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它传承并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人本主义","天人合一","礼治精神"等,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的传统文明蕴涵着传统美德。在现代文明中,这种传统美德仍然是中国人值得骄傲的优秀文化遗产。要使它不断发扬下去,传统美德教育成为关键。 一、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自强不息 《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 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的精神,鄙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同一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特点。其价值体系则体现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修性养德,人际协谐;集体本位,天下为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应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向接轨,着力于观念和思维方式、传统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功能。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启迪学生的道德智慧;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激发学生奋斗和创新;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包容和欣赏;淑女君子、执手偕老的爱情范式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需要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人文精神,如"内圣外王"的人生修养目标,"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生信念,致"中和"的处世立人之道,"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等。提高大学的人文素质,不仅要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自觉践行,更要投身社会,投身公益事业。在公益事业中,在为他人服务中反省自己,提高自己,得到人文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先义后利的人格精神和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为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价值导向.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采用形式融合、内容融合、师资融合、技术融合等途径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依旧复杂严峻、不容乐观。齐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其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经世致用的责任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厚德载物的创业精神、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对于做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具有重大的教育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郑轶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7):234+236-234,236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的全过程.刚健有为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努力向上、朝气蓬勃的顽强生命力,反应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开拓与进取精神.怎样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仍有着重大价值。文中从图书馆的自身特点出发,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体现为当今图书馆工作中要大力倡导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传统文化中仁德人格的塑造应作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并体现于实际工作中;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群体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说明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可以加强当今图书馆的自身建设,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生乐生以及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这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不尽的资源。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要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用"尚公"、"公忠"观念强化青年爱国情怀;用"刚健"、"自强"准则激发青年进取斗志;用"宽厚"、"仁爱"美德滋养青年宽容人格;用"尚中"、"贵和"思想培养青年中和意识;用"贵生"、"乐生"胸襟唤起青年生命觉醒。如此,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构才会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