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主体价值的凸显“角色自居”式绘本阅读教学的今生缘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第一学段针对阅读的具体要求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一学段"阅读"中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在识字量还不多的情况下,燃起课外阅读的热情呢?开展班级读书会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一、"悦"读绘本之意义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第一学段"阅读"中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因此,怎样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对图书的亲近、熟悉,养成阅读的习惯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农村小学,学生接受早期阅读教育比较少,低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4.
吴思诗 《天津教育》2022,(11):153-155
<正>《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即学生要喜欢阅读,乐于阅读,在阅读中感受乐趣,养成阅读和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通过广泛的阅读,向往美好生活,关心自然,珍惜生命,并能与同伴分享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同时,还对不同阶段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在低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低于5万字。2016年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第一学段教学要求中指出:“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这里的“整本书”“课外阅读”主要是针对绘本阅读而言的,因为第一学段的学生识字量有限,大部分学生还不能阅读纯文字的书籍,因此主要阅读对象就是绘本。何谓绘本呢?简单地说,就是“画出来的图文并茂的书”。优质的绘本往往能同时讲述三个故事:一是文字描述的故事;二是图画描述的故事;三是在文字和绘画的共同作用下生成的故事。正是基于绘本的以上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引进、运用绘本辅助教学,能使小学语文教学更轻松、多维、优质且高效。  相似文献   

6.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年龄段。图画书对孩子的视觉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图画书对儿童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感的启迪,正是他们日后成功与快乐生活的源泉。正是这样的背景“绘本阅读”悄悄的进入了我们视线。绘本阅读可以与大师对话,能尽情感受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让孩子爱看书、乐看书、会看书。以前,我们让幼儿阅读时,都是老师提出问题,幼儿思考回答,然后请幼儿讲述图意;或幼儿看图,教师边讲述图意,边让幼儿听着。其实,这不是幼儿在阅读,而是老师在讲故事。  相似文献   

7.
绘本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绘本中的图画能帮助学生读懂故事。优秀的绘本能使学生快乐地走进阅读,并让心灵和语言充满美好和诗意。《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小学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是:“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相似文献   

8.
“绘本”是21世纪最受欢迎的儿童读物,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多元价值。从幼儿与成人的不同角度来看,绘本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主要分为“娱乐”和“教育”两大类。娱乐价值主要在于通过阅读绘本帮助幼儿感受快乐、享受幸福,使其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教育价值则是通过将绘本有效运用幼儿园的五大领域教育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总体上看,“阅读”课程目标在设计上,体现了总分结合、梯度有序的特点。“总目标”中的第7条属于“阅读”的总目标,四个学段中的阅读目标属于分目标,学段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它们之间是“纲”和“目”的关系。四个学段阅读目标之间是按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体现了阶段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因此,要正确把握阅读课程目标的设计特点,必须弄清两方面的整体联系:一是各学段阅读目标内部的整体联系;二是各学段阅读目标之间的整体联系。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期间,语言教研组一直在研究故事教学、诗歌教学,我们主要围绕教师如何通过分析教材、设计提问,支持孩子的学习。本学期北海杯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语言组研究的主题是“在阅读活动中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策略”。研究初期,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这样的评价建议:“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笔者在阅读教学研究实践中,发现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的阅读能力,实际上构建了一个三维的立体框架结构:从以“词句理解”为具体抓手的单个知识点入手,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提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怎样才能让低年段的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课改实验者和一线语文教师们长期以来根据自己的经验,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做过许多不同的尝试,可有时即使使出浑身解数,想尽各种办法,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近年来,绘本阅读悄悄进入儿童的视野,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图画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4.
晏红 《母婴世界》2014,(11):118-119
每个爸爸妈妈都希望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从小就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是,怎么样的阅读才最有效呢?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利用图画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林芬芬 《考试周刊》2014,(24):44-44
<正>《语文课标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然而,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多,书面阅读能力差,对阅读缺乏兴趣,根本无法达到课标要求的阅读量。在小学低段,孩子的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一种表象的思维。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刚学会拼音,阅读较长的故事类的书籍会遇到障碍。而绘本以画为主,字少但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比一般纯文本更能激发兴趣,也更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  相似文献   

17.
王璐 《中华家教》2020,(4):43-43
图画、文字、故事、艺术是构成一本绘本必不可少的四种要素。作为儿童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种儿童文学形式,绘本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价值,了解儿童阅读绘本的世界对于家长而言,相当于是得到了一本“儿童绘本学习指南”,那么应该如何更好地指导孩子阅读呢?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建议是:“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逐步让学生会精读、略读、浏览以及诵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阅读形式相比,绘本阅读是一种全新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它以其独有的教学优势而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运用,在当前的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绘本的概念及绘本阅读教学的优势,然后简要分析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对绘本阅读的应用进行探究,以期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样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从阶段目标的提法来看,“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四个学段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