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其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而创新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育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更要注意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属于人文科学,是表情达意、传递思想的工具;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本性,它总是蕴涵着一定的思想和情感,肩负着传承社会文  相似文献   

3.
刘红霞 《现代语文》2007,(10):63-64
传统的阅读课,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造成很多学生课堂上情感委顿,不喜欢甚至厌烦语文课。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重情感体验",这遵循了语  相似文献   

4.
屈静 《宁夏教育》2000,(12):15-15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教学,既能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能。调剂学习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知识和智力"完全可以为邪恶的目的服务",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是高科技和高情感的人才。现代教育已明确地认识到,真正的良好的教育,必须既要重视学生未来工作、生活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又要重视学生高尚的情操、稳定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情感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6.
廖勇燕 《中学文科》2007,(9):149-150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正在贯彻实施的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方式。它在重视学生学业的同时,更加注重每个学生的品质、情感、个人条件及特长、应变能力、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及个人价值等非智力冈素的全面的提高。这些非智力方面的素质在西方同家也称为“情商(情绪智力:EQ)”。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南于情绪智力在美同青少年身上晕下降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徐金兰 《中学文科》2007,(11):80-81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因此《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应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仔细钻研教材内涵,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四条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实施创新教育,开发学生创造力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人胜的深邃意境,凝炼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这也就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主阵地,作为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1.
12.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坚持“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融合。高中学生应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以及健康丰富的情感,提高道德修养和探究能力,增强民族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既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并且高中学业压力较大,需要教师多加关怀,给予疏导。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诸多情感教育素材,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元素,因此,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善于挖掘教材内容,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能力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情感意识。  相似文献   

14.
孙倩 《考试周刊》2014,(86):11-12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情感教育就是语文教育的得法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情感"越来越受到学校语文教育的重视。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是必要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本文根据新课标对情感教育的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情感特点,阐述其必要性,并探索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审美情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是完美的人格和完美的心理结构不可缺少的因素。挖掘并利用文本健康优美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是强化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是《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教学总目标之一,也就是要求语学科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要的是要注意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开发,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合作的语教师,在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更是一门人文学科。它不仅担负着语言教育的任务,同时还肩负着审美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等多项功能。因此,发挥好语文教学的情感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会对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推崇,《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感课程改革将给我们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因此我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放在课堂上,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最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素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而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我们应高度重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如果我们只是以落实所谓的“知识点”为前提,以单纯的接受性学习为过程,以知识技能的熟练为目的,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李冰  魏霞 《教育革新》2008,(3):45-46
目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