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想象是写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它是指从生活中感知的一些事物想到另外的事物 ,或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 ,在大脑中创造出的新的形象。想象是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 ,各种文体材料的获得都离不开想象。想象贯穿于构思的每个环节。写作必须具备想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表象是指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反映,它是想象的基本材料。那么,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利用表象这个基本材料,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想象的空间呢?  相似文献   

3.
陈继嫦 《广西教育》2012,(30):31-32
什么叫想象力?想象力就是人们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说起汽车,人们脑子里就会想象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要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想象中的事物,学会写想象作文。由此可见,在写作中,想象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正如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所言:“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想象是写作创作的源泉。在写作中培养学生想象力,能进一步提高作文的课堂教学效率,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有效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训练重点联想和想象二、训练要求 1.分清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理解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表达思想内容,抒发思想感情。三、知识要领 1.联想和想象的联系和区别。联想和想象都是心理过程,在写作活动中,联想和想象往往结合起来运用,不是截然分开的。联想是由此时此地此类事物想到彼时彼地彼类事物。由这一个想到另一个。而想象则是人们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联想和想象的表达作用。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使文章主题鲜明、突出,使所写的形象具体、生动,使作者感情得以充分抒发。  相似文献   

5.
作文离不开想象,纵观几年来的中考、高考作文,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越发显示其重要性。想象训练是写好作文的必由之路,各种文体的写作都离不开想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经常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训练学生想象作文的能力。形象再造法。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再造自己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具体说就是由当前感知的某一事物,去回忆相关的另一事物。中学生作文的大部分题材来源于对往事的回忆,我常让学生写出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东西,为什么最喜欢或最不喜欢,它会使你联想到什么事或人。还可结合教材的学习,及时抓住文中想象的原型,训…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想象?想象就是对事物进行合理设想,是对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事物形象进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的过程。它包括:一是栩栩如生地更加深刻地创新自己所接触过的事物,即再造性想象;二是从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出发,去设想可能出现或尚未出现的事物,即创造性想象。  相似文献   

7.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件事物,都是联想。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材料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人虽然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象的内容是来源于客观的现  相似文献   

8.
想象思考     
所谓想象,就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或者是在已知材料的基础七创造出新的形象.通过想象可以更加丰富眼前的事物,更加展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电影《雅马哈鱼档》的作者章 以武谈到创作体会时认为,联想和 想象是创造的两张翅膀。从生活中发现有创新意义的素材,必须借助于丰富独特的联想和想象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正如法国大作家雨果所说的一样,“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的想象活动”。 著名学者王力说:“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没有屈原、李白……”想象是创造的先导。联想和想象都是一种心理活动。联想指的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写作过程中,联想和想象往…  相似文献   

10.
[说明] 想象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人脑对取自客观世界的知觉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未感知过程或并不存在的事物形象的过程。想象力也就是在知觉材料(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程逸汝 《小学生》2009,(12):24-24
亲爱的小朋友,什么是想象句?对眼前的事物经过思考创造出新的形象,然后,用句子表达出来,这就是想象句。比如:“漂在河面上的树叶是小蚂蚁的船。”这一句子是把眼前的事物——叶子,想象成了新的形象——船。  相似文献   

12.
王芳  安佰志 《现代家教》2003,(12):29-29
想象就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客观事物反映在大脑中的形象),按一定的要求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思维能力,是在头脑中创造新事物的形象,是根据口头语言的描述形成相应事物形象的过程,是写作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的主要特征是以过去观察感知到的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为材料,在大脑中进行加工,把原有的形象的各个部分重新组合,构造出自己不曾感知过的或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事物。康德说:“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它  相似文献   

13.
①想象是人脑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作家在写作时所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作家在已经积累的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而成的。也就是说,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想象是一种具有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人们可以在头脑中构成自己从来未经历过的事物的新形象,或者借助语言等材料以形成相应事物的形象,这就是想象。想象要受一定的社会现实所制约。刘勰所谓“神与物游”、“神与象通”,即道出了想象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所谓“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它和“想象”极易混淆。“想象”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或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和想象在初中语文课文中的运用都很广泛...  相似文献   

16.
《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激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可见,想象思维在作教学中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17.
想象是一种具有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基于已有知识、实践、经验 ,儿童可以在头脑中构成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物的新形象 ,或借助语言材料 (或其他形式的材料 )以形成相应事物的形象 ,这就是想象。人人都有想象 ,人在儿童时期的想象力最丰富、最活跃。想象可以深化和精化儿童的感知。想象好比一种强化剂 ,哪怕是平凡普通的事物 ,一经想象渲染 ,也具有了力量和特殊的重要性 ,变得更加真实 ,更富于内在的真实性。我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重视激发学生的绘画灵感 ,循循诱导 ,让儿童展开丰富的想象 ,绘画出一幅幅优秀的作品 ,具体作法是 :一、激发兴趣十…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上海市周浦中学全再妤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但能直接感受到或回忆起某些事物的形象,而且还能在头脑中创造出某些没有经历过或现实中根本没有的事物的形象。这种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心理学称之为想象。人的每一种思想,每一种感情,甚至...  相似文献   

19.
联想不只是当前事物触发下的回忆,学的联想更广泛、更复杂,联想有创造性因素在。想象是腾飞是升华是情是境。利用现代手段.用集体释梦、在材料限定下编造故事等方法,激发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20.
想象在人的创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想象作文是学生在受到感知材料的刺激后,对感知的表象和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从而获得丰富的事物形象材料之后所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作文。在两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策略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六种想象作文方法小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蕴藏着无尽的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