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读到一篇文章,说华人的孩子在日本不但“不听话、没礼貌”,连学习成绩都在中下。又说这些孩子被父母送回读书后,“变得比在日本时有礼貌、懂事”了,可见中国的教育之好。我一向对日本人腹诽有加,但对这个民族的教育还是甚为赞赏的。不过,这倒提醒我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的父母们究竟要把孩子培植成什么样才算是功德圆满?报载这样一件事,在哈尔滨市少儿活动中心,老师让学生们大胆发挥想象,画出自己眼中的苹果。结果孩子们把苹果画成五颜六色的,连形状都是五花八门的。老师正要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而高兴时,家长们却愤怒了:这不是误…  相似文献   

2.
如果我们能把孩子,尤其是那些具有企业家天赋的孩子培养成企业家,那么未来的世界会更有希望。  相似文献   

3.
办公室里,我们经常见到班主任们这样教育爱捣乱的学生:你们要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可事实上,有几个学生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呢?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学生:每天早上,班级门口都会上演一出生离死别的大剧,小孩抱着家长的腿,声嘶力竭地哭喊着"我不要上学,我要回家".早读期间,总有几个班级门口的走廊上站着几个学生,有的耷拉着脑袋,睡眼惺忪;有的伏在窗台补做昨晚未完成的作业.下午放学,班级里总会坐着几个因作业不合格,或者课堂表现不佳而被留堂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育不仅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础性、战略性事业,也是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每一个学生的民生事业。而且,“以人为本”意味着以每一个人为本。教育绝不仅是为了培养、选拔少数尖子生,为了能够升学的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自我实现和终身幸福。  相似文献   

5.
李菲 《湖北教育》2010,(7):22-23
关于“人中人”的教育理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28年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一文中指出:“我们应当知道民国中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就没有人下人。”在陶先生看来,所谓“人上人”是指那些作威作福、盛气凌人的人;“人下人”则是指那些奴性十足、盲目奉迎、失去自尊的人;而“人中人”则是陶先生心目中理想的育人标准,会学习、爱学习、懂生活、感情丰富、品德高尚、身心健康、敢于承担、快乐幸福等则是“人中人”所应具备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载自中国青年报2011年10月29日)最近一段时间,连续发生若干新闻:老师辱骂体罚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绿领巾,红校服,让差生到走廊考试、脱裤子跑步,虎妈狼爸等等,令人揪心。产生这些现象的具体原因是多样的,但背后的行为逻辑和心态,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相似文献   

7.
赵紫阳同志说过:“不抓教育事业,不培养人才,四化就化不成”。可见人才问题,已经成为本世纪乃至下个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键。然而,这里所说的人才,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就牵涉到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问题,教育学上把这称做“教育目的”。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弄清楚的。  相似文献   

8.
年迈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希望他们在父母身体不适的时候能够表达关切,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寂寞及对儿女的思念之情,经常回家看看。这样的要求,一个冷血的人是做不到的,一个能够感受到他人内心的人,必须是一个有温度的人。  相似文献   

9.
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育不仅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础性、战略性事业,也是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每一个学生的民生事业。而且,“以人为本”意味着以每一个人为本。教育绝不仅是为了培养、选拔少数尖子生,为了能够升学的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自我实现和终身幸福。  相似文献   

10.
许多家长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其实那主要是学校的事情。作为家长,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这是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第一“自尊心”自尊心是孩子的精神人格的脊梁。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会在意别人怎样看他他不会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则,也就不会寻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这时通过批评来教育孩子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不在乎你的看法。应该说,自尊心是孩子的生命之火,是孩子成长的原点。建立孩子自尊心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  相似文献   

11.
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育不仅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础性、战略性事业;也是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每一个学生的民生事业.而且,"以人为本"意味着以每一个人为本.教育绝不仅是为了培养、选拔少数尖子生,为了能够升学的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自我实现和终身幸福.  相似文献   

12.
要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视野中,重新认识、审视现代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超越政治本位和教育的经济主义模式,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合拍的、能够兴国的教育,这需要构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13.
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育不仅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础性、战略性事业;也是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每一个学生的民生事业。而且,"以人为本"意味着以每一个人为本。教育绝不仅是为了培养、选拔少数尖子生,为了能够升学的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自我实现和终身幸福。  相似文献   

14.
家长要为孩子建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做孩子的好榜样,与孩子常沟通,关注孩子的成人、成长,孩子才会成为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5.
我们小学里的教师和学生每年到了“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时候,都欢欣鼓舞庆祝这个节日。在庆祝儿童自己的节日的时候,教师必须很好的对儿童进行教育,要他们努力做一个新中国的好儿女,毛主席的好学生。教师自己也应当认清自己责任的重大,更热爱目已的学生,更热爱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为儿童教育事业服务,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我们培养新一代的光荣任务。究竟要把我们的儿童培养成什么样子,才算得上是祖国的好儿女,毛主席的好学生呢?简单的说,我们要把儿童培养成为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自觉的积极的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新人。因为我们国家已进入了过渡时期,全国人民在毛主席领导之下,要逐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国家,儿童是我们国家新生的一代,他们将接替我们的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争取最後的胜利。一个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者,必须是全面发展的“新人”。这个全面发展的新人,与旧教育所教育出来的“旧人”是完全不同的。旧教育所教育出来的“旧人”,只能用脑,不能用手;只是智力有些发展,对於体力很少发展,形成了“文弱书生”;只注意书本的背诵,忽视了真正道德品质的培养,形成了“文人无行”,这种旧教育所教育出来的“旧人”,只能是片面的发展,不可能是全面的发展。这种片面发展的结果,便使人成为“好逸恶劳”,只能享受,不能生产的人。他们很多变成了统治阶级剥削阶级当中的一员,或者成为统治阶级剥削阶级的雇佣劳动者。他们一般是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他们的理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吃苦不赚钱”,“赚钱不吃苦”(吃苦是指体力劳动说的)。我们今天所要培养的全面发展的“新人”,是完全相反,既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体力,既要学生具有系统的科学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具有共产主义的思想、情感、行为、习惯,既要培养他们努力学习,争取更好的成绩,更要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发挥创造的精神,使他们能用脑也能用手。这种全面发展教育的结果,就是要使他们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诚实、勇敢、壮健、活泼的新中国优秀儿童。这种优秀儿童,要用胡克实同志的话来说,应该像这个样子:“他们应该是集体主义者,为全人类和我国人民的幸福而献身的战士,而不是眼光渺小和庸俗的利己主义者,是热爱劳动、富於创造性的人,而不是懒惰保守,唯唯诺诺的人,是具有高度文化科学知识的,而不是空空洞洞不学无术的人,是生气勃勃,坚靱强健的人,而  相似文献   

16.
17.
18.
有一次开家长会,一位家长和我聊天,他说:“素质教育提了几年,现在又没有声音了吧,应试教育卷土重来,看来孩子的分数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呀!”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但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则是教育不可回避的两个根本问题。前者涉及的是教育目的、目标的构建,后者则是实现目的、目标的手段、方式。  相似文献   

20.
要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视野中,重新认识、审视现代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超越政治本位和教育的经济主义模式,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合拍的、能够兴国的教育,这需要构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