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1年11月初,美国夏威夷大岛发生了十多年来最大的一场地震。基拉韦亚火山南坡一块约2000立方千米的山体突然滑向大海,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场5.7级地震。在火山南坡,每天有成千上万人观看大岛最壮观的一道熔岩流美景,而这次山体滑动有一部分正好发生在人们所在地区的下方。然而,当地震袭来时,没有任何人留意到,连地震学家也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2.
地震会发生连锁反应,一场地震可能是千里之外的另一场地震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1988年10月13日07时49分38秒,在兰州市永登县龙泉乡东南处发生了自1956年10月18日兰州河口4,1级地震以来,兰州市所辖范围内最大的一次有感地震。震后当天兰州市地震办公室组织业务人员对此地震进行了考察.其基本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瑞纲 《大众科技》2009,(1):187-188
2008年5月18日的汶川地震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更好地应对地震造成的灾害,应该出台一个规范的地震保险制度。文章从分析日本的地震保险制度出发,剖析了日本地震保险特点;并对如何发展我国的地震保险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性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在以往的地热勘探中,大多以电法勘探为主。而地震方法在地热勘探中尚属实验阶段,需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矿山地震问题是人类地下采矿工程活动引起的一类地震现象,其研究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研究。与其相关的采矿工程、岩石力学与工程、地质学、固体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的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果。矿山地震问题本身具有涉及学科领域广、开采条件多样、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对矿山地震问题的研究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势态,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手段以及对相关学术术语的定义与运用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国内外学界尚未对相关概念形成统一认识,本文从矿山地震相关学术术语的定义和矿山地震问题的研究方法为出发点,对矿山地震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7.
云说:要地震了 1948年6月,日本福井的居民不会想到一场灾难就要到来.28日,福井一带突然爆发了一场地震,地震强度达7.3级,是日本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大地震,结果死亡5800多人,使日本遭受了重大损失.而在此之前,其实大地已经发出了警告,不过人们无法知道,因为警告发自天空,使者是云朵.  相似文献   

8.
地震勘探技术是油气资源,地球深部探测及工程勘察等重要的物探方法之一,而地震反演技术是地震勘探的核心技术。地震反演技术是利用采集到的地震资料反推地下介质的波阻抗或速度分布,并估算储层参数进行储层预测和油藏描述的一种技术方法,对储层预测,内陆深部探测及隐伏油气藏等勘探过程中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简述了近年来的几种地震反演技术理论,并对地震反演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地震是地应力长期持续作用下引起的岩石圈的剧烈破碎变形,是地壳运动激化及现今活动断裂构造发生、演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地震预测既要迅速查清前期地震发生的地点、规模和破坏程度,找出地震形成的原因,更要准确地推测出下一次地震(尤其是大地震)可能出现的地点、时间。可见地震预测不仅仅是需要有观察、测量,记录地应力形成、演变的精确仪器,更要有完整、系统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韦蒂 《今日科苑》2011,(20):72-74
频发的地震灾害,让很多人"谈震色变"。前一段时间有网友称,在江苏、安徽、浙江等地上空发现所谓的"地震云",甚至将拍摄到的照片传到了网络上,引起网民恐慌。而长期以来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干旱是地震的前兆之一,那么气候的变化究竟与地震的发生有何关联呢!气候异常预示地震?"气候异常的原因有多种,地震孕育是可能的原因之一。但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地震和气候异常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地震科研项目档案移交接收工作是地震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举足轻重的工作。文章针对移交接收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些改进工作的思路,与广大地震科技档案工作者分享。  相似文献   

12.
在油气田勘探过程中,用各种地震属性来预测油气储量以及分析石油储层特征来增加勘探的成功几率是非常小的。近年来,地震油气储层预测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发展,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地震波形的总体变化是地震波振幅、频率、相位的综合反映,是重要的地震属性参数。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充分利用了地震资料信息丰富的特点,该技术的基础是当沉积相单元发生变化时,其地震反射特征(包括振幅、频率、相位、积分能谱、时频能量等)也必定有所变化,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把地震信号的总体变化定量地刻画出来即对波形进行分类,形成地震波形异常即地震相图。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地震波形分类技术的基本原理,一般流程及关键参数等技术环节并应用波形分类技术对涠西南凹陷沉积相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该区宏观沉积环境吻合,其结果符合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13.
每年大概有上万人因地震伤亡,然而,有关专家在地震预测方面似乎没有多大进展。实际上,地质学家几乎放弃了对地震的时间、地点和破坏力的预测。意大利罗马市的地理学家瓦莱里奥·德鲁贝伊斯说:“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预测地震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我国地震科学研究的状况,介绍了《地震学报》的现状,发展和在中国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及地球科学学术期刊中的地位。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参与知识创新工程,《地震学报》要努力成为国际性学术期刊。为加速《地震学报》的国际化进程,提出了要转变传统办刊观念,努力提高编辑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正副主编和编委会的主导作用,使《地震学报》走向世界的措施和建议。最后展望《地震学报》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5.
胡辉  韩延本  付虹  王锐 《中国科技纵横》2010,(20):298-298,261
本文介绍了天文时纬残差的定义、处理方法,以及云南天文台光电等高仪于2008-2009所测的时纬残差波动情况,天文时纬残差异常的可能物理机制;文中还指出,强震前天文时纬残差异常现象,是北京天文台的科研人员于1976年唐山地震后发现与检验的。30余年的研究实践已经表明,天文时纬残差异常是一种重要的地震前兆,在人们未找到地震发生的充要条件之前,地震预测必须走前兆资料综合分析预测之路,而天文时纬残差异常资料的加入必将大大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地震编目分析吉林省地震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吉林省地震编目的发展历史,并通过编目资料分析了1972年以来吉林省地震分布情况。结果显示省内地震主要集中在扶余(松原)-肇东断裂带、伊通-舒兰断裂带、浑江断裂带等地;长白山火山地震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天池西侧和西南侧。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西部贵州、云南、广西和四川等岩溶(卡斯特)分布区,特殊的地震地质背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严重。本文介绍了岩溶山区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特点,并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地震与地光     
地光是与地震发生密切相关的一种地学现象,国外称其为地震光。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地震中,至少有30多次地震伴随有地光的出现。1966年3月8日5时29分河北邢台发生了6.8级地震。地震前,震中区隆尧县天空出现白光,如同闪电,昏暗的大地出现一片惨白色;同时,震中区和邻近地区的上空不时有红色的火球闪烁,部分地区出现火苗从地面窜出的现象,火苗上升高度达2米左右,持续时间数分钟。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了7.3级地震。  相似文献   

19.
4月1日,中国地震局宣布面向公众启用自动地震速报服务,中国地震台网将通过手机、网站、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渠道向全社会实时发布地震信息。有了这个速报系统,地震发生后,社会公众了解地震信息就方便了很多。但社会公众更关心的是,地震是否可以  相似文献   

20.
一、项目简介 “水库地震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根据水库地震的特殊性与水库防震减灾工作的总体需求,研发针对水库地震的近场数字地震观测仪器及组网技术;深化对水库地震发生条件(环境和机理)的认识,提出1~2项对水库诱发地震具有一定预测意义的方法及判据;建立水库地震震例库,研究水库地震发生地段和震级上限的预测方法,提出典型水库诱发地震危害性评定技术和预瞽技术。项目设置了4个研究课题:水库地震近场监测技术研究。水库地震发生条件探测技术研究,水库地震预测方法研究,典型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定技术及预警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