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钛酸锶钡(BSTO)与质量分数为55%的MgO混合的基础上,进行了Al2O3掺杂的系统研究.随Al2O3掺入量的增加,BSTO/MgO材料的介电常数减小明显,损耗先减少后增多,调谐性先增大后减小,但过量的Al2O3掺杂使得材料的调谐性降低.当Al2O3掺杂量为mol(Al2O3)=0.5%时,介电损耗达到最小,为2.0×10-3(10KHz),介电常数调谐性达14.1%(4kV/mm).利用电介质理论分析了Al2O3对BST/MgO材料介电性质的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的渗硼温度和渗硼时间对9Si Cr钢渗层厚度及表面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从渗硼层综合力学性能和对基体性能的影响等因素综合考虑,9Si Cr钢最佳的渗硼工艺方案为渗硼温度880℃,渗硼时间5h,渗层厚度达到74.0μm,表面硬度为1450HV。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外墙外保温技术发展的情况,通过对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内保温对比分析,提出在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时的选材原则,为我国建筑节能提供性能优良、稳定、安全的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根据SPCC 0.55mm冷轧样再结晶温度区间设计了6种罩式退火工艺,并对6种工艺下退火钢板进行显微组织分析,测定了6种退火工艺及包钢退火工艺下成品板的r值、△r值等力学性能,发现第一个台阶温度575℃时r值最高,达到1.7左右,△r值最小,达到0.08左右,并且这个温度正是冷轧织构刚刚完全转变为再结晶织构的温度.实验结果表明:控制双台阶退火工艺中第一台阶的保温温度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深冲性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自然高温环境下5 km越野跑对红细胞MDA含量和SOD活性变化,了解自然高温环境下5 km越野跑对红细胞造成的影响.方法:抽取学员18名,随机分为室温组、高温组.室温组在室温28℃.湿度50%的环境下进行5 km越野跑;高温组在地面温度为40℃的环境下进行5 km越野跑.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 h,抽取5 ml肘静脉血m进行红细胞MDA含量和SOD活性的测量.结果:自然高温环境下进行5 km越野跑后,红细胞MDA含量较安静状态非常显著升高(p<0.01),运动后3 h下降显著下降至安静水平(p<0.05),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SOD活性较安静状态时显著下降(p<0.05),运动后3 h也基本恢复活性与安静状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然高温环境下的5 km越野跑可能使红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红细胞氧化刺激损伤增加,氧化应激对红细胞的损伤作用可在运动后3 h消除.红细胞氧化损伤增加可能是自然高温环境中进行5 km越野跑,有氧耐力下降更快的原因之一.自然高温环境下训练更应重视训练后的恢复和抗氧化剂的营养补充.  相似文献   

6.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及电化学测试,研究了热处理对Al-Zn-Mg-Cu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10~490℃范围内,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粗大的平衡相逐渐回溶,合金经450℃固溶1h后,MgZn2相溶解比较充分,合金硬度逐渐增大,进一步提高固溶温度,合金硬度下降.450和470℃固溶处理后合金腐蚀电位的正移效果明显,说明晶界析出相越离散,则合金的耐蚀性越好,同时致密的合金组织有利于改善Al-Zn-Mg-Cu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介绍用于外墙的保温材料的种类及性能特点,通过对膨胀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和玻化微珠无机保温砂浆建筑保温系统的特点分析及对比,得出各保温系统在运用中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室内实验的方法,于2006年2月25日~2007年4月20日,对威宁趾沟蛙(Pseudorana Weiningensis)早期胚胎发育(尾芽期~鳃盖褶完成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设温度组(16℃℃、18℃、20℃、22℃)下,温度越低存活率越高(84.3±13.28%),其孵化率在22℃时最大(91.42±3.35%),发育历时和积温与所设温度呈负相关.由变温组的数据表明,采用变温培养,其胚胎发育的历时要比恒温培养短约0.94±0.93h.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采取4℃冷藏和-4℃冷冻2种方式分别贮存叶菜类、瓜果类和根茎类蔬菜,在不同时间分别测定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呈增加趋势,贮存时间越长,增加越为显著;硝酸盐则逐渐降低.贮存时间相同时,与冷冻保存相比,冷藏条件贮存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增加速率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热处理对FeCoNiAlCrCu0.5高熵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摩擦性能的影响,对合金样品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利用球盘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干摩擦实验,研究了FeCoNiAlCrCu0.5高熵合金经575℃、685℃、875℃及1 000℃热处理后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热处理后合金出现富Cu相β和贫Cu相γ;随着载荷的不断增加,合金的磨损逐渐严重.热处理后偏聚于晶界的富Cu相β使得FeCoNiAlCrCu0.5高熵合金整体硬度分布不均,降低了合金整体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钛酸镁陶瓷的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钛酸镁陶瓷具有优良的微波介电性能,是一种高性能微波介质陶瓷;本文章阐述了掺杂对钛酸镁微波介质陶瓷烧结和介电性能相关方面影响的进展.从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实际生产的需求来看,寻找能同时满足改善该类陶瓷介电性能和降低该类陶瓷的烧结温度两个条件的添加剂,仍是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航空发动机空心涡轮叶片陶瓷型芯的3D打印难题,研究基于图像投影的复杂结构陶瓷型芯光固化成型(mask-image projection stereolithography,MIP-SLA)方法。搭建MIP-SLA工艺系统平台,对陶瓷浆料的制备和打印工艺参数的配置进行研究。分析利用球磨机将光敏树脂和陶瓷颗粒进行混合制备陶瓷浆料时,光敏树脂类型、固相含量、陶瓷颗粒粒径、分散剂含量和球磨时间对陶瓷浆料性能的影响。对不同配置参数下的打印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确定的最佳打印工艺参数进行打印效果验证。  相似文献   

13.
系统研究了晶粒尺寸对铁电性、相结构、晶格动力学和光致发光等性质的影响.研究了择优取向钛锆酸铅铁电薄膜异质结构的取向机理、光学常数以及电学性质,并采用建模的方法分析了影响铁电薄膜红外探测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应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MgO颗粒CO2吸附过程流动与传输特性进行模拟。基于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孔隙率和粒径对颗粒内渗流速度、CO2浓度、CO2吸附速率和MgO颗粒固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沿流动方向颗粒内CO2浓度与颗粒转化率逐渐递减;在相同时间下,颗粒粒径越大,颗粒内渗流速度和CO2浓度越低,转化率和吸附速率越低;相同粒径和相同时间下,孔隙率越大,CO2浓度和MgO固体转化率越高,平均吸附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ActiGraph GT3X对网球运动等非周期性运动能量消耗进行测评,建立适合网球运动能耗预测的回归方程,从而丰富ActiGraph测量体系.方法:以K4b2测量值作为校标,分别在拍柄、持拍手手腕外侧、腰部髂肌外侧、大腿中央前侧和脚踝外侧(持拍手同一侧肢体)各佩戴一个加速度计(ActiGraph GT3X),同步对网球运动中不同球速下(30 km/h、60 km/h)的原地正、反手击球,侧向移动正、反手击球,向前移动正、反手击球,侧向移动正反手交替击球和模拟自由单打的运动过程进行监测.结果:腰部、大腿和踝关节部位GT3X的EE和MET预测值存在明显低估,与K4b2测量值一致性较低;手腕和拍柄部位GT3X的EE和MET预测值存在明显高估,与K4b2测量值一致性较低;研究建立了2个网球运动能耗预测回归方程,经检验其预测值与实测值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用ActiGraph GT3X对网球等隔网对抗运动项目进行监测存在显著误差,EE和MET的预测存在明显高估或低估的现象;基于ActiGraph GT3X所建立的能耗预测方程能对网球运动进行有效的运动监测.  相似文献   

16.
利用传统固相烧结法制备功能介电陶瓷材料CaSrTiMnO6 (CSTM). 里瓦尔德精修结果表明,该陶瓷具有单钙钛矿结构,属于pnma空间群. 在CSTM陶瓷的介电谱图中,只出现了一个介电弛豫峰,本文利用混价结构机理和归一化键长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种现象. 在333~453 K的温度区间内,介电常数在低频下稳定地保持在4 000左右. 这种性质说明该陶瓷材料在高温低频下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新型块体非晶合金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块体非晶合金有着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因此,在科研和工程应用上有着较好的前景。本文通过对块体非晶合金制备方法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新型块体非晶合金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晶型和晶粒尺寸的氧纳米化铝纳米薄膜;通过XRD及AFM分析表征了烧结温度对纳米氧化铝薄膜的晶型及颗粒尺寸变化的影响。在900℃烧结时,氧化铝结构薄膜样品以非晶相和γ-Al2O3共存,颗粒尺寸50纳米;当烧结温度为950℃时开始向θ-Al2O3转变,颗粒尺寸几乎不变,有小颗粒生成,1050℃时基本完成θ-Al2O3转变,颗粒尺寸15纳米,1200℃时基本完成向α-Al2O3的转变,颗粒尺寸20纳米,在晶型转变过程中其晶粒尺寸由大变小而后再变大。  相似文献   

19.
钴酸镍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析出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活性,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非贵金属电催化材料。文章以碳纤维纸为基底,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对纳米结构钴酸镍的生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别考察了生长温度、前驱体浓度和配比、生长时间对产物的形貌、尺寸、物相结构、OER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在生长温度100℃、生长时间5h、镍钴比为2:1时所获得的多孔片状钴酸镍纳米结构具有最佳的OER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