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冷冶夫 《声屏世界》2013,(10):45-47
到2013年7月。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开播已经一年半了。我国的纪录片无论是播出数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观众评价更是好声连连。虽然不能说完全实现了频道总监刘文所说的“全球眼光、世界价值、国际表达”.但也为推动我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动力。那么现在中国纪录片创作和发展还缺什么?品牌栏目有了,高质量的精品有了,忠实的观众有了,每年5000万的资金投入也有了,还缺少什么?笔者认为,中国纪录片现在最缺的是保存有文化价值的、需要抢救的人类学的影像素材。以及与国际接轨的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陈瑶 《东南传播》2014,(10):43-45
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市场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然而由于国内纪录片市场存在种种发展阻碍,让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之路略显坎坷。本文将从微观层面出发,分析当下中国纪录片市场存在的成片质量、传播渠道、意识等方面的困境,并试着总结可能的具体对策,以期对中国纪录片的制作与传播有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帅 《今传媒》2022,30(3):99-102
纪录片《中国石窟走廊》以重回历史场域、寻访人性之美、强化身份认同的话语策略,不仅生动再现了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工匠的惊人创造,记录了几代石窟守护者的虔诚奉献,还全景式地呈现出中国石窟群由惨遭破坏到被精心修复再到借助高科技手段实现数字化保护的过程,清晰勾勒出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鉴于此,本文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传承,促进文化自觉,多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呼吁。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在理念、题材和审美等方面呈现出与国际接轨的态势。无论是国际化题材作品还是民族历史题材作品,都力图在全球和本土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创作出了一些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作品,在忠实纪录时代与社会的同时,不断在题材、艺术上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5.
韦茹萍 《视听》2022,(4):136-138
随着影像技术和艺术理念的不断发展,历史题材历史纪录片作为架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成为承载中国历史文化、展现艺术美学和提升国家形象的主要载体.纪录片是跨越时间、空间的媒介形态,如一部影像史书,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使命.在当下多元化的世界历史文化格局中,纪录片《中国》扎根于本土历史文化,形成了新颖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  相似文献   

6.
王平 《新闻知识》2020,(3):10-14
我国农村地区在推进扶贫攻坚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艰难、复杂的"三农"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影响着广大农民群众尤其是贫困地区民众的状态,也影响着我国"三农"题材创作者的状态。本文以焦波的纪录片《出山记》和广东广播电视台马志丹工作室出品的纪录片《张泗沟村变迁记》为典型案例,探讨分析"三农"题材纪录片的问题意识和影像策略。研究认为,优秀"三农"题材纪录片的成功,首先在于主创者拥有直面艰难、复杂之"三农"现状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得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和多重价值;其次,能够把直面"三农"现状的问题意识与纪实作品的影像策略高度结合,使得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视性、感染力,以及令人瞩目、值得借鉴与推广的经验和成绩。  相似文献   

7.
乔延  王金礼 《新闻前哨》2022,(23):24-26
近年来,本土文化类电视纪录片逐步进入人们视野。它们不仅是本土文化的传承载体,还是对内建构集体身份认同、对外展示民族形象气质的有效手段。《美术里的中国》作为优秀的本土文化电视纪录片节目,聚焦中国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其节目策划以作品为中心、以故事为主线、以情感为纽带;声像布置则以作品和人物的互文、实景和动画的融合、音效和解说的配合为主,让观众获得极具文化沉浸感的视听体验,有效促进作品背后文化内涵、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8.
2010年12月10日闭幕的201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收到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576部参评作品,其中中国267部,国外309部,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近年来的新高。广州纪录片大会展映不同风格和形式的纪录  相似文献   

9.
闫伟娜  刘青 《声屏世界》2013,(10):43-44
纪录片具有很强的社会认知价值、历史文献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一环。“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好比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而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也显现出与地域文化、经济和社会之间的紧密关联,在一定区域。纪录片通常呈现出比较鲜明的创作特色和共同倾向。作为历史和时代的见证者。纪录片无法脱离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更无法规避在现实生活中沉淀已久的地域文化.尤其作为观念意识形态呈现的认识模式。  相似文献   

10.
蒋成 《传媒》2023,(20):61-63
新时代,推进中国纪录片“出海”的驱动力建设,需要抓住立体、理性、多维三大建设要点,以立体化的内容生产展现流动、自信、担当的中国形象,以客观、平衡、个性的话语实现深层次的对话交流,以多方位、多平台的传播体系提高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通过内容、话语、体系三个生态圈的交融整合来释放更多驱动效能,确保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更加全面、深入、精准、有效。  相似文献   

11.
非遗微纪录片,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事象、传承主体在微纪录片的形式下进行叙事建构的文化影像志。借助于影像人类学对特定社群文化的研究与表述能力,表达出具有丰富文化描述和理论阐释价值的影像文本。从叙事策略、传播逻辑、文化传承三个不同侧面出发,以影像人类学的视角,分析微时代下非遗微纪录片生产、传播、延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冷冶夫 《声屏世界》2004,(10):23-24
中国纪录片第一次高喊“打倒解说加画面,走出纪录片创作误区”的年代,是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纪录片创作者们觉得,“以词为主,音乐打底”的制片方式.再也不能真实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再也不能真实地表现人们的现实生活了。于是“以画面语言为主体.代之以同期声”的一大批纪录片问世了。十年过去了,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之路是不是—马平川呢?2004年6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纪录片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纪录片大奖”评选活动拉下了帷幕,可以说,这次评选活动是对中国纪录片新人新作的检阅,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研究者提供了研究的范本,纪录片创作者在思考,电视人在思考,整个电视界都在思考。  相似文献   

13.
陆敏  陈燕 《现代传播》2022,(12):65-69
历史文化纪录片是“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重要视觉影像载体。在全球社交媒体平台的文化混杂空间中,海外观众如何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传递的文化内涵?《如果国宝会说话》《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的YouTube海外观众评论呈现出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共享、文化折扣与解读偏移三种样态。而若要强化文化共享的可能,降低文化折扣与解读偏移的程度,则需要提升纪录片审美意趣、呈现细腻的日常生活、提供清晰的背景知识,这将有助于海外观众超越柏格森所言的“习惯记忆”,唤起人类共同的“纯粹记忆”,促进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4.
纪录片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常被用以承载传统文化内容,以为后世提供可参考的影像资料。通过叙事的手段,纪录片在对文化内容进行影像阐释的同时建构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这种阐释和建构无法与社会人类学剥离开来,田野工作的方法使得纪录片呈现的内容基于对传统文化真实、全面、生动的描述之上,可以更深刻地抵达文化的本质,更具有生命力。同时,对传统文化的考量也应当置于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解读有利于盘活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其形塑民族精神、信念、价值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华雪 《视听》2023,(5):81-84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受众对纪录片的观看习惯和审美角度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因此,纪录片创作需要在内容、形式、传播等多方面积极寻求突破,不断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文化类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在叙事层面通过年轻化、短小化、现代化的表现手段,不断探寻汉字之源,在视听呈现上通过高科技的数字技术、风趣与严谨并存的解说词设计、拟人式的动画手段不断呈现汉字之美,同时在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上进行宣传,实现分众化传播,为我国文化类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提供了全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就国内外科技期刊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封面设计现状与不足展开了深入研究并作出了客观分析,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策略,以期在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水平和塑造良好外在形象的同时,以“中国风”主题封面设计引领国际期刊美学表达和视觉呈现的新潮流,加速中外文化互鉴互赏。  相似文献   

17.
袁斌 《新闻爱好者》2010,(6):142-143
从武术文化的形成与演变入手,分析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论述了当今传统武术及其文化发展的策略,最后提出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美德的基础上,研究和开发具有时代价值意义的武术文化资源,对发挥武术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为武术真正走向世界,被大众所熟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与写作》2005,(1):16-16
本书所要讨论的问题与传媒密切相关。但作者将讨论的问题,限定于传媒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关系上,对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确立与转折、传媒的“一体化”控制、  相似文献   

19.
20.
王朔与新时期中国电影的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有四部王朔小说被改编为电影,这一年被称为"王朔电影年"。"王朔电影年"的出现是新时期中国电影商业化、世俗化趋向的表征,标志着中国大陆的文化空间的再次分裂与转型,以及中国影视文化格局在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变化:从形而上学的精英话语空间过渡到世俗化的大众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