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1999年在大连参加第一次中图年会后,我就没有再去凑过热闹了。我的想法是,不再去赶中国图书馆界的大集了,上千人的会议,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东西,只看会后的报道就可以了。但是,2008年重庆中图年会,多少让我改变了自己对中图年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探宝法 有些会议,尤其是例会,不仅形式老一套,内容也平淡无奇。一般化地报道,肯定意思不大,可读性差。如果能象地质工作者那样,透过地壳,认真探寻,从对会议的一大堆材料的分析中,发撅出十分有价值的“宝藏”,突出地予以报道,可读性无疑会大大增强。 譬如1984年底,我应邀参加了一个省党史学会的年会。这种会我以往也参加过,确实没有多少可让广大读者感兴趣的东西。会后我征询会议组织者的意见是否可以不报道。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我犯难了。报道吧,老生常谈,没有多大兴趣写它。不报吧,又不行。于是,我将会上发的一叠材料反来复去  相似文献   

3.
记者的意识─—首次采访两会的体会李勤人生有许多“第一次”。今年是我第一次参加两会采访,主要担任政协文教卫组的报道,侧重于文艺。就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而言,文艺不是重点。但我以为机遇难得,这种大型的会议报道,锻炼和检验的是记者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从题目...  相似文献   

4.
认识图联 参与图联—出席国际图联第67届大会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波士顿年会概况2001年8月19日至24日,在美国波士顿举行了第67届国际图联年会。年会主题为“图书馆与图书馆员:在知识时代创新”。来自150个国家或地区的5330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是图联历史上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年会,其中美国代表最多,有900多人,中国占第二位,包括港澳台在内的16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前或会后还举行了11个专业性卫星会议。我参加了在波士顿的东北大学举行的会前会  相似文献   

5.
中国会出现优秀政治记者吗?一年一次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又结束了。说来也是我的一种“幸运”,从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始至今,我已陆陆续续参加了5次这种重要的“国会”报道。前几次,代表中风平浪静,大会按部就班,记者的新闻嗅觉似乎也‘丧失”了。而从去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始,民主气氛渐浓,整个“两会”  相似文献   

6.
如何报道会议新闻?这是报纸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笔者所在的《联谊报》是浙江省政协主办的一张综合性大报,与“会”相遇自然不计其数。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得出一点体会,就是会议报道,要有“为会增辉”、“为稿增色”的思想准备。去年,我参加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的采访。三十  相似文献   

7.
李强 《新闻采编》2004,(5):38-40
一年一度的“两会”在北京如期召开。受山西日报编辑部委派,今年我又一次参加了“人代会”的报道。笔者先后赴京采访了第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能够见证我国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盛会,有机会同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8.
周国芳 《青年记者》2016,(13):43-44
2月28日,作为齐鲁晚报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团队的一员,我第一个到达北京.去梅地亚中心拿会议请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培训,虽然距离两会开幕还有几日,但那时的我们早已进入媒体人的“两会时间”. 今年是我入职齐鲁晚报的第二年,很幸运,我参与了两次全国两会报道.与前辈们比,我是个初出茅庐的新闻“菜鸟”.2015年3月,我清楚地记得,一通电话打来:“明天晚上来北京,跑政协,没有证.”  相似文献   

9.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我台也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宣传任务。至此,我本人已经连续四年参加了全国人大会议的策划报道,连续七年参加了全省“两会”的宣传报道,特别是今年策划全省“两会”、全国“两会”的报道对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令我受益非浅。在这里,我就如何搞好“两会”报道策划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和感受,希望广大同仁特别是参加过两会报道的前辈和老师们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0.
桌上摊开一大厚本资料,来来回回地一气乱翻。一篇篇去年人代会的报道在眼前掠过,看进去了,似乎又没看进去。这是3月20日上午,再过几个钟头,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就要开幕,可我这个马上就要上阵的“兵”还“刀枪未备”——心里没有一点底儿,尽管“老总”已有一番指点,去年参加人代会报道的“先行者”也介绍了经验。就这么心里没底儿地上了阵。后来,慢慢有了点“底儿”,全是在“阵上”磨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从事新闻业,会议报道必可不少,怎么让枯燥的会议变成出新出彩的报道,可以说,是每个记者都面临的问题。在笔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里,笔者参加了数以百计的会议,参加了十几次省、市两会报道,笔者认为,会议新闻其实是一座等待细心挖掘的“金矿”,需要有心人去“陶冶”。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邯郸日报社召开了一次全体采编人员参加的“如何进一步改进会议报道”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既是对近年来改进会议报道的一次经验交流和总结,又是在新时期对新问题的一次新探索。  相似文献   

13.
郭可 《新闻大学》2006,(1):117-119
一、引言 2005年8月上旬,笔者参加了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EJMC)第88次年会,会议在美国德州的旅游城市圣安东尼举行,历时五天。本人是这次参加会议的唯一一名来自中国大陆的代表,因此该协会的国际传播分委员会成员戏称要给本人颁发“长途跋涉奖”。由于本人的发言在第一天就完成,故有较多时间来观察本次美国新闻教育年会的具体召开和运作,其中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新闻教育年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新闻爱好者》2011,(10):F0002-F0002
9月24日至25日,河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企业报委员会在舞钢市召开第十七次年会,近30家省内企业报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评选出了2010年度“河南省十佳企业报”和“河南省优秀企业报”,表彰了2010年度河南省企业报优秀新闻工作者,与会代表还围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交流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珍岛奇谋     
李敏 《声屏世界》2016,(7):52-54
第一次近距离感受珍岛集团是去年和几个媒体朋友一起参加珍岛集团公司年会,去之前想象过很多种公司年会的场景,到现场却发现这一次并不是我想象中的任何一种,这哪是数字营销公司的年会?简直是我们曾参加过的某个大型集团公司的年度盛典。后来才知道珍岛集团员工竟然有上千人,在全国已有10余家分/子公司,服务企业数量达上万家。  相似文献   

16.
有人视“名”如“命”,只要有“名”就捞,也不管该不该得。做记者工作多年,至今还为报道中排名而苦恼。近日,我参加了一个“扫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几十个单位,一百多人。我把报道写了,社长审了,第二天报纸一出版问题就来了。一位管宣传的副部长找到我:“排掉啦,把 N 局排掉啦,他们不派人来参加会议啦!”部长还很神秘地转达了 N 局领导的牢骚,说什么:“开会有我们,扫‘黄’有我们,报纸上都把我们撇在  相似文献   

17.
获奖的感慨     
在一次好新闻颁奖仪式上,一位记者接过获奖证书后说道:“我的会议新闻获奖是头一回,这将激励我研究、采写好会议新闻。”听君一席话,感慨何其多。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谁都或多或少采写过会议新闻。可到推荐评好新闻时,尽管有的会议新闻还可以,但作者不敢自荐,新闻单位也不愿评。这也难怪,现在会议报道太多,新闻单位和读者都在呼吁压缩、改进会议报道。于是,评好新闻活动就较少考虑会议新闻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压缩”,不是取消;“改进”,是为了把会议报道搞得更好。说到底,会议并不是没有新闻,关键在于记者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18.
从事新闻工作10余年了,前些年,总认为会议无新闻可抓,参加会议没有什么意义,因此对参加会议采取应付态度。近几年,随着参加会议次数的增多及对会议的留心与探索,逐步认识到:会议,不仅有新闻可抓,而且是开掘新闻的“富矿”。“上情”与“下情”汇集。新闻工作者担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任务,所以必须吃透“两头”,即吃透中央、省、市的方针政策和摸熟基层的实际情况。而会议,正是“上情”与“下情”的汇集之处。一般来说,一些大型的工作会议,往往都要传达上级文件或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安  相似文献   

19.
去年11月和今年5月,我先后两次参加专门研讨新闻摄影工作的会议:一次是在福建泉州召开的第11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一次是在辽宁沈阳召开的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  相似文献   

20.
《出版经济》2005,(2):14-14
1月15日,“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经销商年会暨战略合作伙伴签字仪式”在京举行。该社社长季仲华和新领导班子在会上与经销商及媒体第一次正式见面,来自全国的近一百多家书店的经营管理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