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汪精卫叛国投敌的原因有三 :特定历史条件下与蒋介石的权力争夺和政见分歧是内因 ,日本的“扶汪弃蒋”诱降政策是外因 ,汪精卫特殊个性和其阶级基础是根本原因。三个原因的合力致使汪精卫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公开逃叛。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汪精卫叛国投敌的原因有三:特定历史条件下与蒋介石的权力争夺和政见分歧是内因,日本的“扶汪弃蒋“诱降政策是外因,汪精卫特殊个性和其阶级基础是根本原因.三个原因的合力致使汪精卫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公开逃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蒋介石真心主和、汪精卫利用了蒋介石的主和线索、汪精卫叛逃后蒋介石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了汪精卫叛逃并非蒋介石精心设计的一个陷阱。  相似文献   

4.
作者认为日本诱降蒋介石当在侵华之初,而非相持阶段,诱降原因为日本“速决战”的战略需要、蒋的两面性、日“不宣而战”等等,日本诱降失败原因有日本和平条件过于苛刻,有损蒋集团的利益、举国一致拥护抗战、蒋个人较强的民族思想、英美对蒋集团的支持,增强了蒋抗战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有求必应     
《历史学习》2004,(10):36-39
编辑老师:您好。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个题目,不知怎样理解,敬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为我解答,好吗?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集团与汪精卫集团的矛盾实质上是A.抗战派与投降派的矛盾B.英美与日本争夺中国的矛盾C.国民党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D.爱国者与卖国贼之间的矛盾抗战期间,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分别投靠英美帝国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并维护其在华利益。我认为这只是两个集团维护其利益的权宜手段或说是策略,并非其根本目的。所以,我想答案应选C,而提供的答案是B。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姜雅莉2004年4月29日编者简复:抗战派与…  相似文献   

6.
张殿兴 《历史教学》2007,2(12):50-54
汪精卫离开重庆之前,蒋介石对其与日本的勾结是有所察觉的,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汪叛逃至河内的最初一段时间里,蒋为争取汪"回头"是尽了力的,希望汪能够断绝与日本的联系,暂时出游欧洲.尽管汪精卫在局势不明朗之时也曾有游历欧洲的"一闪之念",但强烈的领袖欲与长期的压抑感,以及对抗战前途的错误估计和对日本帝国主义不切实际的幻想,驱使他继续与日本进一步勾结.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蒋采取断然措施,却误中副车.尽管此后蒋又做了种种努力,但都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7.
汪精卫离开重庆之前,蒋介石对其与日本的勾结是有所察觉的,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汪叛逃至河内的最初一段时间里,蒋为争取汪"回头"是尽了力的,希望汪能够断绝与日本的联系,暂时出游欧洲.尽管汪精卫在局势不明朗之时也曾有游历欧洲的"一闪之念",但强烈的领袖欲与长期的压抑感,以及对抗战前途的错误估计和对日本帝国主义不切实际的幻想,驱使他继续与日本进一步勾结.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蒋采取断然措施,却误中副车.尽管此后蒋又做了种种努力,但都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8.
对皖南事变研究中两个问题进行再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一,过去许多研究者认为对日妥协投降是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的重要原因,作者认为对日妥协投降不是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的重要原因:首先,皖南事变发生前,德、日、意三国同盟成立使英美和日本的矛盾正日趋激化,在这种有利形势下,亲英美派的蒋介石不可能对日妥协投降;其次,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自身安危受到严重威胁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主要倾向是抗日;最后,从历史发展的事实看,日本的诱降活动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第二,关于皖南新四军失败的责任问题,有人认为皖南新四军失败应由项英负全责,也有人认为皖南新四军失败的主要责任在中共中央,作者认为皖南新四军的失败项英应负主要责任,但不是全部;中共中央对皖南新四军的失败也负有一定责任.  相似文献   

9.
一九二七年四月一日,汪精卫从海外回到上海。在上海他曾同蒋介石就分共问题进行了密谈,上海《申报》和天津《国闻周报》对此都有过报道,并披露出密谈达成的四点协定。对此,一些中国革命史讲义和有关论著认为密谈所达成的这四点协议,是汪精卫后来发动“七·一五”政变的前奏曲;有的则语焉不详,难辨真伪。因此,有必要对此事作出辨析。  相似文献   

10.
<正> 汪精卫是个大汉奸,大卖国贼这已盖棺定论了。他身为国民党副总裁竟然在抗战初期叛国出逃充当汉奸,并在南京成立傀儡政府,做了代主席兼行政院长,成了头号汉奸和卖国贼。对于汪精卫叛国投敌的原因,史学界已有不少的分析和论述。笔者认为汪精卫叛国投敌是各  相似文献   

11.
1940年日蒋在香港、澳门的秘密“和谈”,日方代号称之为“桐工作”,又称“宋子良路线”。这次“和谈”在绝对秘密的情况下,持续了近一年之久,是抗战时期日蒋“和谈”中的一次突出事件。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论述。抗战时期,日本为灭亡中国,在实施武力征服的同时,对蒋介石政府的政治诱降活动,始终没有间断过。1940年,因其推行“桐工作计划”而使诱降活动达到了高峰。日本之所以主动地开展诱降蒋介石的“桐工作”,同当时日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时间、标志和原因;日本帝国主义战略方针的改变;汪精卫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野蛮的经济掠夺、奴化教育和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沦陷区人民反对日伪殖民统治的斗争。  相似文献   

13.
蒋介石、汪精卫五次离合的缘由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蒋介石和汪精卫在1925年至1939年间五次分合的原因与性质作了客观分析,文章指出蒋、汪矛盾除了权力之争外,还有联共与分共、抗日与降日诸因素促成。  相似文献   

14.
汪精卫测字     
赵云德 《现代语文》2005,(11):18-18
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的诱降下,亲日派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当了汉奸。在日本人的卵翼下,当上了伪国民政府主席,但他防人暗算,一直心绪不宁。有一天,他穿上便服,上街散心解闷。他看见路旁有一个测字摊,写着“字有三解,可知一生”八个大字,他就随手抽一个“哥”字,请测字先生给他占算。测字先生说:“哥者,两‘可’相连,第一解:可父可师;第二解:可敬可佩。”汪精卫听后觉得自己地位显赫,确实“可父可师”,又想起少年时曾有行刺清摄政王的壮举,也的确可敬可佩,认为测字先生确实有水平。于是便急不可耐地向测字者追问“哥”字的第三解,测…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日爆发的“中山舰事件”(亦称“三二○事件”),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之_一。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党史界对这段历史做过不少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对蒋介石发动这次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汪精卫的矛盾发展,则缺乏研究。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的先辈。一九二六年国民党“二大”,汪精卫以最高票数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执行委员,出任国民政府主席兼黄埔军校党代表。蒋介石当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第一军军长,“二大”时以248票仅差汪一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日本诱降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反蒋势力的军阀阎锡山,是日本迅速达到其灭亡中国目的的重大步骤之一。文章认为导致这项活动未遂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日本及南京汪伪政权无力履行诱降条件;阎锡山恐承担汉奸之污名;中国共产党对阎统一战线策略的正确;上、下级关系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极为错综复杂。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的关系是抗日战争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的一个重要侧面。认真剖析这一时期蒋、汪集团之间的关系,对于全面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是十分重要的。一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战争初期,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即亲英美派蒋介石集团和亲日派汪精卫集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采取了不同的政治主张。英美派蒋介石集团的基本主张是联共抗日。7月17日,蒋介石代表国民政府在庐山发表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这是国民政府多年来在对日问题上的第一次正确的宣言。日寇进攻上海后,8月14日,国民政府又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在行动上,蒋介石集团这时抗战也是比较积极的,曾经组织了规模较大的平津战役、上海战役、忻口战役等,给日  相似文献   

18.
汪精卫之死     
《历史学习》2010,(12):20-20
关于汪精卫的死因和经过,20世纪80年代就有蒋介石谋害汪精卫致死说。根据《周佛海日记》,汪精卫确死于日本名古屋。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十八日,汪精卫及其追随者脱离重庆,潜赴河内,与日酋近卫相呼应,发表投敌卖国声明,公开叛国投敌,尔后,成立卖国政府,疯狂镇压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充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鹰犬,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相似文献   

20.
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后,经过与日本军国主义者密谋策划,于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建立了伪政权。这个集团为了以继承中华民国的法统自诩,在政府名称,机构设置、“国旗”制式等方面,都采取了与原南京国民政府相同的形式。下面仅从汪伪政权所谓“国旗”的确定过程,剖析汪精卫的汉奸、卖国贼嘴脸。汪精卫集团叛逃不久,于1939年5月28日向日本政府提出了所谓《关于收拾时局的具体办法》,其中提出:“不变更法统,不改国旗”。但日本政府对汪的请求不予批准。同年6月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