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维新教育家康有为在审判旧教育重重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与中西兼的教育主张,体现了中国近代资产阶段的“素质教育”观,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转轨,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谷忠玉 《教育史研究》2006,(2):62-64,73
近代西方女性观是在近代西方妇女运动中酝酿形成的,其核心是以资产阶级人权思想为指导而提出的男女平等思想。近代西方女性观通过传教士的传播及中国有识之士的吸纳影响中国,成为改变中国女子生存及发展状况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4.
学术前沿     
《职教论坛》2016,(4):54-58
<正>"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发展观念的转轨李政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33期中撰文,探讨了"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风向,并分别从人才观、专业观、德育观、能力观、教学观、战略观和课程观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其发展理念。作者认为,从外部动力来看,《中国制造2025》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女性观和女子学校教育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产物。其发展特点既受西方女性观影响,也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变革有密切联系。中国近代女性观和女子学校教育互动影响,在中国女性观与女子学校教育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对今天的女性观与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走向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统教学化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政府教化意志为主导,以广大民众为教育对象,在长期教化实践中形成了一套“重民”,“养民”,“教民”的教化观,在近代各种新文化思想的冲击下,传统教化思想逐渐向“国民”观,“新民”观,“民智”观等方面转变,社会教化也逐渐向近代社会教育转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从片面传播到广泛传播、正式确立,进而实现本土化、民族化.这一历史过程.折射了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演进趋势.面临看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中国现实妇女问题的双重挑战,创新与发展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惟一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青年观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维度看,习近平青年观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的历史演变过程;从认识论维度看,习近平对青年概念及其本质、青年历史地位与责任担当、青年教育等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蕴含着丰富的意蕴;从方法论维度看,习近平高度重视改进青年教育的方法,鲜明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思想。在习近平青年观指引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坚持统筹兼顾,强调发挥育人系统的整体效应;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把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首要的是转变教育思想,针对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我们应当着重从哪些方面转变教育思想?本文从实际出发,论述了高等教育思想应着重从办学观、教学观、学术观、人才观、学习观、功能观等方面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10.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表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是一切教改的前提条件和决定因素。对于一名合格初中数学教师的要求也是首先看其教学观是否适应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总的教育宗旨。九年制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和数学教材,是现代数学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典范。从数学成果的教学向数学活动的教学转轨,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本文就两个最基本的教学观略抒己见。一、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的教学观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大纲指出:“使学生受到必…  相似文献   

11.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最具活力且最具社会价值的那一部分。理工类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能力,决定着我国工业现代化水平、决定着我国在新世纪的世界竞争中能否占据优势。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思想基础;完善教学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开展各类学科竞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师院校加强对创新型教师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高师院校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创新型教师的任务。章在论述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特征后,着重探讨了高师院校培养创新型教师的6条途径。  相似文献   

13.
檀传宝 《教育学报》2005,1(1):43-50
德育对美育所具有的辅助作用首先表现为德育通过对审美主体的原创性状态、原创性的活动的改造去促进美育。同时道德因素不仅影响美育目标的构成,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直接成为美育活动的内容本身。德育对美育的目标(人格建设)、内容(道德美育)、实践(行为美育)等美育过程内部环节也存在重要影响。德育对美育作用的解释必须特别注意分寸,否则就会出现将美育活动德育化或用德育取代美育从而葬送美育也葬送德育的后果。  相似文献   

14.
原生态德育的导入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使德育过程最大限度满足受教育者的德育需求,在优化制度化德育的基础上还需要导入并发展原生态德育。呼唤本真是原生态德育导入之缘,自主选择是原生态德育发展之基,拓宽视野是原生态德育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更应肩负起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特殊使命,文章将从两个方面论述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造教学观;二、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6.
子课题研究工作是否具有原创性,主要取决于两大要素:一是科学精神,二是科学方法。所谓科学精神,主要包含下列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17.
教育何以值得个人领受?人的教育何以与价值构成关联?类似这样的价值命题恐怕一直被教育学研究所青睐的认识论光环所遮蔽,而对于这一命题的解蔽不仅是教育学的一个研究领域的显现,而且是教育与生命构成实践关联的原点。从价值命题存在的先决条件出发可以使教育世界价值向实践转化,并为中国原创教育学的生成指出了一条实践逻辑之路。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学的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要形成良好的动力体系,必须最充分地依托和发挥人的生命力量,必须找到和拥有教学的原动力,促使原动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教学的原动力是儿童的学习天性,是儿童的学。这是因为学是先发的、本原的、自然的,是教育本体的因素,更是最活跃的、多变的目标性因素,是教的目的和归依;而发自外部的教,是后来的、可改变的,是居于助动力地位的。今天基础教育的问题,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教育内部动力不足、动力体系极不合理,而问题解决的关键是通过把主要依靠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以实现教育生产力的巨大解放。  相似文献   

19.
邱兴 《教育学报》2007,3(4):92-96
城市新移民子女的亚文化跨越要经历文化适应、社会融入、文化融合三个阶段。礼仪教育能够帮助城市新移民子女达成亚文化跨越各阶段的多数任务。在文化适应阶段,礼仪教育可以引导城市新移民子女与城市原住民子女实现和平共处,帮助他们理解、接受城市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养成城市社会认同和推崇的良好行为习惯;在社会融入阶段,礼仪教育不仅可以为他们融入城市原住民及其子女社交圈提供中介或桥梁,融洽他们与城市原住民子女的关系,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交往意识、礼仪行为和交往技能;在文化融合阶段,礼仪教育既可以减少乡村文化、“城中村”亚文化对他们的不良影响,促进他们认同、接受城市文化,实现同化,而且也可以促成他们与城市原住民子女的双向影响,从而实现文化融合。因此,礼仪教育应当成为我国城市新移民子女教育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20.
育德是学校德育的本体功能,“减负”是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两者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共同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