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之后,对20世纪中国文学作一番全面的审视和总结更有了充分的理由: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个名称虽然也照顾到了文学史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但是名称本身给人们的印象首先还是一个时间维度上的考虑。20世纪中国文学史究竟应该怎样写、究竟应该写成一个什么样子,学术界对此还是众说纷纭,这个问题还处于没有解决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2.
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不应仅仅从是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评价的标准,而应把其放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里和世界文学的格局中去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世纪中国文学既吸收了外国文学的优秀成果,也对外国文学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是一种文化立场或知识立场,将其引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有利于对传统政治社会学方法论和文学史观进行全面改造,有效地整合既有文学史观念,扩展研究内涵,开拓新的研究方向。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本土现代性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范畴或主要阶段:启蒙现代性、现代性文化分层、现代性整合。知识拜物教理论和方法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本土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阿垅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诗人和文艺理论家,取得了多方面的文学成就。他以自己的特立独行和天才创造,代表着40年代乃至中国现代新诗的艺术高度。他的报告文学是抗战初期的忠实记录,《南京血祭》具有填补文学空白的重要意义。他的诗论文论深透独到,形成了自成一格的理论体系,对中国现代文论有着积极的反思和建造作用。阿垅是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标本式人物,他的个性化创造及其与时代政治的复杂关系,他的精神痛苦和悲剧命运,引发我们深入地认识和反思一个时代的文学特质和文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3年复旦大学唐金海、周斌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以下称<通史>)问世,其出现的意义,我以为在"求其贯通、求其放心、求其新变"三点上实现了突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文学史写作的可能前景,一个继续在朝向20世纪文学史完善形态的路上走下去的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6.
对 2 0世纪中国文学不应仅仅从是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评价的标准。而应把其放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里和世界文学的格局中去审视。 2 0世纪中国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 0世纪中国文学既吸收了外国文学的优秀成果 ,也对外国文学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百年中国文学”并不仅是时间概念,而且是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史概念,它以其整体的视界,“一览众山小”的气度,突现了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演变过程,这无异是一项革命性举措,把当代文学置于百年中国文学视野去研究,是一种艰难的整合,除《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等少数几种论著较令人满意外,有份量的,经得起时间沉淀的著作还是太少,今后如要编写新的文学史,寻求突破性的进展,仍必须把更新文学史观念和方法放在首位,此外,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再次,在研究方法上要注意文化层面上的融合。还应倡导扎实,严谨的学风,强调学术论著撰写时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程金城教授《中国20世纪文学价值论》的独特价值和学术贡献做了系统的分析和评论。具体分析了该书的学术史意义,对文学价值论的突破性研究,对20世纪文学史的“重写”和对21世纪文学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古代文学史"与"现代文学史"可以说是两种性质的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是概念史,而现代文学史是事实史,"文学"概念并不是从历史中自然发展出来的,而是在20世纪早期被建构出来的,古代文学史同样是现代事物,它是基于现代"文学"概念的历时性梳理."文学源头"也同样是出自现代视野的概念,中国文学的真正源头不在古代.而在20世纪早期.从早期诸多文学史教材中可以看到文学史的逐渐成型,也可以看到文学的逐渐成型,两者实为一者.所谓的文学史不是一种"文学"的历史.而是一种叙事的历史,"文学史实"也不是真正的历史事件,而是现代视野的建构,更彻底地说.文学史是在叙事中产生的,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史"的书写格外清晰地展现出这种叙事的轨.迹.对此文学史存在形态的澄清,提供了文学史解释模式转型的某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文学"是改变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写的著史理念,其以整体性的视角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研究视野狭隘的局限,可以更合理地认知各文学形态。孔范今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是国内较早以"20世纪"命名的文学史著作,与黄修己、唐金海、雷达、赵学勇、朱栋霖、丁帆以及台湾的皮述民、邱燮友、马森等人的编写共同繁荣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的园地。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古代文学史与现代文学史可以说是两种性质的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是概念史,而现代文学史是事实史,文学概念并不是从历史中自然发展出来的,而是在20世纪早期被建构出来的,古代文学史同样是现代事物,它是基于现代文学概念的历时性梳理。文学源头也同样是出自现代视野的概念,中国文学的真正源头不在古代,而在20世纪早期。从早期诸多文学史教材中可以看到文学史的逐渐成型,也可以看到文学的逐渐成型,两者实为一者。所谓的文学史不是一种文学的历史,而是一种叙事的历史,文学史实也不是真正的历史事件,而是现代视野的建构,更彻底地说,文学史是在叙事中产生的,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史的书写格外清晰地展现出这种叙事的轨迹。对此文学史存在形态的澄清,提供了文学史解释模式转型的某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发展论是源自西方一般历史学的一个根本性文学史观念。建基于此,有两种文学史范式:历史主义的文学史和形式主义的文学史。前者将文学史叙写为一个由低级而高级、由简单而复杂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后者将文学史演绎为一个关于文学的艺术形式不断创新的历史逻辑。两者皆放逐了文学的审美本体及其个性与丰富性,使文学史变成了一种苍白的文学知识谱系。要重写中国文学史,就必须首先走出发展论的文学史观,在回返中国历史文化原点中找到新的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学者为香港文学修史成为一个自觉的行动。然而书写观念和叙述方式的制约使得这种“书写”并不成功。“香港文学”如何被整合进中国文学史,一直是内地学者孜孜以求却又难以解决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突破既有的史学观念,建构起新的整合理论,提出新的史学模型。新作品在不断出现,旧作品被重新挖掘与阐释,文学史理论也处在不断的调整与建构之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世界文学史写作与世界文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者从1927年撰述世界文学通史类著作至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展现了深具特色的世界文学观:有"排中"的世界文学史,也有中国文学包含其中的世界文学史,后者更有利于呈现世界文学的整体面貌;在后一类世界文学史著述中,"中国文学"的位置有多种体现方式。中国的世界文学史类著述强调东西方文学的二元对立,以及东方文学对世界文学的贡献;在世界文学史动力理论的探讨上,中国学者提供了阶级论、人性论、世界主义三种有价值的模式;中国学者撰述的世界文学通史,其构成因素基本上只取那些在国别文学中"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作品",而国际间对此却有更丰富、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当下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存在很大遗憾:由于两岸政治的长期对峙,致使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重要一翼的台湾文学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课程教学中严重缺失。为此,我们急切呼吁台湾文学进入《20世纪中国文学》课程教学体系——台湾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一脉;吸纳台湾文学是拒斥文学台独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中国文学,虽然具备了世界开放意识,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局限,并不同时具备文学的现代意识,只是告别了古典文学的历史形态,并迅速向世界现代文学体系靠拢的一种过渡转型形态的近代文学。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所需要的历史叙述与文学观念,成为学术的基本权力,20世纪中国文学已经走完了它的全程,并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记忆和案头。纵览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史学进程:从“人文主义精神”到“社会主义思潮”,再向世界末“现代主义理论”的嬗变演进,决定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整体走向,传统的“现,当代文学史”的分期理论与编史叙述的本质缺陷,清晰地暴露出来,从而有力地支撑着“20世纪中国文学”编史叙述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的世界历史中,自由主义曾经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与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一道被称之为昔目的三大社会思潮。但是世易时移,当人类前行在21世纪的时空中,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却渐渐隐没在历史的烟尘中。很多人并未意识到,自由主义曾在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文学上掀起过巨大的波澜,更少有人深入探究过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的建构之于文学史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赵昉 《语文知识》2010,(3):62-63
毋庸置疑,20世纪是迄今人类所遭遇的最为复杂、曲折的一个时代,相对恒定、整齐划一的“前现代”向着日新月异、革故鼎新的“现代”一路高歌猛进,而文学也理所当然地成为20世纪现代性景观的构成部分之一。文学与世界之间存在着远比机械模仿更复杂的互动关系,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研读无疑是描述20世纪世界现代图景的一种有益探索。可从教学实践来看,裹挟在“人文学科危机”中的现代主义文学课程却往往深陷于尴尬之中。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文学史写作和研究中所理解的"农民"不是"五四""国民性"代表的"农民",也不是革命文学所期望召唤的革命"大众"意义上的"农民",而是在中西对照中形成的"世界文学"总体视野下的"农民"。这种观念结构背景,导致80年代的"农民"形象成为落后文化的代名词,也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物。这种"农民"观影响了80年代人们的文学史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