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礼记》记载的居住方式及相应的孝道观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人神共居"的居住方式,人的神灵信仰决定了宅居的空间布局、人们的公共生活和日常实践,引申出"尊宗祭祖"和"生育后代"的孝道观,体现出超验性的特征;其二是"同财共居"的居住方式,宅居和家庭财产都遵循宗法的"亲亲""尊尊"原则,这有利于子女对父母的"孝养",发展出以"敬亲""谏亲"等为内涵的孝道观,呈现出经验性的特征;其三是"异财分居"的居住方式,为此曾子将孝一分为三,扩展了孝道的涵容量。居住方式和"孝道"观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礼记>是我国战国至秦汉之际儒家学者解释经书<仪礼>的文章辑录,其广博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儒家政治、哲学、伦理、教育等思想,是古代儒家文化典籍中的精品.<礼记>的美育思想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深入挖掘<礼记>美育思想遗产,去芜取精,为当代美育实践提供借鉴,推动当前以美育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礼记>的美育思想主要表现为:一、以伦理美为系统的美育架构.将人伦关系从日常生活泛化到国家的政治治理中,主张在政治统治中充分发挥伦理道德善化民心、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二、以和谐美为核心的美育理念.追求人与社会乃至自然天地的和谐,表达了儒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按照天地运行的法则行事的传统理念,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以和谐为美的育人理念.三、以礼乐美为手段的美育途径.通过美的礼乐教化万民,引导人们向善,让人们在艺术的审美过程中认同礼义的合理性,使治理国家变得审美化,达到和谐的"大同".  相似文献   

3.
康娟娟 《文教资料》2013,(34):96-98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全球经济竞争的制胜点取决于科技和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因此教育在新的时期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尤为重大。《礼记》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内容包罗万象,门类庞杂,尤其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站在哲学高度,结合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及当今的现实,侧重于伦理道德方面教育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礼仪文化和典章制度书籍,其编订者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此书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  相似文献   

5.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6.
7.
8.
《礼记》认为,礼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辨”和“别”。通过对这些社会关系进行“辨”和“别”,对社会成员的身份和等级进行确认,从而使整个社会秩序井然。《札记》认为,礼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而中庸之道则是在实行礼治的过程中所应持有的原则。《礼记》并不是主张回到大同之世,而是以礼治为立足点,努力实现小康之世,这才是儒家理想的和谐社会图景。  相似文献   

9.
孔颖达《礼记正义》对《礼记》的教育思想进行讨论并加以发挥。整体看,《礼记正义》主要围绕教育的内涵、教育的内容、教育者、受教者等4个方面,阐述了教育“化民成俗”的政教内涵及其政治意义;明确了教育内容就是儒家经典;特别强调了教育者必须兼备学识、品德两方面的素养,以及在具体教育活动中“师法”得当的重要性;也要求受教者尊师重道,努力勤学儒经并践行圣人之道。  相似文献   

10.
《孝经》作为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传统孝道的一部经典著作,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孝的内涵及其内容、孝的功能以及如何行孝等一系列问题。传统孝道,不仅是维护古代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而且时至今日仍然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它始终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引以为傲的重要品质。《论语》中孔子的孝道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个人层面是为人之本,社会层面是秩序之源,国家层面是立国之基。研究《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分析孝道传承的现实问题,阐释传承孝道的重要性,探讨孝道传承的路径方法,对提高当代人道德修养、促进社会和谐、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跃武 《考试周刊》2010,(45):43-43
初中课文《散步》是一篇孝道教育的好教材,它在帮助学生认识孝道内涵、明白孝道意义、实践孝道行为等方面指导功能显著,对于当前弘扬孝道文化、倡导敬老养亲、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现就该文所蕴含的孝道内容,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孝道启示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锷 《文教资料》2001,(3):112-119
孔颖达(574-648)字冲远,唐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人。隋大业初举明经,授河内郡博士,入唐,太宗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累迁国子博士、给事中、国子祭酒,封曲阜县男,是唐代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孔颖达与颜师古、贾公彦等人融合汉魏以来南北朝经学家之注解,撰定《五经正义》180卷,即今《十三经注疏》之《五经正义》,又撰有《孝经义疏》等。 《礼记正义》70卷,是孔颖达与国子司业朱子奢、国子助教李善信、太学博士贾公彦、太学博士柳士宣、魏王东阁祭酒范义■、魏王参军事张权等共撰。贞观十六年(642),又与前…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和《史记》的孝道思想,主要包括"尊敬"、"奉养"、"承志"、"立身扬名"、"安葬追念"等内容和规范。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孝?司马迁主张,要尊敬和顺事父母,对父母应该竭尽全力奉养,奉养父母是子女的义务,要继承父母志向,完成父母遗愿,要努力建功立业,立身扬名,以光耀祖宗和父母,父母仙逝,要"持丧"、"侍丧"、"居丧"、"服丧",以礼安葬,守孝追思,在兄弟之间应该"孝慈"、"孝悌"。司马迁严格恪守孝道,并因孝道而成就了自己和《史记》。  相似文献   

15.
乐在教化人民的过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本文在这里对历史文献《礼记·乐记》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具体阐述了乐教思想:1.乐的本质;2.乐教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礼记>蕴含"自然哲学"思想,用自然界变化原理与规律来解释礼俗制度,找出中国礼制的科学根据,这无疑是<礼记>一书的思想光华之一.礼俗的各种规定,既不是完全出于迷信,也不是出于主观随意性,而是出于谢答天地之恩、祖先之恩,效古代朴实风尚,仿大自然各种规律而制礼定俗,具有效法自然与古风的直观性含义.依据客观自然原理、人性道理制定礼俗,有着客观物质依据,属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礼记》中除了某些繁文褥节不合时宜及有些思想是唯心糟粕之外.大部分内容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某些思想光华。对治国安邦起良好的教谕作用。尤其“入世”思想更显可贵。《礼记》指出礼对“入世”的人具有积极意义,该书教导人们如何行礼处世.指出“入世”行礼旨在使国家大治久安。礼是一种思想意识,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与制度。对《礼记》思想进行扬弃,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对待文化遗产的唯物主义态度。在全国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的教育中.《礼记》一书不失为有益的参考读物。  相似文献   

18.
清孙希旦的《礼记集解》是研究《礼记》的重要书籍。文章考察了该书的成书、整理与刊刻及版本情况,为对该书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重教”与“尊师”两方面论述了《礼记·学记》篇体现出来的“尊师重教”思想观念中所寓含的丰富的文化意蕴,并阐释了“尊师重教”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所具有的历史价值,以及在今天教育活动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10,(7):70-72,159-162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