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娜 《山东教育》2005,(13):23-23
“该出手时就出手”,是《水浒》中草莽英雄所信奉的一句话,将其移至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理解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了解学生的心理,在应该启发时启发,在该点拨处点拨,该“出手”时就出手。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 :“健康的好奇心能帮助你消除无知 ,而当你对世界不再有好奇心时 ,你不是在变大 ,而是在变老。”小时候 ,我们的思维世界充满好奇 ,“爸爸 ,电灯怎么会发亮 ?”“妈妈 ,天上的星星什么时候掉下来 ?”“婆婆 ,你跟我一样大时也看动画片吗 ?”……但随着“学龄”的增长 ,这好奇心也渐渐地消磨殆尽。教堂上 ,“老师问 ,学生答”似乎是不可改变的学习法则 ,“满堂问 ,满堂答”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这种追求“热闹”的课堂组织形式不但达不到“启发”的目的 ,而且简直是在扼杀学生的思维发展。怎样让学生回到好奇的世界 ,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有时会不尽如人意,答不到点子上,这时,就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巧妙机智的点拨,不但能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正确方向,而且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有时会不尽如人意,答不到点子上,这时,就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巧妙机智的点拨,不但能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正确方向,而且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5.
如何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这是当前教育战线上争论得颇为激烈的问题。有的说:“启发思维就是要把知识讲得清楚生动,使学生的思维能跟着教师的思维跑”。也有的说:“启发、启发、就是你启我发、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诚然,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知识讲得清楚生动,否则,学生就会觉得索然寡味,  相似文献   

6.
应用讨论式教学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二是要在讨论中善于引导和点拨。如教学《称象》这一课,当用投影片演示完曹冲称象的过程时,我启发学生思考:“在当时的情况下,曹冲的办法可以怎样改进?”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这时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在教师的点拨下,有的同学说,可用战马代替石头,还有的说用人代替石头。  相似文献   

7.
都说写诗难,可在一次教学中,我班的46名学生写了一首小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那堂阅读课说起。那节课是四年级的语文课,上的是“积累·运用六”的阅读《雪化后是什么》。短文后有一个问题:你对短文中的三种答案是怎样看的,你的答案是什么?在提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这还用问,当然是“雪化后是春天”这个答案最好了。可谁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雪化后就是水呀。”“雪化后怎么能是春天呢?”“雪化后应该是冰”。……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很吃惊,也很失望,但我没有埋怨孩子们,我只是告诉他们:“你们的生活空间是宽广的,可你们的思维就像被…  相似文献   

8.
程颖 《安徽教育》2010,(11):46-47
<正>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经常能听到一些老师们这样问学生:"……能不能理解?""……行不行?""……对不对呀?""……可不可以?""……好不好?""是不是这样?"……或者诸如"看完这段文字后你有什么体会?""读完本文后你有何启发?""你还有什么想说的?"……这样的提问要么是过于简单,毫无意义;要么是过于笼统,让学生无从下"口";或是回答时不得要领,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在于直接告知,而在于相机诱导。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面对学生思维的困惑和障碍,或给予方法,或激发动力,或思维拓展,启发学生凭借自身的努力克服障碍,最终解决问题。教师的相机诱导究竟该何时出手?又该怎样出手呢?一、思维模式定势,以点拨促发多元发散新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感悟,珍视学生独特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但在教学实践中,一旦某个问题被一个学生回答之后,就会产生先入为主  相似文献   

10.
针对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思维障碍、知识障碍而恰当引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进行点拨教学是必要的。这对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化解课文疑难、发展学生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怎样引入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可从下面几方面入手。一、激趣引入语文课堂上,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情绪低落,学习兴趣不浓。此时,教师有必要引入课外资料,宜进行引入点拨。这里有一个典型例子。在教朱自清散文《绿》时,有位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欧洲有个叫摩根的商人,长得高大魁梧,他的夫人却小巧玲珑,他们夫妇俩运了一…  相似文献   

11.
“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一节口语语文课上,一位教师设计下这样一个环节:(师同学们,每个人部有一些小缺点,那我们用什么方式给朋友提出呢? (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提建议朋友才更容易接受?这样的“小组讨论”很有意义,因为在场的每个学生都会设身处地地去想:我希望人家用什么方式给我提意见,我就把这种方式说出来。而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让每个学生有了表达的机会,也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我在教学《美丽的彩虹》这一课时也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我事先给学生充分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彩虹,然后…  相似文献   

12.
作文课上,我以《落花生》为例,启发学生多角度求异思维。课文的中心是“怎样做人”,重点写了“议花生”。我问:如果我们仍以此文的开头为开头,要突出“劳动的艰辛”这一中心,重点应写什么?如果要突出“丰收的喜悦”这一中心,重点又该写什么呢?同学们仔细思考后,作出了正确的回答:“种花生”和“收花生”。我随机进行点拨归纳:同样一个题目,一个开头,只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发挥,抓住中心,展开联想,就可以打开思路,写出新颖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就是教师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怎样将这多重目标落实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统一呢?  相似文献   

14.
由于小学生自我反馈意识的发展还不成熟,他们往往忽视自己内部心理活动,对自己思维的过程不加注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馈。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追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等问题,并让学生讲出思维的过程,自己作出评价,这是引导学生自我反馈最常用的方法。如:在教学倒数时,一个学生回答:“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这时我不作评价,而是追问:“为什么?”这位学生说:“因为假分数的分子都小于分母,所以它n]的倒数都小于1。”我继续追问:“假分数的分子都大于分母吗?”这位同学顿…  相似文献   

15.
近日听了某教师的观摩课 ,该教师执教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应当说该教师上得还不错 ,首先简介诗人李白的生平及诗作的时代背景 ;然后教给理解古诗的方法———“释、留、换、调”四步法 ;接着学生自行理解诗句 ,进而让学生回答你已理解了哪一句 ;最后由学生的发言 ,凑成了对整首诗的理解。同时配上多媒体教学手段 ,可以说上得有声有色。针对“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句 ,当有学生理解为“江两岸的猿猴叫个不停 ,轻快的小船已驶过了重重叠叠的山峰”时 ,我以为教师会对“啼不住”点拨一下。结果教师没有点破 ,我很…  相似文献   

16.
洞悉学生思维的量与质,在学生思维临界状态下适时点拨,相机诱导,这是提高现代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这里所言点拨的“机”与“时”,从学生思维活动的情况看,便是学生感知教学内容后,开始进入思维状态,但一时又难以突破的思维临界点,即胶着状态时,教师调动各种具体的教学手段进行点拨调控,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在  相似文献   

17.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溪兴杜荀鹤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孤寂无奈的情绪,你认为如何?请说明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长门怨李白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古人评此诗:“通首不言怨,怨在言外”,你是否同意此说法?请结合全诗简述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  相似文献   

18.
质疑齐读     
又是一节语文课,我和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望庐山瀑布》,我们时而赏句,时而品词。陶醉在作者为我们描述的美景之中,感受着唐诗特有的语言魅力。忽然,有一个学生蜕:“老师,我觉得这首诗最后一个句子特别美。但是,我怎么也读不好。我想让大家讨论一下,这首诗该怎么读才能读好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  相似文献   

19.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句话并不陌生,但在实际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我们到底又做得怎样呢?最近一段时间,我听了不少的课。在这些课当中,我发现很多教者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小结。教学快结束时,由教师说,学生答,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这样千篇一律的小结,一是走过场,二是搞形式。长期这样小结下去,学生不厌倦才怪!我认为,小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下面这篇文章探讨的实际上不仅是如何对教师进行科学评价的问题,还有一个如何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的问题。探讨这两个问题,对于广大校长提高管理水平、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很有现实性和必要性。编发这类的争鸣文章,将是我刊的长期任务。该出手时就出手江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