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从正面报道”——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听得最多的一句话。的确,我们的事业,虽然碰到不少困难和挫折,总是在发展,在前进。多从正面报道,反映了我们事业的本质和主流,能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坚定对未来的信心。向新闻工作者提出“多从正面报道”的要求,其真理性是无可置疑的。但多年来,在按这一要求报道的实践中我感到有的同志,特别是负责“把关”的同志,对“多从正面报道”的“多”字,在理解上似乎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2.
这里说的“热点”:通常是指群众十分关注的集中议论的问题。议论的问题大到涉及国家大事,国际事件;小的方面则能触及到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人们在议论中评头品足,有褒有贬,有的欢喜,有的有意见甚至说三道四、有气有怨,等等。 市地报纸处在基层,有与群众接近的优势,应离生活近些再近些。当记者既要知道当地群众当前最  相似文献   

3.
汪波 《传媒观察》2006,(2):33-34
“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这两个互为相对的孪生词语对中国的新闻媒体管理、采编从业人员和理论研究都可以说是耳熟能详,脱口而出的术语了。如果追问一下人们挂在嘴边的“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到底是指什么时,其大部分概述可能就是:“正面报道”就是“报道正面”,就是指报道“好人好事”;“负面报道”就是“报道负面”,就是指报道“坏人坏事”。正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新闻管理部门在监督新闻媒体工作时可以简单地统计出,每月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正面报道”为百分之多少,“负面报道”又为百分之多少。一些西方人士也据此引发出中国的新闻界只准报道“正面——好的”消息,不准报道“负面——坏的”消息的议论。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新闻媒体应以正面报道为主,始终高扬时代的主旋律———对这一点,新闻界的同仁们早已有共识,并一直在努力实践着。近几年来,随着正面报道的日益被重视,许多编辑、记者在深感责任重大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切感受到了正面报道的“君家妇难为”;似乎总有人爱跟正面报道过不去,不管你报道什么,也不管你如何报道,他总能挑出“毛病”来。比如,你报道某个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有人便会说:“这应是最起码的要求,也值得报道?”你报道某个先进人物为顾“大家”而舍“小家”,又有人会说“舍小家也是失职,为何还要提倡?”你报道某地方领导为兑现拖欠教师…  相似文献   

5.
以正面报道为主,是我们媒体宣传的基本原则。但是,有些正面报道存在“忽悠”读者的现象,影响了正面报道的声誉和传播效果。“忽悠”,就是用溢美之词、夸大之语、虚伪之言,使人在亦醉亦晕中上当,达到骗人的目的。“忽悠”,是绚丽的肥皂泡:“忽悠”,是裹着糖衣的毒药。“忽悠”的本质是售假,“忽悠”的目的是骗人。把“忽悠”用之于报道。则是美化行为、拔高经验、夸大成果。因其裹着丽衣、拌着蜜语,所以听起来悦耳,看起来艳丽,品起来香甜。待到发觉上当时,已经中毒不浅了。  相似文献   

6.
党和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历来提倡以正面报道为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工作,主流总是好的。因此,我们党报人的新闻报道工作也必然是以正面报道为主,力求把社会上、人民中正面的事实充分挖掘、反映出来,使人民受到鼓舞和教育。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有不少读者向我们反映:  相似文献   

7.
正面报道与报道正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这个标题,不是玩文字游戏,也不是绕口令,从事新闻工作的人,现在对什么是正面报道真是越来越迷惑了。有时候我们报纸一篇批评性报道刚出去,相关部门单位的同志便来电要求:“以正面报道为主啊,少搞负面报道!”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常态的社会中。只有尊重媒介。使其发挥客观、公正、平衡地传递信息的功能,才能达到环境监控、社会协调和文化传承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前段时间,南方都市报记者得到一份大亚湾区政府印发的内部文件,大致内容是,为了鼓励媒体记者、全区通讯员对大亚湾区建设的成绩成就的正面报道,设立奖金重奖媒体记者和通讯员.其中,中央级媒体每篇报道最高奖1万元,而市级媒体最低可得100元.  相似文献   

10.
以正面报道为主一直是我国新闻宣传事业遵守的准则之一。在强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今天,正面报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直接关系着舆论引导效果的好坏。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正面报道手法不论是新闻性还是宣传效果都大打折扣,对观众的影响力日益下降。当前在进行正面报道过程中,打破传统桎梏,降低高高在上的视角,敢于逆向思维,学会“旁敲侧击”,不失为一条提高正面报道宣传效果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11.
由于多年来一直从事电视评论的报道工作,所以经常触及批评性报道,源于实践的体会和认识,搞好批评报道,一定要从建设性的心态出发,创意与操作既是疾恶如仇,又是与人为善的;既是对人的,更是对事;既是有典型性的,又是有普遍意义的。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一直把“反面问题正面做”,作为批评报道所追求的目标,使舆论监督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资讯发达的今天,每天各级各地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新闻数量越来越多,所包容的内容纷繁复杂。仅按照新闻事实的意义来划分,新闻选题可以分为正面选题、中性选题和反面选题。中性选题是指一般信息性选题,如社会趣闻、科技动态、娱乐化新闻、体育消息等等。反面选题不用多说。而正面选题主要是指对社会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贤杰 《记者摇篮》2010,(5):27-27,29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新闻宣传的一项方针。无论何时,正面报道在新闻宣传中的主角地位不容否认。正因为这样,正面报道容易出现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注意。  相似文献   

14.
正面报道、成就性报道之所以难做,关键在于这类报道往往缺乏新闻性,容易陷入"炒冷饭"的境地.而偏狭地理解"正面"和"成就",也使报道易取宏观视角,采用宏大的叙事方式,从而缺乏阅读亲近感.  相似文献   

15.
省里开"两会",众媒体憋足了劲,报道新意迭出,精彩纷呈,鼓舞人心.  相似文献   

16.
新闻应该是有“眼睛”的,否则就不存在我们常说的敏锐与不敏锐了。于是,怎样寻找与发现生活,就成了新闻理论与实践永久性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3年4月20日注定会成为一个历史性的日子。这一天,中国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对外公开了非典疫情,谣言随之嘎然而止。从此全国民众每天沉静地从官方新闻媒体获知真实的消息。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党和政府、人民喉舌工具的社会主义新闻媒体,必须坚定不移地弘扬主旋律,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坚持以正面宣传报道为主的方针,任何对此有质疑乃至否认的态度都是非常危险的。如何把认真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与人民群众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去进行正面宣传,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应该时刻考虑  相似文献   

19.
戴恒曙 《新闻世界》2009,(11):89-90
“负面报道”是通过反映和暴露社会阴暗面,来达到促使公众警醒、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负面报道”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媒体的报道思想、报道角度、报道手法。在新闻实践活动中,记者编辑如果妥当地处理“负面报道”,就能够发挥“负面报道”的正面功能,对公共利益以及社会健康运行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易飞  钟贤 《新闻前哨》2003,(1):12-12
舆论监督报道,俗称批评性报道;正面报道,俗称表扬性报道。这是狭义的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以正面宣传为主,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就是这个意思。广义地说,舆论监督报道不能称之为批评性报道,它也是正面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鞭挞丑恶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弘扬正义,其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本文只对狭义的部分作一些探讨。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追求新闻的本质真实是每个记者的使命。然而,新闻报道中的失实现象一直无法杜绝。舆论监督和正面报道都概莫能免。很久以来,正面报道的真实性被忽略,甚至有人认为正面报道不存在真实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