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祝东顺  杨波 《物理教师》2008,29(4):58-59
题目:玩具火箭内充满压缩空气,在发射的时候利用压缩空气从火箭的尾部射出笨重的箭身,而使火箭头向前飞行,假如在竖直向上发射的时候,箭头能上升的高度为h=16m,现改为另一种发射方式:首先让火箭沿半径为R=4m的半圆形轨道滑行(如图l所示),在达到轨道的最低点A时(此时火箭具有最大的滑行速度),再开动发动机发射火箭,试问按这种方式发射的火箭头能上升多高?(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火箭是靠气体爆炸产生的巨大推力来进行发射的,因为这一过程存在着气体剧烈的爆炸反应,通常是很危险的,所以许多学校很少能够做模拟火箭发射实验,在涉及该内容时,通常都是以讲代做,可谓:谈爆炸而色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探索出一套利用身边常见的简易器材模拟火箭发射的实验设计方案,安全易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1.发射火箭要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一直在由西向东自转,地球上的物体也都随着地球的自转一起转动.如果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火箭,就能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使火箭获得一个初速度,  相似文献   

4.
王文涛 《物理教师》2010,31(8):27-28
火箭是中学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3—5中的内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总有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会提出这两个问题:(1)为什么火箭不是一次把燃气喷完,而是逐渐向后喷气.(2)为什么要用三级火箭发射人造卫星,而不是二级或四级.下面我们来做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如图所示是多级火箭的示意图.发射时,先点燃第一级火箭,燃料用完后,空壳自动脱落,然后下一级火箭开始工作.多级火箭及时地将空壳抛掉,使火箭的总质量减少,因而能达很高的速度,可用来发射洲际导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但火箭发射时并不是一次把燃气喷完而是逐渐向后喷气以获得更大的反冲速度,这是为什么呢?下面通过计算说明其中的道理.  相似文献   

6.
火箭是一种依靠火箭发动机喷射工作介质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前进的飞行器。火箭的飞行原理是它借助了物体的反作用力,就像一只充足气体的气球,当我们把它从手中放开后,气球内的气体便顺着气球的气嘴喷出,同时气球向前冲去。因自身携带氧化剂,用不着像飞机那样依靠大气中的氧气,所以火箭可以飞出大气层,在真空条件下飞行。运载火箭发射是指从发射前准备到将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的全过程。火箭发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过程,必须严格遵循预定程序进行。火箭从制造厂运到发射场后,要先在技术区内对火箭进行检查,进行单元测试和全箭水平测试,严格检…  相似文献   

7.
王殿祥 《物理教师》2004,25(1):16-16
“火箭发射”问题,往往涉及物理学中的“能量、动量以及运动学知识”,综合性比较强,是物理习题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但是,有时候我们可以巧妙地进行一些变换,使问题得到“令人叫绝”的简化. 题目:玩具火箭内充满压缩空气,在发射的时候利用压缩空气从火箭的尾部射出箭身,而使火箭头向前飞行.假如在竖直向上发射的时候,箭头能上升的高度h=16m.现改为另一种发射方式:首先让火箭沿半径为R=4m的半圆形轨道滑行(如  相似文献   

8.
弹出式火箭     
《科学启蒙》2010,(11):44-45
用手一压,自制的弹簧就能将火箭发射出去,够神奇吧?动手试试,看你制作的火箭能发射多高多远。  相似文献   

9.
《上海教育》2013,(18):6-6
本刊讯 2013年6月11日,举世瞩目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根据神十任务安排,上海交通大学数字电视团队采用超高清晰度电视设备记录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起飞的壮观场景。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采用超高清电视格式记录火箭发射、飞船起飞的整个过程,也是上海交大继成功为航天员返回着陆场搜救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后再一次为载人航天工程作出贡献。打破了国际上只有日本NHK采用超高清设备记录过NASA的航天器发射活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初期只能发射单一型号卫星、火箭。经过37年的建设,目前拥有自成体系、配套完善的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和勤务保障等5大系统,可以发射多种新型、大吨位卫星和5种新型、大推力火箭,年发射能力为10至12次。在我国的3个航天发射场巾,只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具备发射长征三号甲等大推力火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大江户火箭     
受到中国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的影响,日本系漫画最近开始兴起一股浓烈的太空、火箭风潮。《大江户火箭》所讲的,正是一群生龙活虎的江户人想要把烟花(火箭)发射到月亮上的荒诞故事。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三复习“天体运动”内容时 ,时常有学生问到 ,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 ,为什么有的是圆、有的是椭圆 ?这个问题虽超出了教材范围 ,但可以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下面笔者就此问题做一些探索和拓展 .一、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是决定其运行轨道的主要因素人造卫星是靠运载火箭发射的 ,火箭在运行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当人造卫星与火箭分离时 ,人造卫星的速度也就达到最大 ,这个速度叫做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 .当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 7.9km/s)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 11.2 km /s)时 ,被发射的物体就成为人造卫星 .假设卫星与火箭分离时 …  相似文献   

13.
在场致发射器件中 ,发射电流通常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跌落 .发射电流跌落的机理较为复杂 .本文模拟分析了一次电子从场致发射发射体表面的发射情况 .根据一次电子的电流密度分布和运动轨迹 ,研究残余气体分子的电离 .然后计算正离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利用半经验模型分析不同能量的正离子对发射体表面的损伤情况 ,最后估计出在不同残余气压和一次电流下发射电流的衰减  相似文献   

14.
超级水火箭     
叶笛 《中学科技》2012,(9):48-51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或水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具有箭体、箭头、尾翼等各种结构的火箭模型。发射时.先灌入一定量的水,再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当达到一定的压力后,启动发射装置就可发射了。水火箭制作简单、造价低廉、寓教于乐,是理想的动手、动脑科普活动,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相似文献   

15.
喷气船     
《科学启蒙》2011,(3):94-95
神舟飞船在太空航行,它是由火箭发射升空的,今天我们用火箭发射飞船的原理做一艘小船,让它在我们的家用塑料盆里也能进行伟大的航行。  相似文献   

16.
例 载人航天飞行已成为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手段.由于地球不断的自转,因而在发射宇宙飞船或卫星时,可以利用地球的自转以尽量减少发射人造飞船或卫星时火箭所需的燃料,为此,国际社会目前正准备在最理想的地点建立一个联合发射中心.  相似文献   

17.
1964年,在酒泉火箭发射基地发射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试验发射时,火箭射程不够,无法命中目标。这时,专家们想再给火箭的肚子里多添些推进剂,可是火箭的燃料箱容积有限,再也加不进去了。  相似文献   

18.
1964年盛夏,一枚中国火箭在一个大漠中准备发射升空。关键时刻,火箭出现了故障,被迫推迟了点火。这时年轻的中尉军官王永志找到设计师,提出泄出600公斤推进剂,也许就行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多管火箭发射动力学响应,基于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法(RMSTMM)、直接微分法(DDM)、遗传算法(GA),分别建立了多管火箭发射动力学仿真计算方法、灵敏度分析方法和多目标动力学优化方法,并用于多管火箭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学响应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建立的灵敏度分析方法程式化程度高,矩阵阶次...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工》2014,(8):48-48
据媒体报道,从进行火箭发射到好奇号火星车任务都在使用较为“原始”的动力,肼依然是火箭发射的燃料,该化学物质也被称为联氨。肼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但是该物质是剧毒的,吸入或与皮肤接触都会造成损伤,可损害人体肝脏、眼睛,而且运输过程也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