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 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我们的歷史教学中,會发生过一些問題,主要是: 在教学内容方面,处理教材往往从自己的主观願望出发,很少顧到實際需要。有時,撇開課本另外補充了許多不必要的教材,特別是補充了一些过深的教材,如照搬高一过去講授的中國通史教材到初一去講,使学生听了全無印象。有時,只複述課本内容,没有根據教学目的有选擇地補充一些必要的教材藉以擴大学生的知識領域。有時,把課本内容改編成琐碎的講授提綱,大目錄下附中目錄,中目錄下附小目錄,講起課來,一個目錄提出後,只講了十句八  相似文献   

2.
提問是檢查同學學習情況,幫助和誘導同學複習已學的功課,鞏固他們已得知識的方法之一。一個負責的人民教師,不只在講解新敎材時力求明確易懂,深入淺出,還要不斷地通過課堂提出來檢查同學學習情況,督促同學們不斷加強復習,並從而檢查自己的敎學方法和敎學效果。因此,課堂提問不但是作為教師考查學生的方法,也是敎師自我檢查和求進步的必要手段。我們在備課時,除了按照總的計劃,確定這一節課的目的要求,進行一定分量的新敎材講授之外,還不要忘記在講新敎材之前如何通過提問的方法,來檢查同學對上一節的知識是否已完全接受和消化。同時,在每節課的新教材講授完畢以後,也可以留出一定時間,用提問的方法,去鞏固同學們的新知識,為下一課打下基礎。  相似文献   

3.
我們在改進敎学的过程中曾就着高等代數課程進行过一次集中的集体备課。進行集体备課的目的有二: (1)解决敎課上的困难。当時採用的敎材是苏联庫洛会敎授著的高等代數敎程。这一本書的第一章是比較难講的;由著者的序言中可以看到,苏联学生接受这一段敎材也有一些困难。原因是:这一段敎材相当抽象,而高等代數在一年級就開始講授。对於剛从中学來的一年級学生來說,抽象敎材是比較不容易接受的。因此当時有必要好好研究一下,如何來敎这一段敎材。 (2)第二个也是更主要的目的,是要提高青年教師講課水平。当時担任高等代數課的是三位青年講師。三位講師都有一定的業务水平,敎学也很努力,因此敎学效果都不錯,但是由於缺乏足够的講課經驗,对於講課中应該注意的某些地方,还是不十分明確的,特別是对於講課的系統性还注意得不够,对於  相似文献   

4.
我對地理科結合時事教育是這樣認識的。地理科(?)舆時事有關,但究竟不是時事講座、因此教學時只能適當地聯系時事,不能脫離課文當成時事去講。现在把我講東北六省時結合抗美援朝運動,貫澈愛國主義與國際主養思想教育的經過寫在這裡,供大家參攷。 關於東北六省的全面情况,在一册課本中是分爲三課來講的(即東北六省、東北的富源、東北的交通和工商業大城市)在備  相似文献   

5.
二月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是在我国的歷史上,在共產黨、工人階級和勞動农民的生活中的突出事件。它打開了爭取無產階級專政勝利的鬥爭道路,完成了俄羅斯革命的第一階段。我們在擬定关於二月革命的講稿時,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闡明二月革命的历史條件、動力和特黠,並根據具体的歷史材料,說明人民大眾在创立新社會秩序中的决定作用,以及作為工人階級和農民在反對沙皇制度、地主、資產階級、及其所發動的帝國主義戰爭的鬥爭中的鼓舞者和組織者的共產黨的作用。按照這些就確立了包括下列三个基本問题的講授計划: (一) 國內革命時機的成熟。 (二) 第二次俄國革命的性質和动力。 (三) 雙重政權和它的階級本質。 講稿可能有其他編寫的方法,但是我們认为,我們所提出的計劃可以使  相似文献   

6.
一、從「單槍匹馬」式的講課到集體敎學 解放初期,我們學校的社會發展史和新民主主義論兩門課,都沒有專任的敎員;因此,敎員的流動性很大,到去年只剩下兩個敎課敎員和三個輔導敎員。當時,全校學習新民主主義論的學生共有一千三百餘人,分五班上課(僅沙灘區)。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切教學工作都是主講敎員單槍匹馬來搞,當講稿寫成之後,敎研組的其他同志因無教學經驗又缺乏理論上的準備,討論會上都很少發表意見。討論會經常寂寞得令人難受。主講敎員常常爲了準備講課材料、寫講稿、講課等,忙得寢食不安。至於講課,也是「單槍匹馬」「打通關」,從文學院到醫預,一星期連續講授三、四班;有時甚至一天講授六小時到九小時。後來,我們的教研組教員人數雖然增加到十八人(其中講師一、助敎一三、助理四),但是,除個別敎員有些講課的經驗外,絕大部分都是既無講課經敎,又缺乏理論上的修養,並且半數以上的敎員是沒有畢業新調到敎研組來的。  相似文献   

7.
一怎样確定教学目的在一九五四——五五学年度苏联憲法教学大綱的说明中,对憲法課的教学目的是这样規定的:“在苏联学校講授憲法的目的,是向学生們介紹苏維埃制度的基本精神和把他們教育成为共產主义社会的積極建設者。”在確定某一課時的目的要求時,苏联教師總是先研究大綱,並在此基礎上熟悉教材,把握住教材的中心思想;然後根据教材的不同性質与特點,結合学生的实际,合理地利用大綱中所規定的材料來確定教学的目的要求。例如尼基佛洛娃同志講授“國家机構的意义”時,先后把大綱所規定的材料反覆看了兩遍,根据大綱的規定,她明白了这節課是帶有總結性的。於  相似文献   

8.
鑽研教材的過程在我們鑽研教材的過程中,會經發生下面一些情况:一種是新課本推行以前,教師們主觀上有即刻改革教學內容的想法,因而讀到一些新知識便不加選择地生硬地補充到舊教材中去。有時教師看了哲學著作也搬用其中的句子,如講授細胞原生質時便教條式地引用「生命是蛋白質的存在形態」。講授生命现象時又生硬地叙述「生命是包含着種種矛盾的統一體,生命现象是矛盾發展的過程,是物質運動的形態」等,學生難於理解,教師也講不出所以然。一種是有些教師對於米丘林學說並沒有系統研究,領會其精神實質,只是從形式上學到一些皮毛,便認為米丘林學說是無性雜交,無性雜交就是嫁接。因此在實驗課  相似文献   

9.
一課教得好壞,主要決定於備課。備課好,效果大。哪怕是富有教學經驗的教師,每課比必須有充分的課前準備。所謂備課,應包括些什麼內容呢?哈爾濱市第六中學在「關於備課、上課、指導學生作業暫行辦法草案」中,會這樣具體地規定著:教師須于每課時授課前,根據課或單元的教學計畫,制定課時教學計畫。講授新教材的課時計畫,一般應包括:(1)學科、日期、班級;(2)課題;(3)教學目的;(4)教學程式;(5)教具準備;(6)課後總結。(復習課或指導作業課可不按此規定)顯然,要把這樣的課時計畫作好,便必須有充分的課前準備。該校的教師反映:「我們學校已經提出,沒有課前準備,不准上課。」由此也可看出,所謂「課前準備」,決不只是一些講授材料的搜集,而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對每一課在課前作全面準備。「課時計畫」(教案)是為了把全面課前準備工作用文字固定下來,以便於教師掌握教學過程及課後檢查、總結,同時,也便於同科目  相似文献   

10.
初中化學精簡教材提綱(初稿) 第一章 緒論一、物質之概念(由化學的觀點來看) 二、物質形態之變化(固、液、氣,介紹變化有關之名詞) 三、何謂化學:化學是自然科學中一種研究物質變化的學問四、學習化學之目的:掌握生産知識,培養科學唯物觀點 五、化學與生活:與工、農、醫……之關係 六、化學發展簡史:化學發展與社會發展之結合〔注〕將一般課本中之化學分類等刪略,因對初中似無必要。初中學生講定性定量,物理化學等名詞難以接受,化學簡史不必多講,只原則的介紹幾句就可以了。 (本章授課三小時) 第二章火和空氣 一、火對人類文化發展中所起之作用二、火是什么?(火不是物質,而是現象) 三、空氣對燃燒之功能(附實驗證明,用(?)燭或黃(?)燃燒) 四、空氣之成份:氧和氮(附其他氣體)(氮不另講) 五、空氣之衛生(附CO_2迴圈) (本章授課三小時) 第三章氧和救火  相似文献   

11.
「敎育學講義」是蘇聯敎育專家崔可夫敎授在北京師範大學「敎育學」的講稿的中譯本。上册共三十二講,包括敎育學的總論部分,主要阐述敎育學的一般原理,如敎育學的內容和研究敎育學的方法,敎育的歷史性和階級性,共產主義敎育的目的和任務,新生一代的年齡特徵及其在共產主義敎育體系中的意義以及國民敎育制度等。這個講稿吸取了斯大林對语言學問題的指示以及蘇共第十九次黨代表大會以來蘇聯敎育科學的新成就,取材是比較新穎的;同時,這個講稿也是專家在我國和對我國學生講述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是結合了中國的實際的。無疑的,它對於我國敎育工作者在掌握蘇維埃敎育學的一般原理,是有不少幫助的。  相似文献   

12.
本學期做教学計劃時,我就注意了讲台灣省時應結合抗美援朝教育,因此,教學時间比別的課增加一節。講授內容除以台灣美丽的景象和富饒的物產为重點外,還配合着讲台灣的歷史及目前形勢。下面就是我教这一课的過程。一、台灣是一個物產富饒的美麗島 我拿着已準備好的小黑板和各色粉筆,走進了教室。“同學們,上一課我們講過,福建省東面,隔着台灣海峡,就是台灣。台灣的風景,物產和交通情形,你們知道嗎?”“不知道!”“那么我们今天來講一講,大家要好好的聽。”我拿起紅色粉筆,随手在打好格的小黑板  相似文献   

13.
我对地理科結合时事教育是这样认为的。地理科固與時事有关,但究竟不是時事講座,因此教学時只能適當地聯系时事,不能脱離課文當成時事去講。现在把我講東北六省時结合抗美援朝运动,貫澈愛国主義與国际主義思想教育的经过寫在這裡,供大家參致。  相似文献   

14.
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听取了中國中、小学教師訪苏代表团的傅達報告。苏联教師能够充分地、正確地运用直观教具。他们認爲不做实驗,学生就不能理解自然現象;沒有地图就不能教地理;不用挂圖、图片,很难引起学生对曆史事实和人物的想像……。他们对运用直观教具的時間和目的,事前都經过縝密的研究,甚至在上課時直观教具应該放在什么地方,也都仔細的攷慮。他们不懂在講授新課時用直观教具,在檢查複習、鞏固新課時也用;不僅在常識科教学時用直观教具,在語文科教学時也用;  相似文献   

15.
我於一九五二年九月參加工作。去年學期末,教研组讓我講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第六七兩章共十二節课,目的是通過講課的实践,進一步学習「中國革命史」,为今後講課打下良好基礎。在這一個月中由於教研組幫助的及時和細緻,自己主觀的努力,基本上完成了教研组給我的任務。 (一)備課:我的備課過程有三個環節——準備、試講、聽課。1.準備:這是備課的主要环節,要求達到基本掌握講稿。我用的是教研組的統一講稿。我十分信任這份用集體力量寫出來的講稿,雖然它也有缺點,但總比我自己寫的要好。所以决定不在短時期內去作徒勞無益的寫稿工作,以便集中精力去掌握原有講稿。因為只有掌握了讲稿,才有可能用自己的語言正確地、從容不迫地講授,才容易使学生聽得懂,所以我紧抓住這一點,一切學習、思索,都圍繞着掌握講稿,特别是講稿中的主要問题。  相似文献   

16.
一、一九五四至一九五五年度試行中學教學計畫 (修訂草案),由於部分教科書供應的關係,對於部分學科的設置及授課時數變更如下: (一) 初中二年級「中國革命常識」科因無適當教材,現決定暫不開設。 (二) 今年秋季初中二年級,在過去一年級時因無「衛生常識」科教材,故未開設此課。現在這科的教材已可供應,因此可補授「衛生常識」科,每週授課時數一小時。前發 (54) 中行董字第二二六號通知中規定初中二年級每週授課總  相似文献   

17.
有一個學校,全面推行課時計劃以後,為了「有計劃」地掌握課堂教學時間,便採用了一種「新」的措施。這不是加强課前準備與授課計劃,而是每節課到十五分鍾時就打鈴一次,用以表示「提问完了」;下課前五分鑪再打鈴一次,用以表示「佈置作業」。為了使教學環節符合打鈴時間,教師在课堂上「戰職兢兢」。還有一个學校,也是為了便於教师「掌握」課堂時間,每節课按五個教學過程打五次鐘。教師的授課環節,符合打鐘鐘點的,才算教的「成功」,「符合」先進教学經验。另有一個学校的某位教師,費盡「苦心」,「研究」出一种掌握課堂時間的「方法」:上課拿一根燃着的香,香上刻着五分钟、十分鐘的記號。把它裝在玻璃管内,放在講桌上。說這是「發明」,起名叫「課时計」。據說还要推广起來。  相似文献   

18.
一 備課中的思想問題 我開始教書時,常把課本拋在一邊,另外蒐集許多不相干的材料,結果講得多,學生記不住,教學效果很不好。例如:我以前給高一講「中國古代史」,在講解「春秋戰國的學術和文化」一節中的「詩經」時,我費了整整一堂課的時間詳細地介紹了詩經産生的時代背景,並分別舉例說明「風」、「雅」、「頌」的內容和特點,還講到孔子刪詩的問題。其實後兩點都是不必講的。結果不僅影響了教學進度,還超過了同學的接受能力的範圍,以致學生反映說:「先生,您講的太深、太多,我們記不住。」當時,我不去檢查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此科係略講原動機之布置方法,俾学生將来能主持工场各種原動機之设備及管理。一、学科 發動所發電所二、年级五年级下学期三、每周時数四時 四、預習学程電工、汽鍋、汽機、油機、五、教程(1)汽鍋、汽机、油機的布置及設備 (2)電機的布置及設備及接線六、教法讲演问题练习计划  相似文献   

20.
我們教研室的同志們,正在學習蘇聯的先進教學經驗。現在,把我們在政治理論教學中,進行課堂討論的方法,介紹出來供大家參考。一 課堂討論的目的性輿準備工作 課堂討論是在教師講課的基礎上,對課堂所講授的中心問題,進行有領導的討論。同學通過課堂討論,對一些中心問題,會理解體會的更深入、更明確,更有系統地綜合和集中起來。同時,在討論中要著重啟發同學真能開動腦筋,深入思考,以掌握課堂講授內容的精神實質;而並不是離開課本來單搞一套,或簡單地重複一下講課的內容。 課堂討論的準備工作,在學生方面,應該根據教研室發下的題目,寫出發言提綱。題目太大時,教研室就發下一些參考題。新同學對這種學習方法不熟悉時,教師在討論前要告訴他們題目的重點,以便進行準備。這樣,就可以避免在討論中接觸不到問題的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