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的通讯员经常抱怨自己抓不到重大题材,写不出有份量有影响的新闻。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通讯员大都工作、生活在基层,地处一隅,抓重大题材的机会毕竟很少,不可能像记者那样“满天飞”。但是,身在基层也有优势,完全可以写一些以小见大的新闻报道。只要做有心人,采写小题材,同样可以写出重量级的好新闻。近些年来,在地方以至全国获奖新闻中,有些以小见大的作品就出自基层通讯员之手。以小见大,就是从身边小事中发掘新闻,见微知著,由点及面,由小见大,用小事情说明大道理,表现重大的主题思想,从凡人小事中反映出先进的思想,高尚的精神,新生的事物,重大的问题。这里举两个例子。有十位司令员到一个先进连队参观,连队领导本想好好招待一番。不料首长们只让做顿炸酱面,并交了饭钱。有一位通讯员感到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好题材,便写了一篇《一顿炸酱面招待了十位司令员》。这篇短新闻获得了全军好新闻奖。  相似文献   

2.
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中,要沙里淘金,写出既具可听(视)性又有指导性的经济新闻报道,应当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新闻题材的大与小经济活动五彩缤纷,新闻事实有大有小。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善于从现实生活小事中发现大题材,表现大主题,以“滴水见太阳”之功效赢得读者。有些时候,往往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把它放在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就能显示出它的积极意义,表现一个大主题。我们的记者,就该多留神身边人、身边事,从平常的小事中去发现题材,写出具深度和新意的作品;使自己的作品给读者以启迪,甚至给决策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初见它,是在1994年6月29日。因它所写的是“苍蝇”,当时并未特别注意。可是,半年多过去了,它却死死地牵着我的记忆神经,迫使我不得不对它重新审视。它便是1994年6月27日《新民晚报》刊载的消息《同是苍蝇,两种待遇》。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一件小事往往能反映重大、深刻的问题。应当说,这则消息是运用“以小见大”技巧的成功之作。 我们知道,在变化特快的当今世界,每日发生的类似“波黑问题”和类似“苍蝇问题”的大大小小事件,难以数计。大的事件固然可以反映大的问题,然小事就未必不能反映大的问题,但也并非所有的小事都能反映大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写者独具慧眼,在纷繁复杂的众多小事中去识别和捕捉。这则消息的成功,也就在于采写者在能够反映当今世界人为的生态破坏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当中,认识和捕捉到了足以引起读者兴趣的事实:苍蝇代替蜜蜂传递花粉。苍蝇本是“四害”  相似文献   

4.
“以小见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表现手法。这里的“小”,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情小,通常不起眼,比较平凡,引不起大家的注意;二是篇幅小,多则几百字,少则百八十字,属于“豆腐块”一类。这里的‘寸”,也有两层含义:一是主题重大,有着较强的普遍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寓意深刻,意义深远;二是影响较大,作品一旦见诸传媒,即会引起广泛的关注,颇有“小锤撞大钟”、“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应。“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何以运用于新闻写作呢?首先是由读者的需求决定的。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价值的实现,必须以读者的接受为前…  相似文献   

5.
新闻报道,对于广大读者而言,作用是多方面的。细分析起来,就其“实效”,可分为四个方面。 其一:可知性。新闻报道涉及的人物、事物、问题、现象,刊登出来,读者能够有一种“知道了”的收获。这种“知道了”,实质上是一种满足。 其二:可读性。新闻报道写得很有“特色”,认真品读,其哲理,其意境,其细节,其趣味引人之处甚多。这种“特色”,对读者而言,也是一种需要。 其三:可鉴性。新闻报道介绍的人物、事物、其参考价值超出了自身范围,能使读者产生借鉴的联  相似文献   

6.
撰余思絮     
(一)讴歌先进,要“因事有所激”——有感而发,因情而作,突出“激”的味道。鞭笞问题,要“刺美亦道同”——秉笔直书,针对性强,突出“刺”的分量。(二)高明的作者,“小事情”里做大文章。浅薄的作者,“大事情”里失大就小。(三)记者不能单靠领导的命令“指哪打哪”,而要根据读者的共同需要“主动出击”。(四)采访时要通过抓“问题”来占有“事实”,写作时要通过“事实”来揭示“问题”。(五)宁可采撷自然长成的“有假之玉”,决不选择经  相似文献   

7.
时下,报界提倡写短文之风日甚。一些“豆腐块”、“火柴盒”受到了编辑的重视,也深受读者的钟爱。然而,短文小稿因其小却被一些作者小觑,受到了冷落。不愿意写“小”或者不肯下功夫写“小”的情况,仍然存在。 有些同志认为,小稿件、小事情,反映不出重大的思想内容,不值得写。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对的。首先,这是因为生活中的许多小事情,往往是小中见大,能说明重要的问题。水珠虽微,却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钻石虽小,亦能穿韧透坚,说的就是小中有大这个哲理。《西瓜兄弟》的故事小吧,《等一等炊事员》亦不是大事,然而这些小事情里面却蕴含  相似文献   

8.
张晶 《记者摇篮》2006,(6):14-14
如何独辟蹊径,写出角度精巧、引人入胜,在社会上引起反响的好报道来呢?记者认为,要想在现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取胜,占有更多的新闻源必须学会做一个优秀的“卧底”、一个生活的“卧底”。“社区”也能出大事做生活的“卧底”,顾名思义首先要深入生活。记者多年的采访实践表明:“社区”是发现和挖掘新闻的一个好地方。笔者这里所说的“社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比街道更小的行政区划,而是有别于以往较大、较广、较高层面的,更小、更细的采访对象。这个“社区”既可以是一个单位,也可以是某一个事物或是某个个体。目前,占有社区资源已被越来越…  相似文献   

9.
刘保全 《新闻三昧》2000,(11):46-47
“以小见大”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这里说的“小”,主要是指所写的事情小.比较平凡,通常不起眼,引不起大家的注意;这里说的“大”,主要是指主题重大,有强烈的针对性、普遍性和指导意义。“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之所以常用于新闻写作,主要原因在于:其一,“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是由新闻写作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新闻写作的基本特性是报道现实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众人瞩目的大人物、大事件,但更多的则是一些普通人、平凡事。那些具有显著性的大事固然需要报道,但更多的有新闻价值的小事同样需要报道,甚至应当倾注  相似文献   

10.
利用馆藏档案编辑各种基础数字汇集时,如果选题典型,数据准确,排比科学,是能够说明一定问题,展示某种规律的。它有助于读者通过数字分析、观察到事物的本质,对人民群众起到教育启迪作用,给领导和决策部门提供“资治”的参考。现结合编写实际谈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说,记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这洞察力表现在善于审时度势,在宏观上把握大方向,在微观上细致入微,善于挖掘事实中深层次的东西。新闻报道中的“小题大作”实际上就是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或揭露社会的消极面,讲清一个道理,给读者以有意义的启迪。全国获奖好新闻《会计伢嫌我油壶小》,文章写出十一  相似文献   

12.
应该说,在新闻报道中正确地、恰到好处地、少量地运用一些数字,是可以的,甚至在某些内容的报道中是必要的。数字有它独特的个性。它简明,可用简单的数或量的表示,来说明某个事物和问题的具体内容;它鲜明,可以通过某几个数或量的对比,来证明某个事物和问题的发展或变化,类同或差异;它突出,可以凭借数或量的某种形式的披露,来突出和显示新闻内在的深刻主题。因此,在新闻报道中科学地、精确地、适当地运用一些数字,有利于说明新闻内容,也有利于新闻思想的深化。毛泽东同志生前曾亲自为新华社和党的报刊写  相似文献   

13.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不应仅仅满足于传播一种信息,而是应当跳出就事论事的圈子,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探索事物的发展原因,揭示事物发展趋势,从而给人在思想上有所启发,在认识上有所提高,在工作和生活上有所帮助。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报道的指导性。新闻报道的指导性,主要是指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的指导。新闻报道有没有指导性,主要是看它能不能让读者从政治上思想上受益,能不能推动实际工作。我们有些报道之所以言不及义,就是因为没有能够透过现象透视事物的本质,不善于从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来提出问题,进而反映事物的时代意义,而只是孤…  相似文献   

14.
地方报台的新闻记者在日常采访活动中,能不能发现具有全国性的典型新闻?回答这个问题,要看记者在采访中付出的劳动程度如何,记者是不是既“身入”又“心入”了。具有全国性的典型新闻报道,有广泛的读者,记者采访的新闻题材,必须要有广泛性。几乎没有什么题材记者不可以采访。然而,我们有一些记者采访的路子却很窄。“窄”的原因,就是他们的采访活动不仅为一个地区的党委中心工作所局限,甚至为一个具体业务部门的业务活动所局限。到农村采访,只想到  相似文献   

15.
采访和写作     
记者的写作现在我们来谈谈记者的写作问题。采访和写作是一件事情的两个阶段。采访是写作的准备,写作是采访的表现。没有一个记者不经过采访能够写出新闻报道,同样,就是最好的采访如果记者没有把它写成报道,也不能说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正因为这个原故,解决了前面提出的那一切问题——记者修养问题、采访问题等等,就可以说解决了写作问题的大半。但是写作问题毕竟还有一些特殊的问题需要解决。这里只就这些特殊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谈的既不是这个问题的全部,更不一定正确。记者能不能写出好的新闻报道,我认为主要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即观点、材料和表现能力。有了正确的观点、丰富的材料以及这两者的统一,并用熟练  相似文献   

16.
秦勇 《记者摇篮》2004,(6):37-37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前提.它是记者为进行新闻报道从事的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通过新闻采访,记者能够获得新闻素材,取得报道依据,收集有关背景。深入把握事物的意义和深层内涵。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搞好新闻采访呢?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是相对受众而言的。一篇新闻报道有没有可读性,不以传者的意志为转移,而要以受众的接受效果为标准。 受众接受新闻事实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而这一心理活动过程因新闻的特性所决定,同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对象有很大不同。它要求新闻报道能立刻抓住读者,能迅速为读者所接受。所谓可读性,说到底,就是接受效果。 在受众接受心理过程的多种心理因素中,感知、情感和理解三个因素最为重要。 感知:丰富性与完整性 新闻报道不是教科书,不是将现成的观点和结论灌输给读者,而是通过向读者提供丰富的、完整的感知材料,再通过读者自己的感知过程达到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感知材料贫乏和缺损的新闻报道使得认识过程无法接续,这样的新闻报道哪还有可读性而言。  相似文献   

18.
从“大、空、陈”中跳出来─—评《节日追踪问菜价》高齐强题目大,内容空,模式旧的新闻报道举目可见,而《人民日报》2月10日发表的《节日追踪问菜价》一文则从“大、空、陈”中跳了出来,别具特色:1.以小见大。该文题目语不惊人,看似涉及一些生活小事,不如有关...  相似文献   

19.
<正>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让我们的生活不再那么单调,每天总能发现新奇事物的发生。通过新闻,我们对官员、执法者、公共事业的工作者都能更好地监督,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加公平,但是也有好多新闻报道中歪曲事实,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对一件小事添油加醋,之后再模棱两可地为自己解围,造成越来越多的读者对新闻报道失望。要是新闻工作者能运用创新的逆向思维去考虑问题,多向分析,一定能吸引人们的注意。逆向思维是一种求异  相似文献   

20.
短文小稿因其小而被一些作者小觑,受到了冷落。不愿意写“小”或者不肯下功夫写“小”的情况,仍然存在。 有些同志认为:小稿件、小事情,反映不出重大的思想内容,不值得写。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对的。首先,这是因为生活中的许多小事情,往往是小中见大,能说明重要的问题。水珠虽微,却能反射出太阳的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