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七选三"中,很多学生都感到难以选择.虽然每个学生难以做选择的原因都不同,生涯决策平衡单都可以进行量化分析.但在生涯决策平衡单的使用中,需要注意强调过程的重要性,不能局限于最后的计算结果.在生涯决策平衡单填写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思考,全面考虑,对决策产生的新认识才是最重要的,生涯决策平衡单本身只是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2.
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更重视学生学习动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花费的时间较多,然而讲授教学则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其效率之高是其他学习方式无法比拟的.在学校素质教育中,我们要解决好提高高考成绩与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学习的矛盾,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到:1.教材处理上"尊重"与"超越"的平衡.%2.目标设置上"过程"与"结果"的平衡.3.方法运用上"探究"与"接受"的平衡.%4.教学过程中"主导"与"主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问题意识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学生不敢提问、不善提问等问题意识缺失的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平衡走向不平衡、从单一走向联系,提升学生"问"的意识,习得"问"的方法,从而生成"思"的智慧。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中的发现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二十六章第六节"二力平衡"一课,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力平衡实验探究的实验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教材中实验原型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  相似文献   

5.
徐斌 《教学月刊》2014,(7):34-36
正最近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某教师执教的一节物理课,课题是《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人教版物理教科书,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教师在讲授用参考案例二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不做任何铺垫,非常突兀地说:"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平衡摩擦力,将木板的一侧垫高……"学生们一片茫然,不明就里.究其原因,教师已经知道了该实验要平衡摩擦力,所以在教学时总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很快地获得这一知识,而不是让学生自发地觉得需要"消除"摩擦的影响.物理教学常常是一种"为了教师"的状态而不是"为了学生"的状态,教师习惯性地站在自己的认知角度、而不是站在学生认知心理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本文就为何要  相似文献   

6.
如图1所示的"车板模型"是高中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完成很多力学实验.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由于受"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的影响,很多学生均形成了思维定势,即看到该装置,就认为一定要平衡摩擦力.这一现象即使在高三2轮复习中也很常见.为帮助辨析"平衡摩擦力"的必要性,本文就3类情况作一探讨. 1 需要平衡摩擦力 例1.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小车上固定一个盒子,盒子内盛有沙子.沙桶的总质量(含桶及桶内沙子)记为m,小车的总质量(包括车、盒子及盒内沙子)记为M.  相似文献   

7.
正从教育的内容、过程和目的上看,教育本质就是一种服务。"服务型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把教育看成是一种服务。在课堂这个主阵地,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条件,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能自由伸展,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认知心理学派中的建构主义为服务型课堂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建构主义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从而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提高。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8.
在化学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化学观念转变的难点在于,能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适当的方法改变或完善学生固有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态度。针对化学观念形成困难的原因,基于符号互动理论,进行这一难点突破的教学实践。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课为例,课堂设计分为三块内容:①创设情境,引入易溶电解质(以食盐为例)的溶解平衡;②通过易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模型,建立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③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以上内容分别提出相对应的教学策略,采用"POE策略""四重表征法"教学,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感悟建模过程,发展"模型思想"。"模型思想"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是沟通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之间的桥梁,是链接数学核心知识与外部世界的途径。教师要善于挖掘模型素材并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模型思想。一、在生活原型中建构概念型数学模型课件依次呈现:平衡(空天平)——不平衡(天平的左边放入两瓶200克的牛奶)——平衡(天平的右边放入400克砝码)。学生边观察天平,边说出变化过程。当天平保持平衡,教  相似文献   

10.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而教学主线的建构是收放自如的策略之一。主线教学中只要把握好自主学习与主线建构之间的平衡,文本核心价值与学生独特体验之间的平衡,就既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见仁见智,自主学习,又可以适度收拢,不放纵茫然无绪的自由,让学生在"自由"与"规则"之间实实在在地行走,让"主体"借助"主线"扎扎实实地前行。  相似文献   

11.
正一、"四环三步"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1.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教学思想罗杰斯主张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主张情意教学、师生情感和谐,努力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2.系统科学的有序原理从系统论来看,"四环三步"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是一种有序的教学模式。有序的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才能走向有序。首  相似文献   

12.
自2019年天津卷同时平衡考查以来,同时平衡体系在各类高三复习专题和部分高二能力提升试题中出现频率陡增,学生对同时平衡体系中未知量的设置、"三行式"的书写一直处于低阶模仿状态,成为阻碍学生能力提升的一大障碍.本文从同时平衡体系、独立反应、独立反应数三个角度简要分析同时平衡体系未知量设置、"三行式"书写的基本原理,以供参...  相似文献   

13.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材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27页"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中.设置了"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该实验能够让学生获得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直观而感性的认识,对学生理解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长性教学以"生长"为起点、以"生长"为路径、以"生长"为策略。在小学数学生长性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知识生长的序,让数学从"原始形态"走向"学术形态";要把握好儿童生长的序,让儿童的认知心理从"不平衡"走向"平衡";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序,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低阶"走向"高阶"。"生长"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形态,更应当是一种自觉的学习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5.
一、"认知冲突"的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当学生发现不能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新问题或者发现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相悖时,原来平衡的认知状态被打破,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心理学上将之称谓"认知失衡".认知冲突的出现是教学过程中的必然.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打破旧认知平衡再到构建新的更高级的认知平衡这样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认知冲突是学生固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连结通道,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不能把认知冲突视为教学意外加以漠视甚至压抑,反而还要有意识的设置认知冲突,促使学生产生认识新知的心理冲动,由此调动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鼓励学生自由言说1.有备无患,烹调"教材习作"美味。"教材习作"的主题与内容是教材编写者确定的,并不是学生自由选择的。如何在"教材习作"与学生"自由言说"之间找到平衡呢?如果下笔前没有对事物的认识,没有心灵的体验,没有感情的波澜,就不可能写出好习作来。在习作实践  相似文献   

17.
高燕丹 《考试周刊》2014,(62):113-114
<正>"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依呀依儿哟,你就是那定盘的星"。这些歌词出自《宰相刘罗锅》的片头曲。"称"与"砣"始终在寻找一种平衡,这是一种过程,结果可能是短暂的"平衡",或者是另一次寻找平衡的开始,但这种过程在万物的行进过程中是比求的。老百姓是天子的砣;和平是军人的砣;环境是人类行为的砣……生活中有太多"秤"与"砣",包括教师与学生。善于拿捏"平衡"的教师是聪明的老师,体育老师又该如  相似文献   

18.
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趣进行学习和思考,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渴求。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例如,在物理"浮力"一课教学时,为了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笔者先引导学生设想1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其6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左右、前后两对侧面受到的压力都处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的状态,只有上  相似文献   

19.
浮力"是初中力学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实验教学的潜在功能,精心、巧妙地设计好实验,不但可以使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类比"引入学生对"浮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是从"木块能浮在水面上"等常见现象简单地引入"浮力"概念,势必导致学生对"浮力"认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如果设计以下"类比"实验引入,就会使学生感到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在水平台面上放一木块,让学生分析木块的受力情况,建立"平衡思想",然后把木块…  相似文献   

20.
"生态"一词,原指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生态平衡就是让处于同一地球环境之中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和谐发展,它们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破坏了其中一个生物链,平衡就失去了。将"生态"理念引入体育课堂,就是要将学生、教师与运动项目以平衡的理念相互结合,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在"生态课堂"里,学生能感受到体育训练的趣味性,能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体育训练,面对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在"生态课堂"中,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构成因素的复杂性,重视课堂每个环节对学生心理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