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识字教育是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苏教版的低段教材中每一册都有两个单独的集中识字单元,对汉字进行归类编排,集中学习,这种编排方式有利于提高识字的效率,增加识字量,但集中识字也有弱点:与阅读分开,孤立地教生字,就像一碗千千的白米饭,学生往往“就字论字”,很难吃得有滋味,也影响了书面语言的发展。如何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识字上也得到提高呢?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低年级语文教材有一种独特的识字编排方式,内容多以词串的形式呈现,也有的是简短的儿歌、谜语、古诗等,读起来朗朗上口,颇有韵味,我们简称其为"识字单元"。这种编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的特点,既能提高学生短时间内的识字量,又能将生字放在一定的语境中,是一种比较好的识字编排形式。沉浸在充满"趣"味的识字课堂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对语文这门学科的热情。下面以苏教版第三册第五  相似文献   

3.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采用了"提前识字"编排体系,其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结合实际,浅析基于统编教材"提前识字"编排及其教学策略的思考,即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实际,把握教学节奏;结合活动实际,提升识字质效。  相似文献   

4.
部编本语文教材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采取了识字前置、拼音后移的编排方式。在识字前置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从教材的编排特点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5.
林夏慧 《福建教育》2006,(11A):22-23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识字教学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随课文识字,二是学“识字课文”识字。“识字课文”是编者借鉴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和多种识字方法而精心编写的识字教材。识字课文中的词串识字,分开来看,是一个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连起来读,又像一首音韵和谐的诗歌。学生学习这样的课文,既识了字,认识了事物,又可以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相似文献   

6.
统编版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无论哪一个学段,都通过隐性的语文要素力求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并形成了一个统整的言语训练系统。小学低年段是识字写字最为关键的时期,教师要用儿童感兴趣的语言有效落实识字写字教学目标,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本文以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乌鸦喝水》一课为例,探寻在语文要素指引下的小学低年段识字写字"童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人生聪明识字始。怎样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学习汉字呢?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编排了“展示台”栏目,设有“识字加油站”,给了我们语文教师很好的指引,可以引导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在“展示台”教学中.我尝试以识字小报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生字、巩固生字、展示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8.
王占有 《学周刊C版》2019,(24):127-127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识字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语文水平的高低。在传统的教学中,把识字教学搞得过于呆板,新课改以来,尽管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增添了新的气息,但识字教学在教材的使用方面仍然不够活跃,使学生的学习仍然束缚在教材限定的范围之内。本文反思了识字教学的不足,研究“把教材当例子”的识字教学策略,从而更新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识字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文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这一理念的提出非常有意义,但也需要教材将其转化为形象的文本和可以适应的三维目标的教学整体。在识字教学这个教学重点上,苏教版教材运用自如,采用了"识写分流"的全新编排策略,创造了词串识字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教材在识字教学上的较系统的编排,都让识字教学从枯燥走向趣味,从机械走向多元成为可能.但是,识字教学想要摒弃"机械化",追求"多元化",就应该辅之以"多元"的策  相似文献   

11.
"部编本"语文教材在2017年9月份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其中,一年级上册教材中最为明显的一个变化是先学习汉字再学习拼音。这对于习惯于传统教学的一线语文教师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此,本论文分析调整之后的提前识字语文教材情况,指出识字教学贯穿于整个语文的教学,凸显出常用字学习的优先性地位。在探讨"提前识字"的教学新方略时,本论文指出应实行听读结合教学法,通过跟读矫正"乡音"以及注重总体性识记的功能,借助于语境学习并巩固。  相似文献   

12.
刘丽君 《新教师》2019,(9):38-3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有关识字教学的要求有:“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学习独立识字”等。统编版一年级教材的“语文园地”一共安排了13次“识字加油站”,其中上册6次,下册7次。“识字加油站”根据生字的特点,灵活地编排了识字内容,在较好地呈现识字方法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下面,笔者结合统编版一年级教材“识字加油站”的相关内容,谈谈如何给低年级识字“加油”。  相似文献   

13.
"词串识字"是对传统韵语识字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今诸多版本的小学语文新课标实验教材中,都编排有一定篇目的"词串识字"。"词串识字"作为一种全新的集中识字教材,教师该如何教呢?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先生曾坦言:"我们还缺少比较成熟的经验。"笔者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教材体系上与原有教材作了较大的改革,小学一年级新教材的编排就体现了“先识字——识字中学习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思想。识字作为学生一种基本的语文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统编语文教材中有关识字教学内容的编排,具有"凸显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开辟多元识字途径""设置更丰富的识字情境"等特点,这些编排特点与深度识字的思想相契合。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汉字文化字理、创设生活情境、开展游戏等方式,激发儿童深度识字的主体意识,进行深度识字的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16.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能进行顺利阅读的基础。但是识字和阅读的关系,是教材编排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课文数量多就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所以通过"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来降低了全册的教学难度,课文内容就可以减少。识字加油站的意图,就是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习得常用汉字,特别是一些不容易随课文出现的汉字。从识字科学性角度,就是进行科学干预,有意识地把一些生字安排到教材中。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1,(17):64-65
部编教材在一至四年级的语文园地中安排了"识字加油站"板块,采用集中识字的方式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同时,编排内容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能力。但若教师操作不当容易陷入无趣、低效的窘境。笔者执教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6》"识字加油站"时发现,为学生搭建个性化探究平台,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提供个性化探究路径,尊重不同个体的差异;创新个性化探究评价,有助于提升识字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提高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一、背景 入学儿童用什么方法识字最有效,一直是语文教学界长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开展的集中识字、随课文分散识字、注音识字、韵语识字等多项实验,极大地丰富了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作出了贡献。然而,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学龄前儿童受教育年限和力度不断加大。2000年以后,我们连续3年对学龄前儿童的识字量进行测试,发现儿童学龄前的识字量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叶婷婷 《亚太教育》2020,(1):189-190
部编语文教材的识字教学内容编排不仅夺人眼球,而且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有意识地解决传统识字教学不过关的问题。在使用部编教材进行识字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认真解读教材,根据教材新特点和新理念来创新识字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提高小学识字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事关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如何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识字学习的兴趣,这是值得我们所有的小学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中,主要从"音形"结合识字教学、游戏活动识字教学、联系生活识字教学以及科学处理识字教学的几种关系等方面探讨了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质量、效率的具体策略,以期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