历代的流传和书家的继承发扬,如今已形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由于其有独特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深受大众的喜爱.那么,怎样使选修书法的学生了解传统艺术的内涵?本文从书法的构成美、意境美、感受美的条件对书法选修课的学习进行论述,让学生明确掌握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而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是感受书法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传统书法教学以技法为主,忽视欣赏的倾向是导致学校书法教学效益不高和学生书法能力发展不全面的主要原因。针对此问题,本项研究基于“大美育”思想提出“书法欣赏教学”法,并用实验法证其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书法欣赏教学比传统的书法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书法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书法的价值不仅在于写得一手好字,更大的价值则在于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观察体悟,在欣赏中开掘书法之美;实践训练,在尝试中再现书法之美;多维互动,在评价中辨析书法之美,从而在强化书法教育中,提升汉字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书法欣赏是中国书法创作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书法中的线条所包含了作品的众多因素,所以对线条的理解是书法欣赏的主要部分。线条在书法作品中呈现的朦胧美,同时线条又是书法作品的艺术语言,线条在书法作品中体现的美和情感、线条中的“气韵”和线条的时空特性,都是我们欣赏书法作品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略论书法欣赏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健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6):104-107
书法欣赏是整个书法创作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欣赏者面对书法作品所进行的一种审美感受活动。相对于其它艺术门类的欣赏来说,书法欣赏又表现出自身的审美特点,具有再创造与再评价、抽象性、情感性、模糊性、共同美等重要特征。只有把握了这些艺术特征,欣赏主体的创造性才能在书法作品欣赏过程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获得理想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恒 《文教资料》2007,(28):42-44
书法欣赏是欣赏者对书法作品作出的审美再创造。通过欣赏书法,净化心灵,获得美的享受,学书者也可以开拓眼界,从别人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从而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使自己避免走弯路。书法欣赏的过程是欣赏者通过书法的"形象"去认识、感悟作者的创作意思、审美情趣以及作品意境的一种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9.
书法欣赏是一种审美行为,是欣赏主体对欣赏客体的美的发掘与汲取,是提高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与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当代大学生书法欣赏中的几个问题,并指明了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小学三年级为毛笔书法教学的起步阶段,考虑到书法课程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带领学生接触古典碑帖,培养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在欣赏碑帖、主动读帖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基本笔画以及含有这些基本笔画的独体字、合体字的练习,在练习中体会书法的笔法美、结体美、章法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要实施绿色评价,正面引导,呵护孩子学习书法的积极性,逐步形成自主学习书法的能力和习惯。  相似文献   

11.
书法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艺瑰宝。中学书法教学以传授书法基本理论、培养训练学生基本技能为主要任务,同时书法教学又是艺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蕴涵着美育因素。中学书法教学过程应有意识地挖掘美育因素,渗透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实现"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书家总是把独特的风格作为艺术美的追求目标。书法艺术美既可以与文辞联系起来欣赏,使书法美与文辞美交织渗透,也可以撇开文辞去领会它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3.
    
蔡澜 《新读写》2009,(7):128-128
启功先生的书法,一向并不欣赏。但是,在办公室中却挂着老人家的对联。 粗笔之中,夹着非常瘦细的线条,虽然显得极不调和,但也变成启功书法的特点,这对对联没有这种毛病,看来很美。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书法对传统文化、姊妹艺术兼容并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审美意趣和高品位.中国书法艺术的欣赏是一个以整体到局部,又以局部到整体的复杂的审美观照过程,也即是对其线条美、造型美、章法美、风格美的欣赏.这种欣赏,既有侧重理性的真鉴,又有侧重感悟的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同志说:“欣赏活动本身,也具备艺术创作的意味。”的确是这样,书法欣赏也是一种艺术再创作。从审美的角度来讲,我们在进行书法欣赏时,不能也不应该只停留在浮光掠影的一瞥和被动的接受,而应该在审美过程中,尽力捕捉审美客体(即书法作品)本身美之所在,充分发挥美感认识中的直观、联想、理解的作用,去发掘、去撮取、去感受体现在书法作品中的形象美与意境美。提高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只要肯做“有心人”,长期不懈,总是能达到目的的。如何提高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呢?主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从书法艺术本身来探索,要做到“多  相似文献   

16.
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写字良好习惯的最好时期,而良好的书写习惯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应使学生接受正规的铅笔书写训练,求全求美;中年级在练字基础上欣赏书法,体会书法的意境美;高年级时用书法理论指导书写实践——练,通过多练,字才能写得规范、漂亮,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王淑新 《中国教师》2011,(16):53-55
<正>书法除了做为语言交流的符号外,还是表现出生命特征的艺术。书法由基本笔画构成,其艺术美自然蕴含在每一个点画之中。书法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学会欣赏、学会体验,从中领悟书法艺术的真谛。一、运用"取象比类",引导小学生欣赏笔画的自然美1".取象比类"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8.
正古今对于书法的品鉴文章很多,从某一个角度来看其观点都可成立,但也给人们的欣赏、品鉴带来干扰。书法也是事物的一种,同样由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构成。书法的物质方面就是书法的技术层面,即技法。技法由三部分组成:点画、结字、章法。书法的精神方面即书法作品的格调,或称气息、品格、境界。下面,我就书法品鉴、欣赏的方法,具体分析下什么样的技法与格调是美的、雅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书法是节奏化的自然,表达着对生命形象的要见,是反映生命的艺术,是表达作情感,抒发意气的载体,是沟通作与欣赏交流和对话的桥梁,它有着独特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20.
汉魏间之旧体书法——章草、楷书,高古而质朴,谓之"古质";东晋中期经王羲之革新出的新体书法——楷书、行书和草书,则呈现出一派新妍之貌:流美妍丽,飘逸洒脱,婉转纵逸,"文质彬彬"。这一崭新的书法意象与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审美时尚、文艺思潮、欣赏人格个性之美、尊重自我价值等时代主题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