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差不多占了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高考作文又是一种特殊的作文,选拔与竞争的性质决定了它必然要有严格的"比赛规则"。虽然近年来高考作文多以话题作文或新材  相似文献   

2.
<正>材料作文不仅是"会不会写"的问题,它还关涉到"会不会读"的问题。化用一句歌词来表达一下师生们的心声,那就是:材料作文,想说爱你,真的有点难!我有幸参加了2013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经过十多天的培训和阅卷,对材料作文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如果我们能弄清高考作文的某些规则,针对性地、个性化地做好材料作文的训练,那么我想跟大家说:材料作文,想说爱你,并不那么难!在阅卷培训和实际阅卷过程中,阅卷专家组一直强调立意只要能"源于材料,自圆其说"即可,这就避免了"千人一面"的现象。同时更多地强调作文评分应兼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否有文采,这是衡量作文质量优劣的一项公认的标准。何谓文采?也就是语言美。文章的语言经过修饰润色加工,能切当地、艺术地表达思想感情,富有美感,这就是文采。写文章讲究文采,能增强表达效果,中、高考作文  相似文献   

4.
正关于高考作文,有人创设了一种“T台”理论,即高考作文犹如走“T台”的模特。批阅一篇高考作文,一般用时不到一分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能紧紧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睛,是取得高分的关键。“T台”上的模特,要吸引住观众的眼球,首先靠外在的长相、身材,其次才是举手投足间流露的气质。高考作文亦如是。高分作文往往是先靠颜值“吸睛”,再靠内涵“俘心”。  相似文献   

5.
高考作文试题的走向和特点是一个时代语文教育的风向标。研究高考作文的整体风貌对于作文备考乃至语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结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试题的命题特点和应对策略,可以启发人们如何教(学)语文、教(学)写作,如何真阅读、真思考和真表达,这才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审视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学生的创新精神,1999年、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打破了僵化的套子式的新“八股”作文模式,奏响了高考作文命题变革的序曲。自此,高考作文新的春天来到了,一种崭新的作文形式——“话题作文”应运而生,高考作文步入了“话题作文”的新天地,展现出素质教育的新成果。所谓“话题”,就是谈话、表达思想的核心,换句话说就是谈吐、表白的着眼点。这种话题作文,就是给你一个“引子”或者一个“话头”、一个“范围”,让你任意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任选一个你所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来抒发与话题相关的某种思想、认识和情感等。这真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相似文献   

7.
纵观这些年来的供料作文,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具有一定限制条件的供料作文频频出现,至于成为高考作文、比赛作文命题的最主要形式。如果我们再对供料作文的性质和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便可清晰地看到,在供料作文与“多角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异乎寻常的紧密相关性。高考作文命题,对于考生而言,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有话可说。二是无本可依。如何才能兼顾到这两方面?提供材料的限制性作文,无疑是高考作文类型的最佳选择。历届  相似文献   

8.
<正>观察高考作文试题,一直都有"作文要求",似乎也一直都有"任务驱动",但是为何很多专家学者只是将2015年高考作文试题(尤其是全国课标卷试题)看成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这大概能说明,在很多专家学者的意识里,"作文要求"中的"要求"和"任务驱动"中的"任务"所指对象有不完全相同之处,以往高考试题里的"任务驱动"仍然没有将"任务"完全刚性化。这里请看两道高考作文试题。(2012年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相似文献   

9.
日记是高中学生熟悉的一种写作体裁,也是高考作文中颇受青睐的一种文体。高考作文采用这种形式,能使作文显得真切自然,能使读者感觉到作者跳动的脉搏,能使阅卷老师眼球为之一亮。因此,近年来日记体写作成了高考考场中的宠儿。请同学们大胆放飞自己的思维。写出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日记体作文。  相似文献   

10.
韦显志 《广西教育》2013,(18):83-83
高考作文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高分与否决定着考生语文一科的命运。而高考作文有许多特殊之处,高考作文是限时作文,写作时间短,且评卷老师阅卷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能将其等同平时的写作看待。因此,教师在应试作文训练中,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一些应试技巧,才能使作文获得较高的分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高考作文高分的秘诀——"四巧一  相似文献   

11.
北大教授、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曾来我校与语文教师座谈.席间,由一个话题触发,曹教授谈起了辅导他儿子高考作文一事.他说,为了儿子能在语文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他用了一个星期,精心写了3篇记叙文和3篇议论文,然后要求儿子把这6篇都背下来,并授以各种应对变化之策,结果孩子在高考中作文几近满分.事后,有出版社要出版这6篇范文,被他婉言拒绝.他说,这是误人子弟的事,真正写文章不能写这样的“垃圾”.  相似文献   

12.
仲玲 《生活教育》2010,(7):47-48,49-54
2010年高考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高考作文早已成了互联网最热门的话题。考前猜题、考中微博写作文、考后点评,甚至有网友开始坐等零分作文。新浪教育、搜狐教育、凤凰网教育、腾讯教育……热门互联网站纷纷推出关于2010年高考作文的“重磅专题”,一时间“专家团点评2010高考作文”、“名家谈作文”、“名人写作文”、“全国大学生校花才女写高考作文”甚是吸人眼球。  相似文献   

13.
2000年高考结束不久,据报纸披露,就发现了好几篇涉嫌“抄袭”的高考满分作文。一般来说,有出题就会有猜题、押题,历届高考作文不能说没有被猜中的情况,但从没有像今年这样突出、集中、明显,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大家知道,近两年来高考作文引进了“话题作文”。由于话题作文具有宽松、开放、灵活的特点,一出现,立即引起语文界的一片喝采,认为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等等。笔者无意对此再作评论,只是想指出,任何事物都会有两个方面,考场作文总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历来的考场作文都不约而同地作了诸多限制,限定了行文的…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高考作文总是能在第一时问吸引大家的眼球,上至专家学者,下到平民百姓,无不津津乐道,从而形成了一道说长论短、见仁见智的独特风景,这是其他学科的考试所难以企及的“待遇”。众多学生对考场作文更是不敢有一丝怠慢,如履冰临渊,甚至有学生将其上升到关乎升学成败的地位,所谓高考语文“成也作文,败也作文”。  相似文献   

15.
高考作文走过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单概念→双概念)"的发展历程,2006年高考,语文三套全国卷均采用了一种新的作文题型,标志着作文命题形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高考研究者们所说的"题意作文"(也叫"新材料作文"或"后话题作文")。因为这种命题形式似曾相识,广大学生似懂非懂,因而有  相似文献   

16.
正高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60分,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只作文一项就占去了40%的分值,可以说作文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试的语文总成绩,作文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然而,高考作文应该写什么,打算考察考生的什么能力,却一直是一个纷纷扰扰争论很久的一个话题。有一种观点认为,高考作文应该考察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而能将这两种能力完美结合的就首选议论文了。这也是高考作文大部分是议论文体裁,很少有说  相似文献   

17.
自1999年高考作文推出《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作文后,高考和中考作文命题有很长一段时间将目光锁定在话题作文上,这让一线教师和备考学生对话题作文不敢小视。一、基于"学"的理论在话题  相似文献   

18.
一、2008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话题作文淡出,新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二分天下2007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可以说是异彩纷呈。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重出江湖",强势登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两套题都是材料作文,这应该对各省市今后的独立命题具有非常明显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江苏高考刚过,就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南京市第二十九中的一位老师竟然猜中了作文考题!(此消息来源于《新华日报》)具有高度机密的高考作文题目竟然能被猜中?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  相似文献   

20.
一、从1999年起,高考作文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话题作文”也变成了一个广泛的话题,您如何看待这种作文形式?答:“话题作文”的出现,是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改革之必然。20多年来,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为主,以考查议论文体为主,对考生的束缚较大,不利于考生的自由发挥和才华的展示。“话题作文”给每个考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他们张扬个性、一展才华创设了自由飞翔的空间,因而受到师生的欢迎。二、“话题作文”之所以成为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并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固定下来,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答:高考作文命题的生命线,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